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2022年06月29日22:26:10 历史 1762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有很多人会说是李敏,其实不然。

毛主席与贺子珍在一起的那些年,先后生下了6个儿女,国内外有关贺子珍的文章和书籍,都说李敏是毛主席与贺子珍唯一幸存的女儿,其他孩子或夭折,或下落不明……

但是,据报道:贺子珍在龙岩生下的第一个女儿尚在人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毛主席

要想弄清楚前因后果,还得从1929年说起。

爱华医院分娩,赞风店前弃婴

1929年3月,木棉树盛开着火红的花。清晨,薄雾笼罩着龙岩山城,一位戎装的红军战士策马扬鞭,朝着“爱华医院”的方向飞驰。

一到医院门口,通讯员小吴滚鞍落马,径直找到红军医官江怀瑾,并递上一封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的亲笔信。

江医生打开信封,看见信中写道:“江医生,交给你一项特殊的任务,过几天,会有一名产妇前往红军医院分娩,请您务必做好准备,只能成功,不能有任何差错。”

江医生心头一震,知道来者并非常人,但到底是谁?他也不太清楚。

大概过了六天,来了两个骑马的女红军。其中,分娩的产妇个子挺高,眼神沉着,坚毅,她就是贺子珍。

江医生把贺子珍安排在一间安静的病房,第三天,又亲手接生,一女婴呱呱坠地。江医生对女婴精心看护,一天观察六七次。

又过了三天,贺子珍感激地对江医生说:“医官同志,谢谢您这么细心地照看我的女儿。”

在之后的闲聊中,江医生知道这位产妇是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不过,贺子珍叮嘱要为她暂时保密。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贺子珍

十天后的一个上午,医院又来了4名女红军,她们接走了身体尚虚弱的贺子珍。

那年4月下旬,在龙岩商会的石阶上,摆着一个补鞋小摊,一精明干练的小老头正忙着活计。这人矮而清瘦,小小的脑袋上长着浓密而乌黑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他就是翁清河。

有一天,邓子恢对翁清河说:“毛委员的妻子贺子珍前个月生了一个女孩,如今战事紧张,不便照顾,就托你收养吧。”翁清河说:“毛委员是红军的大人物,我只是一个小脚趾,怎敢结亲家呢?”

邓子恢笑了笑,说:“没关系,我们信任你!”

翁清河回到家后,心里忐忑不安,他与林大姑商量,决定先应下这件事,其他的等之后再考虑。

第二天,贺子珍由一老婆婆引路,抱着女儿毛金花,在邓子恢的陪同下,来到北门翁清河处。

当时,贺子珍手提篮子,里面放着20块大洋,还有银圈银镯,衣服饼包等物品。林大姑见状,有些心虚,推说不行,出生第二个儿子时已满月,接近奶尾。说着,还当场挤出一点奶来。邓子恢说:“没关系,可以抚养。”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邓子恢

不过,结亲家总要有点表示。翌日,翁清河也送去一罐老酒,一罐糯米酒,三只鸡等物品到贺子珍下塌处。贺子珍满面春风,说道:“送这么多东西,怎么能吃得完呢?”

五天后,贺子珍最后一次来看女儿,之后便离开龙岩,随毛主席转战江西。

就这样,毛金花投入了林大姑的怀抱。一开始,她还常有不舒适的感觉,加上奶水不足,经常伸着两只小手啼哭。

林大姑是当过母亲的过来人,懂得如何使婴儿填饱肚子,加喂一点米糊,毛金花两颊便开始泛起红润,十分讨人喜欢。

但此时,翁清河却坐立难安,他无心补鞋,半夜时常惊呼做噩梦。眼下,盘踞在漳州的国民党杨逢年旅对龙岩虎视眈眈,而毛主席的长女寄养在他这里,使他心神不定。

于是,他放下手中的活计,来到南门头找老板们探风声。

赞风店的老板姓林,米店的老板姓邱,他们都很随和,心地善良。翁清河放出口风说:“唉!如今年景不好,我家有个小女孩,还是送人家收养算了。”

几个老板都很诧异,感到蹊跷,疑问地说:“你月前添了一个男孩,已经送人了,现在怎么又多出一个女孩呢?”

