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2022年07月01日15:58:25 历史 1074
  • 【“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1953年2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毛主席一行人正乘坐“长江号”舰艇视察长江中下游。

天黑时分,毛主席站在舰艇上,望向岸边,不由得出了神。

过了好一会,毛主席用手指着对岸,兴致高昂地问随行的保卫人员:“那是哪?我要去看看。”

“那里连马路都没有,很不方便,主席我们还是不要上岸了。

“这个地方要去。路不好,我骑毛驴也要去看看。”

紧接着,“长江号”舰艇直奔岸边......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毛主席要去的这个地方,正是湖北黄石。

当天晚上7点左右,“长江号”舰艇稳稳地停在了岸边,毛主席和随行人员从黄石港码头上了岸。在毛主席的心里,他对这个地方算是心心念念的。

黄石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可算是举足轻重,堪称中国重工业的瑰宝。这样的价值,毛泽东自然是重视的不得了,想着赶紧去当地的大冶钢厂去看看。

另一边,黄石市市委书记杨殿奎、以及市委副书记高芸生,知晓毛主席来黄石的消息后,立马赶往码头。看到伫立在码头的毛主席,他们的心里可别提有多高兴了。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他们赶紧快步走到毛主席一行人的面前,在经过一番寒暄后,连忙将毛主席他们安置到了华中钢铁公司招待所。在招待所,杨殿奎和高芸生将近些年的工作给毛主席作了汇报。

本想着毛主席一路上颠簸劳累,如今又听了这么多工作上的事务,应该休息了。但毛主席并不打算停歇,他兴致高昂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现在就去车间,我要把大冶钢厂炼钢过程从头看到尾!

说完之后,毛主席便风尘仆仆地赶往了钢厂。

参观钢厂时,毛主席仿佛一头扎了进去,恨不得把整座钢厂的运作流程,都刻印在脑子里。

整个车间从南到北、从炼钢、铸钢、锻造、化验一直到轧钢,整个过程毛主席都一个不落地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就连那些细致的生产情况,毛主席也不忘问上一问,甚至兴起的时候,还会直接接过工人手中的蓝色看火镜,亲自观察铁水的熔炼情况。

在这过程中,毛主席还不忘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着玩笑:“你们这工作挺不轻松呦,还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啊。”听着毛主席这些亲近的话语,在钢厂中工作的工人,都觉得自己的心里好像被灌了蜜一样甜。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一直在钢厂视察到晚上8点多钟,毛主席才算是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一路上,毛主席的心中感慨良多,身为国家的领袖,毛主席一直把让国家发展的更强,让人民生活的更好作为首要目标,记在心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想自己制造一辆拖拉机,但连一颗螺丝钉都做不出来。如今,能看到大冶钢厂的发展,毛主席的心中是既欣喜又担忧。

欣喜的是终于看到了未来工业的希望,担忧的是钢厂未来的发展前途。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毛主席走到了码头。

临行前,毛主席对着送行的同志们说着:“希望你们把这个厂办大办好!”这句话包含着毛主席对未来的期盼,更是对强大中国的向往。

而这次本不在毛主席视察行动之内的行程,也让毛主席对黄石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伫立在黄石这块土地上的大冶钢厂,更是成为了毛主席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自从大冶钢厂在毛主席心中生了根之后,适逢新中国掀起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浪潮。首当其冲的大冶钢厂,在延续了那么多年的使命之后,终于成为了星星之火。

自从1955年起,我国就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开始投资建设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汉钢铁公司。历经近3年的艰辛,终于在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

武钢的顺利建成,自然是让毛主席的心里倍感欣慰,说什么也要亲自到武钢去看看。于是在武钢第一炉铁水出炉的庆典上,毛主席便准时出现了。

本来按照计划,毛主席在视察完武钢之后,应该到安徽去看看的。但是,毛主席却又临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他要再到黄石去看看。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 【5年内2次视察黄石,绝无仅有】

