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哪些汉族异姓王,他们因何被封王爵?

2022年07月01日10:52:07 历史 1784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满族统治的时代,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也出现过许多有权势的汉族大臣,但却很少出现过汉族王爷。

清朝有哪些汉族异姓王,他们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闻

王爷在清朝属于超品官级,比正一品官级高,属于王爵。

纵观历史,王爵作为君主制下的一种爵位,一般地位仅次于整个国家的君主,高于公爵,而且魏晋开始设王爵,晋朝又细分为亲王和郡王。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

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清朝有哪些汉族异姓王,他们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闻

隋炀帝定制,以皇帝伯、叔、兄弟及皇子为亲王,唐以皇帝兄弟及皇子为亲王。

在清朝,一般只有皇族确切说是皇帝的儿子或兄弟才有资格被封为亲王,而且只有少数皇子或兄弟都被封为亲王,其他只能封郡王、贝勒、贝子

非皇族的大臣,最高爵位是公爵,像和珅这种位极人臣的,最高爵位不过是一等忠襄公,仍属于公爵,因为他不是皇族,永远封不了王。

清朝有哪些汉族异姓王,他们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闻

清朝非皇族汉人封王者寥寥无几,整个清朝共封过六位汉人王爷,就连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晚清名臣,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其中五位是因为清朝初期,朝廷为了笼络汉人归顺,拉拢明朝降将,以使早日入主中原,所以破例册封。后来乾隆又封了一位汉人王爷。

这六位汉族王分别是:

1、吴三桂平西王

吴三桂,原为明朝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明朝末期开关降清,并在山海关大战中击败李自成满清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之后他率军南下,剿杀各地抗清势力,并被清廷任命镇守云南。“三藩之乱”后,称帝大概6个月时间。

清朝有哪些汉族异姓王,他们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闻

2、尚可喜平南王

孔有德,原为平辽总兵官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后投降满清,被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孔有德为定南王,并让他开藩设府,镇守广西。

清朝有哪些汉族异姓王,他们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闻

3、耿仲明(靖南王)

耿仲明,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同孔有德一起投奔孙元化,后又一同兵变、降清,被受封为怀顺王。1644年,随清兵入关,率军镇压反清势力。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耿仲明为靖南王。

清朝有哪些汉族异姓王,他们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闻

4、孔有德(定南王)

尚可喜,原为毛文龙部将。因受到新任总兵沈世魁诬陷,愤而投清,被受封为智顺王。顺治元年,随清军入关,并镇压各地反清势力。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尚可喜改封为平南王。

清朝有哪些汉族异姓王,他们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闻

5、孙可望(义 王)

孙可望,原是明末张献忠起义军中的主要将领。张献忠死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率大西军余部改投南明永历政权,后因不满明朝统治而投靠了清朝,被封为义王。

6、祝顺昌(颍水王)

祝顺昌,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初点状元,也是中国千年科举史上唯一的祝姓状元,后被乾隆皇帝封为颍水王,颍水王印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见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