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2022年07月03日12:34:19 历史 1541

其实我们都错怪了潘金莲。历史上真正的潘金莲是河北清河县人氏贝州知州大人的千金小姐,漂亮贤惠,知书达礼。她的丈夫叫武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武大郎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其实武大郎也不是历史上我们听说的以卖烧饼为生,身高只有一米三的小个子,而且身材魁梧,大概有一米八的大汉。武大郎小时候崇文尚武,聪明能干,但是家里贫困,所以年轻的时候在潘府打工。因为品行端正,热爱学习,潘老爷就资助武大郎读书,并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潘金莲嫁给武大郎以后,善良贤惠,是个典型的良家妇女,并且给武大郎生了四个孩子,相夫教子。后来武大郎中了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的县令,跟自己的妻子恩爱一生,白头偕老。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明明是一对模范夫妻,为何会被历史抹黑成一位荡妇呢?明明是一位身材魁梧高大的大汉,为何会被历史写成身高只有一米三的三寸丁谷树皮根烧饼店的老板呢?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武大郎啊,其实小时候很穷,曾经接受过好友黄堂的帮助。有一次黄糖家里发生了火灾,房子在大火当中也被付之一炬。黄塘就想起了在县衙当县令的武大郎,决定来投靠他谋一份差事。武大郎好酒好菜招待了黄塘三个月的时间,由于县衙当时也没有适合的工作,就始终没有提醒他。黄糖呢,一气之下就离开了阳谷县,准备要回河北老家,但是心里又非常的气不过我大老远跑过来投靠你,你竟然连一份差事也没有给我安排。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为了发泄内心对武大郎的不满,黄糖就跟曾经被县太爷武大郎打过板子的西门庆一起,开始造谣抹黑武大郎和潘金莲。贬低武大郎的形象,并且添油加醋,散播西门庆跟潘金莲之间的谣言,事情很快传遍了各地,并且传到了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耳朵里,被写进了小说,潘金莲名声尽毁。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黄塘回到河北老家以后,发现在大火当中被菲的房子竟然重新修建好了。这时黄糖就问自己的妻子,妻子告诉他,原来是武大郎在听说自己家发生了大火以后,悄悄派人过来新建的房子。这时,黄塘后悔不已,觉得自己误会了武大郎,但是谣言已经散开,再想收回来已经不可能了。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谣言不断,抹黑了潘金莲和武大郎,同时也给潘氏和武氏的后人带来了灾难,因为这件事情让潘氏和武氏的后人惨遭其害。往后的几百年,清河县的潘家和武家从来不通分,甚至潘金莲所在的村庄都为了避嫌,由原来的潘家庄改为黄金庄。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谣言自然是不可信,更加不能乱传。如今几百年过去了,潘金莲的形象已经成为了我们心中那个谋害亲夫的荡妇,1946年,武大郎墓被人发掘,墓碑上写着,“武公韦植,子:田岭。童时谓 大郎,暮年尊约四老,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官拜七品。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武大郎的第24代孙五书常说,从绯闻中不能够看出。武大郎虽然说出身贫寒,但从未卖过烧饼,相反,它是造福一方的百姓。七品父母官,本是名门淑媛的县令夫人潘金莲,却被描写成了荡妇,实在比窦娥还冤枉。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另外,武大郎墓中身材的测算,武大郎的身高应该超过一米八,绝非三寸丁谷树皮,更不是五短身材。算是一个被水浒传作者抹黑的特别厉害的人了,后来 施耐庵的直系后人施胜辰专程到清河县武大郎的祠堂前,代表先人向武大郎的后人表达歉意,为武大郎和潘金莲树立了造像,并且写下了一首道歉诗,该诗至今仍裱糊在武大郎祠堂的墙壁上。

历史比窦娥还冤枉的的女人是——潘金莲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