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2022年09月28日12:03:05 历史 1448

韩信相关的成语多达几十个,什么“一饭千金”、“胯下之辱”、“妇人之仁”等等。但是小编觉得当年萧何给韩信的评价最为贴切,叫做“国士无双”。

在历史上能够被尊称为“仙”的,就那么两三个人,比如诗仙李白、酒仙刘伶,另一个就是兵仙韩信。

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 天天要闻


韩信在年轻的时候并不受乡里人待见,因为他家里穷,但是他又不愿意经商,不愿意种田,整天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还说大话。

这就很像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可刘邦很会来事,嘴巴像吃了蜜一样甜,他身边有很多的小弟围着他转。可韩信就不一样了,沉默寡言,不善交际。

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 天天要闻


他的母亲去世时,他说:“我要给我母亲找一个又高又宽敞的坟地,以后我会在这周围放一万家住户”。

自己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还说出如此不切实际的话,韩信身边的人就觉得他,除了会吹牛啥都不会。

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有一天他正好在街上晃荡,来了几个无赖,拦住了韩信说:“看你这人,人高马大,整天背着一把宝剑,好像很有能耐的样子,有胆子你就拔出宝剑刺我一下试试。不敢的话,那你就从我的胯下给我爬过去。”

韩信看了看这几个人,心想算了,我韩信怎么能够跟你们这帮人一般见识呢?

于是俯下身就从对方的胯下爬了过去,这就是“胯下之辱”这个成语的由来。

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后来有一个好心的亭长看到韩信可怜,打算接济他一下,说:“小伙子日子过不下去的话,就到我家里来吃饭吧。”

韩信很感激,自己也确实饿了,就来到了亭长家吃了一顿饭。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韩信到了饭点就来,亭长的老婆不干了。

心想:“这韩信挺大一个人,啥事儿不干,整天抱着本书跑到我家里来吃闲饭,不行,得把他赶走。”

于是当韩信再来的时候,听到亭长的老婆说:“饭没有了,我们已经吃完了。”

韩信点点头就走了,但是第二天还是上门来吃饭,这一次他早早地就来到了亭长的家里,可没想到亭长的老婆又说:“不好意思,我们已经吃完了。”

这个时候的韩信才明白,人家是不待见自己,可这肚子饿得咕咕叫,咋办呢?

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刚好附近有条河,韩信就到河边钓鱼。

这个时候来了一位大娘在那边洗丝袜,韩信见了过去帮忙,大娘一瞅,摇摇头,就把身上的饼就分了一半给韩信。

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可过了一段时间,大娘活干完了,不再来了。

韩信拉着大娘说:“哎哟,我以后,我发达了以后肯定要好好地报答你。”

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 天天要闻

这大娘就说:“你一个小鲜肉,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老远我就能听见,我是看你可怜,还指望你来报答我呀?”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韩信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以后他就跟着项羽做了项羽的执戟郎。

韩信也多次地跟项羽建言,但项羽表示:“我打仗要你来教吗?破釜沉舟你能打得出来?”

韩信一想,在项羽这里确确实实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他就投奔了刘邦,做了一个管仓库的小官。而最初发现他的并不是萧何,而是夏侯婴

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因为管粮草是一个肥差,韩信估计没少捞好处,结果这帮捞好处的人被夏侯婴给发现了,于是把他们抓起来,名正典刑。

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被杀,韩信赶紧就跟夏侯婴大喊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啊?”

夏侯婴一看,这小子人高马大,看上去好像不是一个普通人。于是夏侯婴按下暂停键,韩信对着夏侯婴一顿忽悠,把这个夏侯婴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夏侯婴认为自己是找到了人才,赶紧就向刘邦举荐,而刘邦也没把韩信当回事儿。

只给韩信升了一级官,但是仍然是掌管的仓库,但这个时候韩信遇到了宰相萧何。

萧何跟韩信一聊发现韩信这人极有能耐,于是萧何出面,再次向刘邦举荐韩信。

可刘邦在这个时候正愁着自己的士兵逃亡,没把韩信的事情听进耳朵里。就这样过了好多天,杳无音讯。

韩信心想,连萧何举荐都不行,看样子在这里也不会受到重用。于是他就跟着逃兵准备逃离汉中

萧何一听说韩信跑了,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打马就去追。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当时的刘邦一听说萧何也跑了,很生气,别人能跑,萧何作为宰相怎么能跑呢?

终于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

刘邦劈头就问:“萧何,你为什么要跑啊?”

萧何反问:“我为什么要跑啊?我没跑,我去给你追逃跑的人啦。”

刘邦道:“那你去追谁呀?”“我追韩信呀”。

刘邦就奇怪了:“那么多立功的将士,你不去追,你去追韩信?”

萧何说:“大王,你想做汉中之主,不需要韩信,但是你想一统天下就必须要韩信这个人,此人国士无双,天下找不出第二个来。”

刘邦说:“韩信这人这么厉害吗?”

萧何说道:“那当然了,你要得天下就必须得有他!”

刘邦说:“那这么厉害追回来没有啊?”

萧何说道:“追是追回来了,可是呢,他还得跑”

刘邦说:“那怎么办呢?”

萧何:“你得重用,得让他做大将军才可以。”

刘邦说:“那行,让他过来,我就让他做大将军吧。”

萧何:“不行,如果说你要真心诚意,必须得登坛拜将,要有仪式感。”

刘邦听了萧何的这一番话,于是正式地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的发家史,从一介胯夫到大将军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梅根奥普拉访谈“无助”表现引猜测,王室训练成幕后推手? - 天天要闻

梅根奥普拉访谈“无助”表现引猜测,王室训练成幕后推手?

2021年3月,梅根·马克尔与哈里王子接受奥普拉·温弗瑞的专访,以长时间的“控诉式”访谈震惊全球。这场访谈不仅揭露了英国王室内部的种族主义争议、心理健康漠视等问题,还因梅根展现出的“孤立无助”形象引发热议。皇室专家罗伯特·莱西在其著作中提出,梅根在访谈中的表现
低谷期改命最好的方式:藏住自己 - 天天要闻

低谷期改命最好的方式:藏住自己

建安元年,刘备被吕布偷袭,丢了徐州。无处可去的他,只能投奔曹操,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为了麻痹曹操,他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种地浇菜,装得胸无大志。曹阿瞒煮酒论英雄,想要试探刘备的志向。刘备却假装被雷声吓掉了筷子,顺利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 天天要闻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郫都区新民场中学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动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民场中学于2025年4月1日组织师生代表前往郫都区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通过庄严肃穆的仪式,全体师生重温革命历史
看了这50张过去vs现在的对比照: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 天天要闻

看了这50张过去vs现在的对比照: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时间过得太快了!一翻老照片,看到自己以前的模样,再摸摸现在满是岁月痕迹的脸,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有首歌里唱“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真是唱出了我的心声。时间就像金子一样宝贵,过一秒就少一秒,往后可得好好珍惜,再也不能稀里糊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