翁清河没有言语,匆匆地离开了。

盛夏七月的一天傍晚,翁清河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消息,说杨逢年旅已经进兵到了樟柴树。这让他笼罩在恐怖之中,心里不由得暗忖:“毛金花可能会给我家带来祸患。”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毛金花(杨月花)

就这样,翁清河下定决心——“弃为上策”。

那天,趁孩子熟睡之时,翁清河抱起她,悄悄溜出门外。此时,已是三更半夜,南门头的赞风店,店门紧闭,店老板已呼呼大睡。翁清河轻轻地将毛金花置于店门口。

翁姑收养,六姑“照顾”

第二天,晨光来临,赞风店老板准时开门,发现门槛下有一女婴刚刚睡醒,两只眼睛乌黑明亮,怪可爱的。

好心的林老板唤起对门的邱老板,一起商量对策。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这准是翁清河扔下的。

就在这时,翁清河挑着补鞋的担子,姗姗地从南门头经过。邱老板见状,连忙喊住了他:“河仔,你不是说要送女孩子给人家收养吗?来店里讲个明白吧!”

翁清河做贼心虚,看了一眼林老板手中的女婴,结结巴巴地说:“女孩子早送人了。”便匆忙离开了。

两个老板虽然心知肚明,但也拿翁清河没有办法,于是他们采用了“紧急对策”,在店门口置一把交椅,将女婴放在上面,看有没有人前来收养。

半晌,过路的人仅仅只是好奇地看了一眼,并没有收养的意思,这让众老板急了。

又过了半刻钟,有人告诉说,住在商会隔壁的翁姑,一贫如洗,至今还带着11岁的儿子迈三仔到街上要饭,若是送点钱给她,说不定她会收养。

于是,众老板在她身上打起了主意。说来也巧,翁姑正牵着迈三仔,来到米粉店门口,好像要讨上一碗。

邱老板内心一动,开口道:“翁姑,这里有个小女孩,你抱去抚养吧,还可以送你一些布和大洋。”

令人没想到的是,翁姑满口答应,收起布和大洋,抱着女婴,拉着迈三仔就回家了。她并不清楚小女孩的身份,因为是捡来的,所以就叫“山姑”好了。

就这样,翁姑成了第二位收养毛金花的人。毛金花在翁姑家里呆了一年,由于生活困难,翁姑就将孩子转手给了一个山东汉子。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毛金花(杨月花)

这个山东汉子名叫张先志,以前当过国民党兵,后留在地方,在民团当班长,再之后就是弃武从商,在车头岭桥头卖烧饼,炸油条。

张先志有个“情人”,大家都称呼她为“六姑”。六姑有个亲戚叫傅森盛,年方十三,手脚勤快,山东汉子很喜欢他。

有一天傍晚,傅森盛的母亲来找山东汉子,对他说:“翁姑抱养了一个小女,会走路,但缺衣少食,瘦巴巴,怪可怜的。”问张先志愿不愿意收养,还说可以贴点钱。

张先志满口答应。于是毛金花又来到张先志家“落户”了。张先志之所以如此爽快地答应,是因为他做生意想找个帮手,就趁机把傅森盛叫来,一边当学徒,一边带女孩。

1934年冬,国民党“中央军”第八十师李延年部由龙岩开拔,“进剿”漳州,张先志带一家人随军而行。

他把毛金花放在箩筐一头,另一筐装着行李,挑担行路,先是到了南靖,做蒸包子生意,后又到漳州待了一年。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1935年,八十师奉调龙岩,对闽西红军游击队发动了第二期“清剿”,张先志一家人又随李延年部回到龙岩。

张先志回到龙岩后,在车头岭老地方重操旧业,不久,爱妻六姑患肺痨病去世了,张先志心情很差,毛金花因无人照料,蓬头垢面,显得十分憔悴。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当张先志无计可施的时候,傅森盛的母亲又来说项:“小女孩可以让溪南人迈四仔抚养,从此了结恩怨。”

迈四仔,大名叫邱应松,是开煤窑的,平时好赌博,怎么能耐下心来照顾小女孩呢?原来,他有一个“贤内助”——邱兰仔。

邱兰仔,是个寡妇,早年失夫,遗腹子是个男孩,取名杨荣福。这对孤儿寡母无依无靠,便和迈四仔生活在了一起。

当迈四仔带着小女孩来找邱兰仔时,邱兰仔还因为他“先斩后奏”而感到不高兴。不过,迈四仔是个机灵人,他小声地对邱兰仔说:“小女孩长大后,配给杨荣福,我们也老有所依,何乐而不为呢?”

