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荣获者柴云振之84

2021年09月14日18:23:05 历史 1674


七一勋章荣获者柴云振之84 - 天天要闻

六.扬名之后

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旦成名,就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有的人出名之后,就躲在一得之功上,不想再有什么作为了,从此消声匿迹,成为过眼烟云,有的人成为名人后,戒骄戒躁,仍一如既往,继续向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

曾埋名33年的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获得了英雄的荣誉,成为人们敬仰和学习的人物后,他的许多言论和行动更令人敬佩。

不能向党伸手

1984年10月,柴云振被部队找到。一个向英雄学习的活动在岳池全县蓬勃地开展了起来。于是请他去作报告,讲传统的单位和地区多了。他走到哪里,那里就迎来亲切的问候,诚挚的赞叹,尊敬的目光。

记者的采访,令人眼花的闪光灯,摄像机的镜头,纷至杳来,大小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英雄的业绩和传奇性的经历,刊出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反映出他走过的传奇足迹······

在开展向英雄学习的过程中,抱着各种不同目的的人也纷纷向他涌来。

柴云振既然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了,妻子儿女亲朋好友自然想沾点光,一些想在他身上打点主意的人 ,也寻机而来。

记得还在部队的时候,柴云振整天被一些单位、机关、部队请去作报告,忙得白日无空,晚上也要与准备次日去作传统教育的单位负责人商讨要讲的内容,这引起了护送而来的儿子不满:“你不要一头光去讲你那个英雄,到处去作报告,你更要考虑我们自己的具体问题如何处理。”柴云振摇晃着干瘦的身子,那长条脸阴云密布,说:“我去考虑什么?我们的问题要组织来安排,我是共产党员,不能不顾影响地去提一些特殊要求,我不能向党伸手。”儿子憋着一股气说:“那我们的事你就不管了啊?”

柴云振浓眉一挑:“我怎么管?我是英雄,就该特殊一点?”

儿子这时再也忍不住了,将几天来憋在心中的气,一阵连珠炮似的向父亲轰来,“你现在是英雄了,你的问题解决了,你就不管我们了。不管就不管!我也不管哪一个!”说罢,背起背包“呯”地关上住地房门,边哭边跑了。

柴云振气得浑身发抖。

他撵了出去,拦住儿子:“你这样作影响好坏啊!”柴云振痛心疾首。

“爸!我跟到你不但没得到好处。过去,我······我······”儿子委屈地泪流满面。

是呀!他过去当干部几十年,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不但不像有的干部那样,把家庭搞得好好的,妻子儿女也沾光,反而还连累了孩子们呢!他虽然对党对人民无愧,可在对待儿女、妻室方面,却没有尽到父亲、丈夫的责任。一阵内疚,涌上柴云振的心头。那一件件往事,他怎不记得呢?

1952年4月,抗美援朝战争正在紧张的阶段,柴云振在内蒙古包头后方医院伤愈后,他留恋部队,怀念战友,多想返回部队,与亲密战友一同战斗,去杀敌立功,可自己已经受伤,同时远离战场,有关部门安排退伍,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切要服从组织安排,所以只好带着三等乙级残废证和代替安家费的500公斤大米领取凭条,返回故里,投入农业生产。

当时,他的战功显赫 ,志愿军政治部给他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他是志愿军中早期为数甚少的特等功臣之一,在军中赫赫有名,他的英雄事迹鼓舞着战士们。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同期立功的战斗英雄崔建国、刘兴文等人,被邀请回国观礼,作报告,被毛泽东主席接见,备受殊荣,而战功显赫的柴云振,一时在军内也成为大家敬仰的人物,可他自己却不知道,被埋名在家乡农村,但他仍努力工作,任劳任怨,以搞好生产,做好抗美援朝的实际行动支援战友,保家卫国。同年10月与刘传琼结婚,被选为大佛乡乡长。他把家庭一切事务交给了妻子,尽心尽力为群众谋福利。1954年组织上又安排他务农,他回到农村本可照顾家庭,但他的心都用在建设家乡上去了。他带头在全区内第一个成立了生产合作社,挑起了社主任的担子,日夜奔走在各个院坝,劳动在田间地头。1958年调到华蓥山去参加钢铁大会战,负责组织炼焦煤,任石灰厂长领导烧石灰,他与工人一起干得很出色,几个月也没有回过一次家。1959年又回乡当队长,他顶着浮夸风、瞎指挥、实实在在组织群众搞生产,虽被当成“右倾”批判斗争,可社员没有受大害,常常忙到深夜,有时吃饭时妻子还找不到他的人影。1960年后相继调任岳池县罗渡公社兽防站长,岳池县罗渡、新民公社党委副书记,他发动与组织群众,搞生产自救,多少次路过家门而未回,后因多划了一点责任地,又指责了罗渡区委个别负责人报假数字搞瞎指挥的错误,而遭到报复,挨斗受批,被宣布撤职下放,整回农村。他卷起被盖就回乡当了农民。被社员选为记分员,他也乐意干,不久又被选为队长、大队长。他带领群众战胜灾荒,无暇顾及家庭。“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参加派性斗争,引起两派不满,把他打成“走资派”,进行批斗,取消残疾医疗补助费,长子柴兵荣,连续三年体验合格,而被卡住不让去当兵,可他仍教育妻子儿女,要正确对待,他继续为大家操心办事。他当干部5上5下,都是高兴地上,毫无怨言地下。他把精力全用在工作上,家中的事,全由妻子、儿女们承担。他的妻子、儿女,没有得到一个丈夫、父亲的关心和爱护。柴云振虽然心感内疚,可他几十年逐渐增强的党性观念,使他的心情释然了,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过去在重重困难之下,都不曾向组织开口伸手。现在一切情况都好了,能向组织开口、伸手吗?”他耐心说服儿子,听从组织安排。

