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2022年09月27日10:17:14 历史 1134

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赵天宝

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 天天要闻

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 天天要闻


窑沟溢洪道是昭平台水库南溢洪道,因为它处在窑沟的地界,所以当时叫窑沟溢洪道。

时间,1966年农历6月25日。

为响应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伟大号召,上级决定修建昭平台水库二期工程:开挖修建南溢洪道及泻洪间,(当时称五道闸)加固水库大坝建护坡。我们鲁山县的主要工程是修溢洪道建闸门。(这个时期归许昌地区管辖)

民工组织要求军事化。全县各大队抽调基干民兵以排为单位,县设团指挥部,各行政区设营,公社为连。(连长是泉上大队支部书记王保钧)。自上而下统一指挥。

6月25日这天,正值盛夏三伏,天气十分炎热。我们泉上大队民工排的23名民工背着行李扛着工具按时到达梁洼公社连队集合点。上午9时,全连约300多名民工,打着红旗,沿着刚开通的第一条公路“鲁梁公路”浩浩荡荡开往昭平台。

民工营房在婆娑街南部,是由各大队提前建好的土.木.草结构的大工棚。一个大棚可供一个排的人员居住。(打地铺)

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 天天要闻

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 天天要闻

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 天天要闻

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 天天要闻


民工伙食,一个连队一个食堂。由于我国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刚刚过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还很困难,所以民工的生活条件也不太好。吃粮国家补贴一部分,自带一部分。主粮全是小麦大麦交和扁豆交。生活用水条件较差,此处无水井,吃水是在附近的小河边沿处打个直径1米多的小水坑,里边放个筐子,只要把河里的杂物隔离开就可以饮用了。

作息时间全团统一,早上5点半钟起床,6点出操,7点开饭,8点排着整齐的队伍上工。11点半收工吃饭。有炊事员把饭送到距工地约1公里的小山头上民工就餐。这是因为在中午休息时间内爆破员要放炮,为了民工的安全,工地所有人员务必撤离。

这里的石质坚硬,含铁量高需要打2米左右深的竖井,装好炸药后,待团部发信号,全工地炮手可点火起爆。爆破的土石可供当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起运。

在那艰苦的年代里,人们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坚强的毅力,冲天的干劲在工地上奋战。工地上红旗飘飘,人山人海。有的刨土,有的装车。两个人一辆架子车,一个拉,一个推,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团部的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音乐或表扬好人好事,以激励大家增加劳动干劲。全团工地热闹非凡。现在回忆起这壮观的劳动场面真如一幅完美的画卷。

在60年代里,一没有先进工具,二没有现代化设备,全凭着劳动人民的双手,不到三个月时间,竟把坐在溢洪道中央的两个小山头各切除一半。

‘兴修水利 ,造福后代’,是当时的响亮口号。而今“功在千秋,利在万代”已是事实。

昔日的昭平台,今天的昭平湖,如一湖圣水滋润着鲁山人民。干渠两岸的农田,旱时能浇涝时能排,保障了农业丰收。同时也解决了鲁山东部几个县的人民用水问题。

昭平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鲁山的大地上。

原鲁山县梁洼镇泉上村:赵天宝

2022.6.25

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 天天要闻

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 天天要闻

赵天宝|在昭平台水库俢窑沟溢洪道的一段回忆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诸葛亮神机妙算,奇才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诸葛亮神机妙算,奇才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让人惊掉下巴,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从小家里贪困,童年以羊为伴,并且八九岁还是个哑巴。诸葛亮每天穿行在大山上,边放羊,边到处玩,有一天他爬上山巅,瞧见一个小庭子,里面坐个须发皆白,行云流水的道家,他的出现引起老道人的注意。
吉林各界人士在伪满皇宫纪念抗日英烈 - 天天要闻

吉林各界人士在伪满皇宫纪念抗日英烈

中新社长春4月3日电 (高龙安 李彦国)“缅怀烈士 铭史砺新”——伪满皇宫博物院清明节纪念活动3日举行,吉林长春各界人士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参加纪念仪式。 长春曾是日本侵华时炮制的伪满洲国“首都”,坐落于此的伪满皇宫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伪政权所在地,留存有大量日本侵华罪证。4月3日,吉林长春,民...
云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 天天要闻

云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4月3日,云南昆明,警察向烈士敬献鲜花。当日,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云南师范大学,在西南联大旧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举行 "清明祭英烈" 活动,共同追思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们。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4月3日,云南昆明,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云南师范大学,在西南联大旧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举行 ...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清晨的狼牙山,晨雾如纱。五尊青铜雕像在熹微中沉默伫立,嶙峋山岩将他们的身影勾勒成永恒的剪影。狼牙山的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叫起来的,或许没人说得清楚,但是因为什么叫响的,在中国却人尽皆知。“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2017年10月27日摄)。
“中国骨髓移植之父”陆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岁 - 天天要闻

“中国骨髓移植之父”陆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岁

4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政协第九届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内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创始所长陆道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在北...
206位抗战老兵长眠这个陵园,长沙老人哽咽回忆英雄父亲:他冒死接通线路帮助打胜仗 - 天天要闻

206位抗战老兵长眠这个陵园,长沙老人哽咽回忆英雄父亲:他冒死接通线路帮助打胜仗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抗战老兵们舍生忘死抵御外侮,为国家与民族立下不朽功勋。其中,湖南籍的大多数抗战老兵已经离世,目前有206位老兵长眠于长沙唐人万寿园抗战老兵陵园。4月3日,公益组织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们前往陵园祭奠老兵,在陵园里,遇到了同来祭奠的柳华林,他的父亲长沙籍老兵柳元青,于2022年...
会武术拿法考证的这位95后是个好警察 - 天天要闻

会武术拿法考证的这位95后是个好警察

“当武术的刚毅、法律的睿智与警徽的荣誉交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024年8月参警的刘庆洋,在琴断口派出所给出了答案。具有“国家武术二级运动员”“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法律硕士”等多个标签的刘庆洋,参警仅半年,已逐渐成长为派出所的“主心骨”。 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化解矛盾 “出拳要有章法,调解更要有节奏。”学...
俞霭峰: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 - 天天要闻

俞霭峰: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

俞霭峰(1910.6.14—1991.5.31)女。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人。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著名妇产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1930年毕业于九江儒励中学,翌年考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二年级时被挑选改学医预科,1934年考入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