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一直都在,不同阶层发展情况差别可大了。
为啥权贵容易少年得志,寒门常常要大器晚成?
先看看权贵阶层那些少年才俊,机会好得没话说。
西汉的霍去病出身背景强,17岁出征匈奴就立大功了。
三国孙权18岁接父兄大业,靠着资源人脉稳住局势。
权贵继承者靠家族资源,早早积累经验为掌权准备着。
寒门庶子成功可太难了,刘邦就是个明显例子。
北宋苏洵年少不爱学习,到处闲逛后才开始认真读书。
几次科举都没成功,50岁苦学文章终于获得赞赏成名。
从世界规则角度看,阶层差异特别明显。
底层群体忙于基本生存需求,认知往往局限于日常琐事和眼前利益。
中层精英专注于提升专业技能和战术水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努力拼搏。
顶层继承者则站在更高层面,构建全面、系统的思维体系,从宏观掌控局面。
当普通人还在琢磨如何遵循规则时,权贵阶层已经在思考如何制定和改变规则,进行长远的利益布局。
网上有一个报道说:
当代社会阶层,上层大约460万人,中层9900万人左右,其他老百姓和底层大约13亿(出处不详)。
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特点。
对于底层来说,突破困境的关键在于看清现实,不被表象迷惑。
底层的恐惧会导致行为上的保守,不敢轻易尝试新事物;
中层的焦虑容易引发内卷,大家都在有限的空间里激烈竞争;
顶层的危机感则促使他们不断提升统治力,巩固自己的地位。
那些掌权者,很擅长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来掌控局面,达到自己的目的。
底层想要改变,首先得重视教育投资,砸锅卖铁也得让孩子多读书;
从打工仔,到小老板,再到投资人
多试试新领域新工作,说不定就能找到新的蓝海了。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