在毛主席的要求下,原本制定好的前往安徽视察的计划出现了变动。

9月15日这天早上8点,毛主席乘坐着“吉斯110”黑色轿车,穿越130多公里的土公路,向他阔别5年之久的黄石土地驶去。

有毛主席的地方,那就一定会有农民子弟的热烈欢迎,而一向把人民放在心尖上的毛主席,自然也会忍不住地和人民打成一片。

每当看到路上和自己挥手示意的民众,毛主席总会落下车窗,和百姓们握握手,有时还会直接下车和他们进行攀谈。而这一路上的劳累,也在和农民的亲切交谈中,消失殆尽。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消去”疲惫的毛主席,在众人的陪同下,行进了一段路程后,来到了地处湖北黄石西大门的铁山。这座历经了多重考察才总算建成投产的铁矿,终于要迎来最高领袖的检阅了。

上午10点15分,毛主席迎着那首《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的歌曲,身着白衬衣,灰裤子,脚踩圆口青布鞋,满面红光的走进了铁矿矿山的路口。

周围的那些工人农民,见到毛主席来了,也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夹道欢迎着毛主席,口中高喊着:“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一边走着,一边向周围的工人挥手致意,嘴里还招呼着:“人民万岁。”

走到分岔路口,毛主席上了车,穿过那盘旋的山路,正式登上了这座大型铁矿山。

和5年前一样,从车上下来的毛主席,根本顾不上多作休息,而是立刻在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书记张平化,以及黄石市委第一书记杨锐的陪同下,向着拥有“武钢的粮仓”之称的铁山大冶铁矿(此时已经改称“武汉钢铁公司大冶铁矿”)走去。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相比于5年前,现在的铁矿已经变得机车繁忙,整个矿区中洋溢的都是工人们忙碌却幸福的欢歌,连从烟囱中冒出的浓烟,似乎也在昭示着这里铁矿开采的盛况。

看到这一境况的毛主席,笑得合不拢嘴,马上便大跨步地继续向内走去。

走到里面之后,毛泽东与大冶铁矿的矿长陈明江攀谈了起来。

在工棚中稍事休息的毛主席,聆听着陈明江的“工作汇报”。毛泽东对于大冶铁矿的历史,自然是烂熟于心。就连一直受他尊崇的张之洞,也是为了富国强兵,才创办了汉冶萍公司

而几乎占据全国钢铁总量99%的汉阳铁厂,其原料就来自大冶铁矿。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近代钢铁发展的序幕,就是在黄石开启的。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尽管汉阳铁厂在历史上出现了没落,但是并不能掩盖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尤其是在毛主席“开发矿业”的号召下,矿山还曾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开采方式也都变成了大型机械开采,就连有关的地质研究,也都出现了质的发展。

后来,大冶铁矿的开采形势更是一路向好。

1958年7月1日,新设计方案正式运行投产,预计年产铁矿石290万吨,这个数字在这之后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听到这些汇报的毛主席喜笑颜开,也顾不得继续休息了,马上便站起来顶着烈日向着露天采场走去。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9月份的黄石烈日炎炎,可为了开采矿石还是得咬着牙继续工作。看着这些忍受酷暑的工人,毛主席的心又是一酸。正当陈明江打算将接下来这组数据报告给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却又变成了私下里的老孩童样子。

“整个铁山矿石的蕴藏量大概在一亿一千多万吨。”陈明江汇报到。

“就是这么多,不能再多一点了吗?”毛主席伸出自己的小拇指比划道。

这番幽默的对话,让众人的心中倍觉毛主席的亲切,但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使命的沉甸。

