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漠北大战结束后不久,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2岁,又过了十多年,卫青也病逝了,短短10多年时间大汉的帝国双壁双双陨落,同时期,当年那些跟随卫青霍去病横扫匈奴、封狼居胥的老兵强将也老的老、病的病、伤的伤。所幸这一时期汉帝国与匈奴没有大的战事,但帝国军界军事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已然暴露无疑,汉武帝刘彻已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就在卫青去世后不久,刘彻就开始着重培养李广利为汉军新的统帅。
李广利是刘彻最宠爱的小老婆李夫人的哥哥,凭着刘彻的爱屋及乌、凭着李夫人的裙带关系,李广利很快进入了刘彻的视线,李广利从郎官(中级军官)干起,一路走的很顺畅,再加上彼时汉帝国对外的军事行动寥寥无几,李广利也没有得到多少军功,作为以军功立国的汉军来说,没有军功,你是无法在汉军中立足的,想当年,一代名将李广不也是没有军功,终身没有被封侯,以至抱憾一生。李广利迫切需要一次机会来证明自己,几乎说来就来。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夏天,因为汉武帝刘彻向西域小国大宛索要汗血宝马,被大宛王拒绝,武帝震怒之下,下诏讨伐大宛,而李广利就是此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李广利率领6万汉军从帝国的西部重镇敦煌出发,李广利所到之处,沿途各个小国摄于汉军的军威纷纷出兵出粮相助汉军。唯有轮台国不降,还拒绝汉军通过轮台国境,李广利毫不犹豫地对轮台国发起了灭国战争,结果不出意料,在庞大的汉军攻势下,孱弱的轮台国迅速被攻灭,成为了大汉的国土,此后轮台成为了汉军在西域最重要的军事据点。在攻灭轮台国后,汉军先头部队三万人顺利推进到大宛王都。大宛军趁汉军初来乍到率先攻击汉军,结果被汉军密集的弓弩射杀,损失惨重。大宛军只得改变战术,逃到城堡内凭藉城墙负隅顽抗,战争又一次进入了胶着状态。
李广利的副将们纷纷请求李广利停止攻击,等待汉军主力到达后在发起总攻,但李广利认为汉军劳师远征,大宛本土作战,汉军利在速战,一旦久拖不决,势必会影响汉军的士气,到时候就更难办了,不如趁汉军初到,士气正旺,且大宛新败,士气低迷,汉军发起进攻,可以有意外的收获。最终李广利力排众议,下达了汉军总攻的命令,李广利把攻击目标选择大宛的王城——大宛城,以收擒贼先擒王之效果。面对大宛军的负隅顽抗,李广利改变战术,他命令汉军掘开大宛城的水源,切断大宛城的水源供给,并把大宛城团团包围,四十多天后大宛城终于受不了了。
大宛城内的大宛贵族们相互商量道:“汉朝之所以来攻打大宛,是我们国王毋寡隐藏了好马而杀害了汉朝使者。如果杀掉国王毋寡并拿出好马,汉军之围当可解脱;即使不解,再奋战而死,也为时不晚。”大宛的贵族们都认为这样对,于是,合谋杀死了大宛王毋寡,打开城门向李广利投降,李广利顺利进入了大宛城。
李广利占领大宛城后,拥立大宛贵族中过去待汉人友好的昧蔡为大宛新的国王,并留下部分汉军长期驻扎在大宛,同时,在大宛全境挑选了3000匹汗血宝马带回长安。战后,李广利因功被册封为贰师将军、海西侯,并成功跻身汉军统帅的高位。
莽子曰:李广利起于微贱,个人作风虽不检点,且不体恤士卒,见利忘义,离名将的要求远矣。然卫青霍去病后,汉军中可堪大任者鲜矣,李广利以李夫人之故,见幸于武帝,武帝以上将军任之,李广利率汉军横行沙漠,万里奔袭,灭轮台、战大宛,擒大宛王,扬威西域,威震四方,亦不失伟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