邱兰仔认真地想了想,再看小女孩聪明可爱,便收为养女,视为亲骨肉,还取了个名字,叫邱月花。

七年后,迈四仔去世,邱兰仔又给毛金花更名为杨月花,因为她的结发夫君姓杨。

邱兰仔十分疼爱杨月花,将她视作掌上明珠。对外人,则一口咬定杨月花是她的亲生女儿。

寻亲路迢迢,毛金花你在哪?

毛金花的命运,情系一代伟人。毛主席、贺子珍以及邓子恢都十分关心毛金花的下落。

1932年,毛主席、聂荣臻等率红军东征漳州,4月10日,击溃杨逢年旅,来到龙岩。当时毛主席与贺子珍十分想念在龙岩出世的长女毛金花,于是便吩咐弟弟毛泽民代为寻觅。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毛泽民

毛泽民接到委托后,来到翁清河的住处,一见面,便送给翁清河150块大洋,作为生活补助费。

翁清河内心十分恐慌,脑海里马上闪现出自己被国民党审讯的一幕……

那是在1930年的冬天,杨逢年旅占据龙岩,曾把翁清河带到旅部:“听说毛泽东有个女儿托给你喂养,是什么人介绍?给了你什么东西?人现在在哪里?”

一连机关枪似的问话,吓得翁清河汗冒全身。他顶不住压力,全盘托出,不过最后说孩子已经死了。

杨逢年听说孩子已经死了,也不好再加罪于他。从那以后,凡是有人问到这个小女孩的事,翁清河总是“谈虎色变”。

如今,毛泽民也问到了这件事,该怎么回答呢?翁清河想了一下,一口咬定小女孩“死了”,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说:“女婴葬在后北门,是否带您到墓地看一看?”

毛泽民听后,心头一震,沉痛地说:“不必了。”

这下,翁清河的心才平静下来。事后,毛泽民将这件事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听后,十分伤感。

原来我不是亲生的!

杨月花和哥哥杨荣福因小事争吵,荣福每当理亏之时,就恶作剧地骂她是“填头肉”(就是非亲生的意思)。

“填头肉”这三个字,总搅得杨月花心神不宁,她有时会想:“难道邱兰仔真不是我的亲生母亲?”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杨月花

1961年,杨月花任龙岩县工商联干事。这年下半年,她的舅母郑秋地把实情都讲了出来,说杨月花并非邱兰仔亲生,是抱养的,是红军留在龙岩的孩子。

听到这个消息,杨月花心里极为不平静:“老红军的女儿!我的父母又是谁?”

想着想着,杨月花终于拿起了笔,给龙岩专署副专员吴潮芳写了一封信,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

吴潮芳是1928年入的党。建国后,她多次接到邓子恢的信,要求地方党组织帮忙寻找毛主席长女的下落,但几次调查均无结果。接到杨月花的信后,她也感到事有蹊跷。

吴潮芳马上向中共龙岩县委书记刘户文以及在龙岩指导工作的省长魏金水汇报了这一情况。魏金水亲自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座谈会,翁清河也在座。

1964年1月7日,翁清河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向魏金水叙述了实情。但仅仅过去一天,他又变卦了,说小女孩病死了,葬于后北山。

然而,翁清河的妻子林大姑却矢口否认孩子已死之事,她说:“当时我们夫妻俩都很害怕,就把小女孩转给了翁姑抚养,孩子脱手以后,就不再过问这件事了。”

另外,魏金水也找到了邱兰仔,邱兰仔也承认孩子并非她的亲生骨肉,是从翁姑那里抱回来的。

这几种说辞,矛盾很大,关键是目前孩子的情况以及转手的情况尚未明确。为了加强调查,魏金水、吴潮芳等人组成调查组,继续深入了解。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魏金水