毛主席看似风趣的话语背后,暗藏的是对铁矿蕴藏量的更高期望,也是对于铁矿发展的殷切期盼。虽然这只是一座铁矿,但关系的却还是国计民生。

毛泽东边走边看,询问着有关矿石生产、矿石组成等问题,手中也时刻拿着一颗黑色的矿石。在得知每块矿石的含铁量都在50%到60%,甚至还含有铜的成分之后,毛泽东脸上的笑意变得更深了。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毛主席5年内两次前往黄石视察铁矿的事迹,俨然已经成为了黄石的一张名片,这可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而毛主席那颗为国为民的心,也让所有的国人难以忘怀。


  • 【毛主席乘坐“长江号”舰艇,视察海军】

在毛主席临时决定视察黄石之前,便在长江舰上视察海军。就是毛主席的这次视察,让我们看到了曾经新中国海军的窘境,也让我们明白发展的硬道理。

1953年2月14日,“长江”和“洛阳”两艘舰艇开展了紧急起航,原因就是要迎接一位“特殊的首长”,要尽全力保卫首长的安全。

这让船上的指战员们议论纷纷:“究竟是哪位首长,居然会来到海军的舰艇上亲自视察?

思考了一圈下来,指战员们更是在心里盘算了起来:“不会当真是毛主席吧,他老人家日理万机,要是真的能来,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当然这也只是大家的希望罢了,但是在当天中午,从小汽车上下来的那个魁梧的身影,却让他们惊得说不出话来。

11时30分,三辆小汽车朝着码头驶来。从第二辆小汽车中下来的人,有着魁梧的身材,头上带着旧的解放军帽,那不就是毛主席吗。在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似的,个个都站得笔直,眼含热泪地等待着毛主席检阅。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当毛主席踏上“长江”舰的时候,还有很多指战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可是毛主席挥动着大手,站在舰艇上和他们一同航行的身影,却是那么的真实。直到毛主席找到他们,和他们进行亲切谈话,在每个地方都留下自己的身影时,指战员们终于兴奋地意识到:毛主席真的来了。

在舰艇上巡视了一圈的毛主席,心中暗藏担忧。面对着恶劣的国际环境,海军能否建设起来,甚至是强大起来,那就关乎着国家生存的命脉,根本马虎不得。一旦疲软下来,那等待新中国的,只有来自帝国主义的疯狂剿杀。

彼时海上仍旧不太平,国内又出现了不安定的因素,怎么能让毛主席放下心来。此行对海军的实地考察,也好让毛主席心中有个底,能够“因地制宜”地挺进海军和国防建设。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现在这些战士们的技术都学习得怎么样?”毛主席问向身边的“长江”舰政委刘松。

刘松马上回答道:“他们技术都学习的很好,主席大可放心。”

毛主席走到驾驶台后,又叮嘱着大队长王德祥:“你下面的徒弟都还听话吧,你要好好带徒弟啊,要让他们成长起来。”

王德祥闻言,马上说道:“请主席放心,他们都还听话,我也一定会完成党的任务。”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询问了船上指战员们都是从哪来的,是不是愿意做海军,又是不是在海军学校学习过,可谓是事无巨细,样样不落。可在在安慰指战员们的心情时,毛主席突然惆怅了起来:“如今的海上还不太平,什么时候太平洋管了,也就太平了....

在长江舰的视察,让毛主席对海军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规划,而在洛阳舰上的所见所闻,更是让毛主席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必须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时,望着岸边说:这个地方,我骑毛驴也要去看 - 天天要闻

这句话成为了毛主席留给两舰的题词,甚至后来在南昌舰、黄河舰,以及广州舰上的题词,也仍旧如此。

可见,在毛主席的心中,能够建设一支先进的海军,是多么让他期盼的啊。

如今中国的面貌变得焕然一新,无论是毛主席曾经惦念的重工业,还是希冀着得到更快发展的先进而强大的海军,都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当今之中国,也已经脱离了曾经毛主席等伟人担惊受怕的困境。

曾经落后挨打的历史,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毛主席的远见卓识,亦不会随着时光消散。建设更加强大富足的中国,仍旧是我们今人的责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