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独秀想回党工作,毛主席提出三个条件,他为何拒绝?

2021年12月16日14:12:03 历史 1829

前言

陈独秀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也是我党的重要创始人和早期的领导人。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他不再在党内担任职务。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提出想重回延安为革命工作,毛主席同意他回来,只要答应三个条件,可陈独秀却当场拒绝。那么毛主席为何提出这三个条件?而陈独秀又为何强硬拒绝呢?

1937年陈独秀想回党工作,毛主席提出三个条件,他为何拒绝? - 天天要闻

01

陈独秀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波澜不平,在他的一生中,为了革命事业曾经进过五次大牢,这在民国时期的文人中是极为少见的。记得他曾经有一次被捕后,明明被铐上手铐,左右都是凶神恶煞的巡捕,他却不为所动,看见熟人还笑嘻嘻地打招呼,声称枯燥的牢狱生活又有伴了。

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最后被判处徒刑13年,在全国最为有名的南京监狱服刑。在此期间,陈独秀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关心时政。牢狱中常常有友人探望,不是出版社的朋友,便是新闻界的熟人。一向关心时局的陈独秀常常眉头紧锁,思索着如何才能解救中国之道路,如何才能让沉睡中的中国人醒过来。“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向北大举进攻,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南京无暇看管犯人,于是将陈独秀等人提前释放。

1937年陈独秀想回党工作,毛主席提出三个条件,他为何拒绝? - 天天要闻

02

结束了四年多的牢狱生活,陈独秀忧心国情,还是决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时国民党抛出了橄榄枝,邀请陈独秀在国民党担任文职工作,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还特意托付几个好友,从而联系到身在延安的叶剑英,表示了希望进入党内工作。面对陈独秀先生的请求,叶剑英立即报告毛主席和党中央,大家开会后决定同意陈独秀到延安工作,然而好事多磨,后面发生了一些意外,陈独秀先生最终没能如愿抵达延安。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陈独秀对于民国文人的作用绝不一般,但同时也引来了许多争议,被有心之人利用。因为陈独秀曾发布过类似于支持托派的言论,结果在报纸上引起了一阵震惊全国的争论。而此时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国际共产主义正在开始强烈地反对托派的运动,这导致陈独秀的身份极为尴尬。虽然他已经在报纸上声称脱离了托派,但仍然在国际共产主义以斯大林为首方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1937年陈独秀想回党工作,毛主席提出三个条件,他为何拒绝? - 天天要闻

03

与此同时在国内,他也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除了托派争议,国民党反动派也不愿意看到陈独秀返回共产党内工作,于是想方设方从中阻挠。蒋介石先是派人登报提出高薪聘请陈独秀,私底下还表示愿意出钱让陈独秀另外组建一个新的党派,还找来陈独秀以前的好友如胡适傅斯年等人,来劝陈独秀投靠国民党政府。这些都被陈独秀拒绝,但是国民党到处释放烟雾弹,迷惑延安方面的人,让人摸不清事实真相,给陈独秀到延安制造阻碍。这让陈独秀重回延安之路变得越发艰难。

1937年陈独秀想回党工作,毛主席提出三个条件,他为何拒绝? - 天天要闻

但是最终党中央对曾经的书记陈独秀还是十分信任,也非常希望陈独秀先生能重新回来一起为革命出力,但考虑到多方因素,也为了缓解来自国内外的舆论压力,毛主席等人在讨论之后决定给陈独秀先生一个机会,但是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在公众面前与托派断绝关系,并承认自己加入托派的错误行为;第二个是表达坚决拥护抗日的决心;第三点是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以观后效。

然而陈独秀拒绝了,后面两个条件他表示可以完全同意,但是对于第一条,他丝毫不肯松口,他宁死不肯承认自己曾经与托派有任何关系,他表示自己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加入也不会加入托派。陈独秀是性格十分倔强,也十分固执,因为没有同意党中央的条件,拒不认错,很多以前党内朋友也逐渐与他远离,他也慢慢地成为了孤家寡人。

1937年陈独秀想回党工作,毛主席提出三个条件,他为何拒绝? - 天天要闻

结语

陈独秀先生的倔强人所共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就曾经说过祖父对他的评价,因为不服气祖父的严苛管教,常常非打即骂他都是以沉默应对,连他的母亲和妻子也无奈于他的固执,怎么说都不肯听,每逢作出决定十头牛都拉不回。但这也未尝不是他当初能力排众议率领早期革命事业在封建时代中开辟道路的愿意,若非是他对于中国未来的决心,他对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信念,也不会有那么多浩浩荡荡的运动,也不会有五四运动的爆发了。

1942年,陈独秀先生因病去世,这样一位文人中的英雄最终却以寂寥的结局收场,令人唏嘘不已。但他的人生与他的性格脱不开关系,因为倔强而被人所知,也因为倔强最终被人忘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