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数千年存在史,日本最辉煌的时刻是何时?
结果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弹指须臾,70年来,日本除了深陷在被2颗原子弹轰炸后的“冲击波”内凄凄哀哀戚戚,估计再怎么轰炸都还找不到真正的原因。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千年一梦,一朝得势便是世界级灾难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嫌弃自己的疆域大。
即便是第一的俄罗斯,普京大帝也曾说过:“俄罗斯虽大,但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没有人否定土地即疆域。
更没有人否定人类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对土地的占领史。
史上,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帝国、蒙古帝国等,哪一个帝国不是通过土地的征服而成就帝国的呢?
而作为“弹丸岛国”的日本,数千年来,就一直未曾动摇过对周边国家土地的觊觎。
甚至是侵略。
因为——岛国小民的心态,始终是觉得自己的土地太少了。
这一观念背后,对应的是“岛国小民”的“大国梦想”。
因为,任何国家主体都有自己的“强国梦”。
日本也不例外。
为了这种强国梦,日本可谓蛰伏千年。
从师从盛唐强汉开始,日本就不断调整并实践自己的强国梦。
所以,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一直奔赴在这样的道路上。
但遗憾的是,在20世纪30-40年代,全面“师从西人”之后,自觉一朝得势的日本强大了起来,却采取了是最不光彩、也是最野蛮的行径实现自己的“强国梦”——那就是侵略。
那时,日本首先从朝鲜半岛开始,侵略了中国,以及大部分东南亚国家。
甚至于,还偷袭了万里之遥的北美的珍珠港。
那一波日本的“强国梦”,可谓给整个亚洲带来了巨大而深重的灾难。
这既是“岛国心态”膨胀的后果。
最后,在真正底蕴的大国面前,膨胀的岛国被碰撞得支离破碎,几乎亡国。
这就是岛国的宿命。
即便再膨胀,那也不堪一击。
因为,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而规则的核心,则是文明的力量。
二、百年教训,真正的大国不仅只是武力
俗话说:大国有大国的样子。
那么,真正的大国是啥样子?
显然,不仅仅只是武力。
即便是有发达的工业、商业,没有发达的文化根基,那叫“暴发户”,而非真正的大国。
大国,是以文明为支撑的社会组织。
比如美国,即便其建国只有200多年,但美国是建立在数千年的西方文明基础上的。
而日本有文明?
连其文字至今都难以抹去汉字的影子。
那么,日本没有文明了?
当然有,那就是亚洲文明。
以韩雪为基础的岛国化的文明。
所以,从根源上说,日本难以成为真正的大国。
于是,又印证了了一句俗话:常在江边走,哪有不湿鞋?
不过,日本湿的不是鞋,而是全身都湿透,包括最里面的裤衩。
这样的湿透——就是日本奋发图强150年教训。
国家是崛起了,而且工业、军力包括商业,都在当时的世界上比较强大。
可就是这样的强大,换来的是啥?
换来的是原子弹。
原子弹可谓是人类军事史上最具威力的毁灭性武器。但自从诞生以来,日本是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
而且还是两颗。
一颗就已经很令人震惊了。
当时,的确是美国投放的原子弹。
按这个事情还真怪不得美国。
而是日本自己将自己玩废。
如果没有日本过度的疯狂和膨胀,疯狗一样东咬一口西咬一口,会被原子弹轰炸?
显然不会。
日本的局限在于永远认不清楚自己。
比如,当初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如果强大起来后选择的不是侵略,或者说选择的不是西方式“肉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是“东方式”埋头苦干继续在工业与科技领域发力,或许如今的美国更不叫美国。
但历史没有如果。
因为,日本“岛国心态”一旦膨胀,就找不到北了——认为这个世界在铁血、冷酷、屠杀的征服下,就是世界第一。
原因在于,作为岛国的日本,真的不理解这个世界大陆国家地大物博以及地大物博之上的隐形的力量。
这是日本岛国数千年来都未曾体验过的。
所以,一旦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世界之内,这个世界的东西南北和深浅大小就完全理解不了。
于是,在“持久战”“消耗战”,以及建立在计策与谋略之上的智慧与战略的文明的较量下,强大与弱小、高大与渺小、高贵与卑微等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二战之后,日本“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
这一切,就是岛国小民的局限性。
一如概念上的“小农意识”或“小市民意识”,他们仅只是这个世界的多元性的美。
但却始终无法上升到普世程度的世界观及其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层面。
所以,这个教训——对日本来说,委实是弥足珍贵的。
三、玩废自己,被“阉割”后还不长记性
2颗原子弹的创伤,令人为之同情。