毛金花和舅舅贺敏学相认

1971年,在福建工作的老红军罗万昌回到龙岩老家,他经常听到毛主席的大女儿尚在龙岩的传闻,加上他以前的上级又是贺敏学,于是便向贺敏学透露了此事。

贺敏学得知后,十分激动,委托罗万昌帮忙调查此事。最后经过多方查找,终于把事情搞得水落石出,并将真相报告给贺敏学。

1973年,贺敏学将调查报告以及材料寄给周总理,周总理对此事甚为关心。另外,贺怡的儿媳妇周剑霞也来福建走亲戚。

周剑霞来福建以后,先去见了贺敏学,然后贺敏学委托她去龙岩与杨月花见面。到达龙岩以后,据罗万昌的描述:“毛金花右腿腋有一个较大的黑痣,膝盖前面还有两个较小的黑痣,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查验这些黑痣是否符合。”

那么,要如何查验杨月花是否有这些黑痣呢?总不能直接掀开人家的裤腿吧。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罗万昌的女儿罗海明想到了一个办法。

她跟着大人去找杨月花,然后大喊一句:“有跳蚤!”接着就先挽起裤脚查找,杨月花也高高地挽起裤筒,不知不觉中,暴露了右腿上的黑痣。

这下,杨月花的身份得以确认。

1973年国庆节后,罗万昌带着杨月花,来到贺敏学家。贺敏学见到杨月花,真是老泪纵横:“月花啊!舅舅找你找得好辛苦啊!你妈妈最近身体不好,怕她见你会受到刺激,以后会安排你们相见的。”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贺敏学

舅舅的关心,让杨月花体会到另一种家的温暖。往后的日子里,双方交往频繁,有人要去福州出差,杨月花总是让其帮忙带点土特产给舅舅,并代向舅舅、舅妈问好。

李敏见到姐姐,却因各种情况没能相认

1977年的夏天,中共龙岩县委副书记林启贵来到龙岩东城巷29号杨月花家,说省文化局有同志来视察,要她前去汇报工作。

杨月花摸不着头脑,也想不通为什么。省文化局视察工作,怎么也应该让县文化局的同志去汇报工作,怎么让她这个电影工作站的书记去呢?

不过,想不通归想不通,第二天,杨月花还是来到了指定地点。

当杨月花走进宾馆的时候,她见到了一位比自己小七八岁的女士坐在沙发上,而且乍一看,还十分地面熟。

杨月花将电影工作站的情况作了汇报,并在汇报完成后,由李敏笑着送到门口。走出宾馆大门,杨月花对林启贵说:“刚才沙发上的那名男同志我不认识,但女同志我有印象,好像是李敏。”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过了一阵子,杨月花来到福州,在舅舅面前,她说起了此事。贺敏学说:“当时为什么不叫‘妹妹’呢?”

杨月花回答说:“我比她年长几岁,她不叫我,我何苦唤她?”

1979年8月,在纪念红四军入闽暨古田会议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福建省的一些领导正在闽西宾馆谈论纪念活动的盛况。

这时,贺敏学带着杨月花走了进来,大声对众人说:“她就是我妹妹贺子珍的长女杨月花!” 在座的都很惊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移到杨月花身上。

龙岩地委书记温附山说:“前次李敏来龙岩,我们都不让她知道,李敏也没有公开身份。因为那时李敏给中央打电话,中央认为等机会再认,所以没有公开。”

当大家谈到为何不带月花去见她妈妈的时候,贺敏学解释道:“她妈妈身体不好,以后会带她去的。”

然而,在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杨月花从报纸上获悉噩耗,心如刀绞。没有见到亲生母亲,成为她心中的一大遗憾。

毛主席的长女是谁?一封寻亲信引出她的真实身份,一生未见父母面 - 天天要闻

图 | 贺子珍

1988年,又是一个4月,贺敏学同志因病去世。杨月花获悉,脑袋一片空白,她根本就不敢相信,舅舅会这么快离她而去。

那时候,杨月花带着儿女登上火车,来到福州,要看舅舅最后一眼。舅舅静静地躺在那里,杨月花抑制不住悲伤,痛哭起来:“舅舅,舅舅,你不能走呀!我好不容易找到你!”

在杨月花的心中,有着三个遗憾。第一是没能见到亲生父亲毛主席;第二是没能见到亲生母亲贺子珍;第三就是舅舅贺敏学的离世。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有些想见的人,始终没有见到,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但遗憾的背后,却深深地埋藏着那份割舍不断的思念与亲情。就像杨月花思念父亲母亲,她的父亲母亲何尝又不思念她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