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抗美援朝真实战场!李延年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2021年09月29日22:33:10 历史 1786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09-29 21:20

解放战争中,他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和国民党军拼过刺刀,在山势险峻的湘西和土匪“掰过手腕”。

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带领官兵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顶住了敌人多次反扑,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立了特等功。

凯旋之后,他继续投身国防事业,上世纪70年代来到祖国南疆,从此扎根祖国边陲。

93岁的李延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一位一生默默奉献,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军队老党员。

还原抗美援朝真实战场!李延年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 天天要闻

相比袁隆平、屠呦呦,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李延年是一个略显陌生的名字,但其实这位战斗英雄一点也不普通!9月26日,“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功勋》在东方卫视和观众见面,开篇第一个单元就是《李延年》!

还原抗美援朝真实战场!李延年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 天天要闻

可能更多的观众在看到《李延年》之前,都会好奇这个名字略显陌生的英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1951年10月,李延年时任志愿军某营7连指导员。他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实施反击。本次《功勋》开篇的《李延年》单元聚焦的正是这一段战斗。

还原抗美援朝真实战场!李延年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 天天要闻

“前两个营在敌人炮火猛烈攻袭下伤亡惨重,我们营接到命令执行强攻任务。”李延年曾向记者回忆,自己所在营攻击时,发现敌人每隔3分钟左右就会打一轮炮,掌握这个规律后,李延年和战友利用这个间隙慢慢摸了上去。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终于把高地夺了回来。这时,连队的机关枪已打得无法连发,步话机也被打烂,后方指挥所无法知晓他们的情况。当时,李延年所在连只剩下40多个人,其他连队情况更差。全营弹药严重不足,部队就到敌前沿去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和弹药。

还原抗美援朝真实战场!李延年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 天天要闻

敌人一轮又一轮地压向我军阵地,打完弹药的官兵,靠捡拾敌人留下来的武器,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军。一名战士在子弹打光后,拿着爆破筒,与冲上阵地的2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看到战友一个接一个牺牲,李延年带领官兵坚守阵地,直到得到上级命令才撤出阵地。早在1952年11月,李延年就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记特等功1次。

还原抗美援朝真实战场!李延年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 天天要闻

这段悲壮的历史成为李延年永不磨灭的回忆。多少曾经日夜相处的战友,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余岁的青春年华。“所有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都是国家对所有烈士的褒奖,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为新中国牺牲的英雄们。”为了做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教育,李延年把个人获得的各类证章大部分捐献给了博物馆、军史馆,并经常为青少年讲述战斗故事、传承战斗精神,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中弘扬优良革命传统。

(素材来源:《功勋》编辑:周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其破坏性与复杂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价背后,它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自6月21日以来,位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动频繁,截至7月3日已累计监测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岛恶石岛的部分岛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岛外避难。 据日本广播协会4....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