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2022年07月02日07:40:01 历史 1887

本文较长 做个连载

记得关注谨防丢失

那个年代的清官之子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王瑞俊是在二十岁时来济南的,1921年,他二十三岁,改名为王尽美,取“尽善尽美”之意。据同为“一大”代表的毛泽东回忆,“王尽美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挑,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二十三岁的“王大耳”,其实,在南赴上海开会之前,已在济南颇具影响力了。

他来济南的第二年,就赶上“五四”运动,作为省立一师北园分校代表,王尽美带领同学们到街头讲演,慷慨陈词,并参与起草《罢课宣言》,还和其他同学一同,创办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周刊》。那是一本完全由学生自筹资金创办、自己编写的刊物,宗旨是“唤醒同胞,协心戮力以救亡”。

史料记载,“五四”运动时的济南,学潮汹涌,“每校组织讲演团四到十团,共五十余团,均持讲演团白布标帜,轮流在城内外各街露天讲演,劝告同胞速醒爱国,以救国危。学生哀切陈词,声泪俱下。听者无不感动愤恨,齐呼‘誓死救国’。”

中国到处都在呐喊“还我山东”,作为山东省会,济南的声音更是英勇悲壮。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7月25日,北洋政府看了山东督军张树元的专电,宣布济南戒严,委任济南镇守使、第二师师长马良为戒严司令。马良枪杀了三名运动积极分子,又到各学校召集学生训话:“国家大事用不着你们管,不好好念书,这是造反!”学生们却据理力争,“我们是受良心的驱使!”“是中国人就应该爱国,试问爱国何罪之有?”于是,马良恼羞成怒,下令士兵对学生们动手。

“五四”运动中,王尽美结识了济南省立第一中学的一名水族学生,他叫邓恩铭,两人一见如故,成为那个时代的学生领袖。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邓恩铭出生于贵州荔波,叔父在山东做县官,十六岁那年,邓恩铭来山东投靠叔父,并在叔父的资助下,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

对于自己这名叔父,邓恩铭是很佩服的。在他的家书中,曾经写过:“二叔做官数年,一清到底,百姓没有不爱戴的……父亲千万要像二叔一样才好,……千万别和贪官共事,至要,至要!”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邓恩铭家书手迹

1921年,像邓恩铭叔父这样的好官当然不止一人,他们可以廉洁为公,也可以一心为民,但对于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来说,他们显然无力回天。

一代人终将老去,可总有人正年轻。一个崭新的时代,只能由一代年轻人来开创。邓恩铭离别家乡那年,就曾写下: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目前存在一定争议。在那个时代,很多热血青年都曾写过“男儿立志出乡关”,正是这种远大的志向,一去不返的决心,才改变了后来的中国。


后来,邓恩铭被国民党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葬于原济南南门“贵州义地”,遗骨已无处可寻。直到2004年,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收集了邓恩铭当年穿过的马甲等遗物,为他修建了衣冠冢。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未完待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 天天要闻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系列活动启动礼6月30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为主题为“同心携手创辉煌 由治及兴谱新篇”的系列庆祝活动揭幕。 作者:阎月巧、梁嘉骏、黄茜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图片来源:新川创新科技园提供最近,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会搭建全球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蓉汇集,为产业园区“特色立园、企业满园”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撑。在众多园区中,新川创新科技园有些特殊。它是中国内陆省市与新加坡合作的首个大型示范性项目,也是四川国别园区的排头兵。今年是...
湖北三地取消市级防汛四级响应,咸丰全力迎战特大暴雨 - 天天要闻

湖北三地取消市级防汛四级响应,咸丰全力迎战特大暴雨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 通讯员 李颖 刘浩6月30日,湖北省黄冈市、仙桃市、天门市取消市级防汛四级响应,京山市取消县级防汛四级响应。当日,咸丰县2个乡镇遭遇特大暴雨,各部门积极做好预警和救援工作。据了解,6月30日8时至7月1日8时,宜昌、恩施、十堰、神农架4个市州61个站点发生暴雨。全省面平均雨量7.9毫米,最大降雨量36...
硝烟玫瑰:女少校单枪匹马逆转战局的生死72小时 - 天天要闻

硝烟玫瑰:女少校单枪匹马逆转战局的生死72小时

1944年湘西的雨像裹着铁锈,李洁攥着望远镜的手沁满冷汗。望远镜里,溃逃的士兵正像没头苍蝇般撞碎营区铁丝网,三八大盖的寒光已经刺破晨雾——日军追兵比预计的早到了整整两小时! "副营长!三连连长带着人要往南跑!"通信兵小顺子跌跌撞撞滚进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