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2021年10月01日18:33:04 历史 1334

一直以来明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朝代,共存了200余年,200多年的时间里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说,明朝也经历过几个鼎盛时期。比如“洪武之治”,“永乐之盛”和“仁宣之治

有人戏说大明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外交政绩显著,它极大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增进了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友谊。另外,明朝还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放和活跃的朝代,诞生了许多对今天有着深远影响的发明。这其中的功劳少不了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一、朱瞻基是什么样的人

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他出生时皇太祖梦见了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他。“大圭”在明朝时期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意思是说朱元璋要求要把大明江山的未来交付于朱瞻基,他有能力将明朝的基业越坐越稳,发扬光大。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朱瞻基的爷爷朱棣第一眼看见婴儿,觉得跟自己非常像,而且浑身散发着一股正气,觉得他未来是个可用之才,是大明王朝的福气。所以后来培育朱瞻基过程中,朱棣是强烈要求自己的孙儿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方面,朱棣请来了资历高的儒家讲师给他讲课,培养他做人的道理,另一方面,常年有武打老师传授他习武,强身健体。其次更重要的是朱棣非常看重孙子军事谋略上的能力,会早早要求他涉猎军事方面的书籍,达到增长见识的目的。

更想不到的是朱棣亲自上战场随身都会带着朱瞻基一起上战场。看似是很平常的举动,实则是为了培养朱瞻基的军事见识,有目的地强化他的军事意识和培养军事能力。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1425年,朱瞻基即位。就在他登基后的几年时间里,首都经常发生地震,为了避免地震带来了的伤害,明朝皇室就计划迁都。整个迁都的活动中,朱瞻基一直尽心尽力,忙前忙后,目的是尽快完成迁都工程。由此可见,他是一个非常有孝心,有格局的人。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二、“仁宣之治”治国理念

“仁宣之治”又称为“仁宣盛世”,是在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息兵养民等国家政策,经过系列政策的治疗,国家逐渐成为盛世的局面。因此,“仁宣之治”被历史学家称为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的盛世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明朝初期,整个国家社会不稳定,老百姓们吃不上饭,民不聊生,为了能够尽快地摆脱这种局面,明太祖推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政治上,外有蒙古势力虎视眈眈,内有东南沿海地区不稳定,为了谋求国家更好地发展,明太祖大胆创新,推新除旧。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为了能够让百姓更加安稳地过日子,明仁宗和明宣宗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制定了严格的商业政策和税收制度,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通过两代君主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欣欣向上的局面。这个时期也形成了所谓的集市。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其次,明宣宗具有崇高的政治志向,在位期间不断减轻刑法力度,主张个人教化,一些犯了轻罪的人士,会以教化的形式去告诫,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普及法律知识,以实现国家安定,减少犯罪事件发生。另外朱瞻基具有一定的司法才能。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他善于利用司法权利,对全国范围内存在疑点的案件进行重新审理,且做出了合理公正的审判,且推进了司法制度的完善。其中,重点案件需报大理寺复核,最终的结果由皇帝来审判。

“仁政爱民”是明宣宗治国的最大特色。在位期间,明宣宗实施了安民,爱民的政策。统治期间,明宣宗十分关心农民的生活,善于观察老百姓的需求,积极提出了一系列的农业发展政策,不到几年的时间里实现改善了农民贫穷落后的生活局面。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三、明宣宗是怎么死的?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之子,在位期间主张利国利民的政策,使得明朝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历史上关于明宣宗的死因却众说纷纭。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因为明宣宗是在38岁的时候离开人世的。按理说38岁时一个青春年华的年龄,身体各方面机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另外,据史料记载明宣宗从生病到死亡前后只有三天的时间,那么短的时间内突然离世,不禁让人怀疑。于是历史上关于明宣宗死因的说法没有确切答案。

第一种说法是朱瞻基是病死的,病因是遗传病朱瞻基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患有湿热性疾病。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是很难完全治愈的,可能明宣宗是突发恶疾去世。因此,遗传疾病离世的说法成为了大家最能接受的一种死因。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第二种是中毒。明朝时期很多皇帝都出现过重金属中毒死亡的事件。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努力想要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所以君皇们会接二连三去尝试长生不死之药,因此发生中毒事件。纵观整个历史,皇帝因长生的美梦而死的不在少数。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以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 天天要闻

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劳死。因为当皇帝并非外表看上去风光无限,实际上每日工作繁忙,需要处理很多的文件,以及军事方面的事情。同时还要应付大臣各种挑衅非常劳累,久而久之造成身体隐患。至于过劳死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总结

“仁宣之治”是明朝一个鼎盛时期,开创了历史的先后。其中,朱瞻基的功劳功不可没。他是历史上最开明的皇帝,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农税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积极促进了广大农民投入生产生活,实现了农业的蓬勃发展,也迎来了明朝第一个繁华景象。

虽然朱瞻基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皇帝,但是英年早逝。他在38岁最年华的岁数消香玉陨,实则可惜。关于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不过最被大家接受的应是病死。事实上关于他的死因还有其他说法。但不管怎么样明朝的辉煌离不开朱瞻基打下坚固的基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