但两颗原子弹带来的教训,却又神奇地将悲情的创伤记忆消散得“没记住一片云彩”。
日本反美:估计没有人否定。
但日本却装得十分信仰美国。
但对于日本的反美,美国比日本更清楚日本的反美。
因为,珍珠港的灾难、硫磺岛的战疫、中途岛的空战,美国人对日本深埋在骨子里的“狠”的体验和了解,事实上并不比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诸国更浅。
——他们表面的谦卑下,实则随时都露出狼一样的獠牙。
所以,美国设计了日本的教科书。
尤其是历史。
在日本的教科书中,关于原子弹投放的描述,是“盟军”而非美国人干的。
这样的欲盖弥彰其实大家都懂的。
但日本却装不懂。
所以,美国利用日本的《和平宪法》,以及修订了好几版的《美日安保条约》,首先从制度建设上,就“阉割”了日本。
且还在机构设置上,保留了神秘的“超法律”的机构——拥有上对总统等“达官贵人”和下对普通百姓“抓捕”与“管制”的权利。
这样,就从源头上控制了反美情绪。
但在控制的同时,美国也给日本“无尽的满足与麻木”——经济、动漫及浮华的生活。
这就是而美国的日本策略——军事政治绝不放手,经济发展全面放手。
所以,日本经济发展很快。
因为,猪长肥了才有肉吃,日本有钱美国才有丰收的喜悦。
所以,从朝鲜战争开始,日本就开始“走向繁荣”。
在日本刚投降后的悲情情绪笼罩下,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日本成为联合国军的物资基地。
从而使日本举国上下都赚得盆满钵满。
尝到甜头后的日本,从此就沉浸在这种“金钱与物质”+“女优文化”的自我陶醉中。
所以,除了政治与军事,日本也得到空前发展。
但这样的发展,同样是美国给的。
没有美国的点头或设计,日本能发展起来?更能够达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几乎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日本的经济产业,实则其最初就近只是美国产业链中的一环。
因为美国不相信欧洲或其他国家。
他只相信他能控制的。
比如日本、韩国和台湾。
所以,这几个地区战后经济发展很快。
但当威胁到美国顶端产业后,美国一个广场协议,又将经济崛起的日本的经济再次“阉割”。
这就是日本的“失去的40年”。
且还正在继续失去。
但这一切,日本都仿佛没有长记性。
四、头上长角,菊与刀闪烁的阴暗
其实,日本非常清楚自己的“命运”。
所以,近年来“国家正常化”言论或观点不断出现在日本的学界和舆论界。
除了政界高度的缄默外。
因为,没有美国的点头,日本根本无法提出真正的具有法律效率的“国家正常化”措施。
但可以确定的是:日本学界、舆论界出现“国家正常化”观点,已经足够证明日本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新殖民”国家属性和“被阉割”的国家现实。
由此说明:其实,日本是最清楚自己被美国控制的事实。
同时也证明,事实上,日本骨子里是反美的。
但反美归反美,你有点情绪也正常,美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捅出大的漏子。
《菊与刀》就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写的。
由此,没有人比美国人更了解日本。
甚至是日本自己。
美国人知道:“菊花的温柔,并不意味着‘武士刀’就不存在”。
且这把武士刀,美国深知其力量与阴暗。
所以,无论如何,美国都得摁住日本的这把“武士刀”。
毕竟,美国亲自丢了2颗原子弹给日本。
且在太平洋诸岛上的血腥肉搏,从来都未曾让美国忘却。
所以,在关于“武士刀”的举起与摁住之间,美国和日本实际上就是在“拔河”。
“拔河”的这边,是日本的反抗。
而另一边,则是美国的控制。
不过,在控制与反抗之间,反抗显得孱弱无力,控制十分强悍。
即便日本堪称“经济大国”,但其背后的真正金主缺失美国,或者是犹太财团。
所以日本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在其“国家正常化”道路上,美国唯一能放手的,就是成为美国的“宠物猎犬”——成为美国霸权战略的“围猎犬”。
所以,“印太战略”在2006年就提了出来。
最先是安倍晋三提出的。
此后,日本不仅仅只是说客,更是实践者。
所以,日本的军事设备,包括:军舰、导弹、军机等主力装备,几乎全部都是美国的产品。
这些军品,只要美国随便动一动一个按钮就成了废铁。
所以,日本几乎被美国控制成了一个“困兽”。
“困兽的情绪是不正常的”。
不仅仅只是“违背正常逻辑”,更会显得暴怒,甚至是愤怒。
所以日本才向北叫嚣:收回北方四岛,攻打俄罗斯,抢韩国的领土……
也才有其在全球各种场合剑指中国,以及认为“台湾的事就是日本的事”。
其实,这些都是其主子美国的意图。
日本不过是听命而行而也。
不过,在听命而行的背后,充满了日本的“困兽情绪”——总希望通过自己的犬吠,喊来第三把刀把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斩断。
因为,他本人是无能为力。
这就是日本的图谋。
五、小结
综上,爆发第三次世界级冲突,日本甚至比乌克兰等表现的额更为急切。
因为,禁制唯有打破现有逻辑才能解封。
规则只有剧烈冲突才能有所改变。
所以——日本必须玩废自己。
一如孙子兵法所云:先“破”才有“立”,要“立”则先“破”。
“破”“立”之后,就是日本的梦想。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