儿子的思想问题尚未解决好,回到家中女儿也来凑热闹,要他向组织提出农转非,并安排工作。

邻近一位老大爷来到他家,用手摸着金光闪闪的勋章说:“柴云振啊,就凭这个,也能让你的儿女搬到城头享你的福啊!”

站在一旁的大儿子柴兵荣和小儿子柴青,不禁喜形于色,高兴得有点手舞足蹈起来,柴云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顿时满脸愁云密布,双唇紧锁。老大爷见了,以为自己的话刺伤了对方,不安地说:“哎呀,树老心空,人老癫懂,你看我说话······嘿嘿,你莫往心里记。”边说就边感无趣地向外走。

柴云振见老人高兴而来,扫兴而去,才从心情沉重的烦躁中醒悟过来,撵出门去,向老人道歉:”你莫走,耍一阵抽抽烟再走吧!”

望到老人离去的背影,柴云振想到几天来家人对他的纠缠,在心中警告自己:柴云振啊柴云振,你现在虽是英雄了,可仍然是当年的柴云振,绝不能把党和人民给你的荣誉作为个人捞取私利的本钱。在湖北孝感时,部队首长曾多次问他有什么要求和困难,他都只字未提。他心想,自己比起那些长眠地下的战友,我什么都有了。回到四川,成都军区首长接见他时,提出把他的二儿子柴刚从西藏边防部队调回四川,以便照顾家庭,他婉言谢绝了。现在儿女们提出要求,能为满足他们而向组织开口吗?

夜阑人静,客人都走了,柴云振把一家人叫到身边,开了个小小家庭会。他对家人说:“我这个旧社会的苦长工,假若不是党救我,哪有幸福的今天?不是党和人民的培养,我哪能成为英雄?如今有党的富民政策,只要我们好好干,农村同样有前途 。”他从旧社会说到新社会,从文革的破坏讲到端正党风。最后激动地说:“我是一个老党员,乡亲们都眼睁睁地看到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可不是我们党的作风啊!给党组织提这样那样的要求,只会给党抹黑,我们决不能干!”

柴云振的话,把家人说得羞愧难言,他们明白,几十年来,柴云振不争功,不求名,不逐利,默默无闻地工作和生活,从没向党伸过手,没给政府找一点麻烦。前几年落实政策,有人劝他向上面反映,要求落实他的公社干部问题,他想自己已经老了,落实去当干部也不称职,他摇摇头,表示不肯去。有人又说,落实了干部政策,很快就到退休年龄,可办理退休手续,像那些退休干部一样,什么事情也不做,每月照样可领几十块钱的退休工资。柴云振对劝导的人讲,我只当了几年干部,之后这么多年没有继续再当干部,不做干部工作,叫我去领干部的退休工资,用起来心里也不安逸。算了,算了,我不去给别人找麻烦,还是当我的农民好。”

柴云振被部队找到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他极为关心,按照政策作出较好的处理,经有关部门批准,在生活上给柴云振18级离休干部待遇,妻子农转非,安排了最小的儿子柴青工作,以便英雄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经过柴云振教育,大儿子和女儿都表示,安心农村劳动,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再不要求父亲去为难当地党和政府,帮他们转户口了。二儿子也表示,不再因工作地方不称心找爸爸去说工作调动的事。

那些认识的朋友和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为着各自的目的纷纷登门,有的为增加待遇,说是只找他这一次,有的是为了落实政策,向他痛哭流涕,有的为子女转户口,调动工作,表示不忘他的恩德等等,他们说:“老英雄只要去帮我说一句话,我的问题就解决了!就凭你这块牌子,谁还能说个‘不’字吗?我求求你呀老英雄!”柴云振对要求合理的,乐意去相助,而对那些无理要求的,则耐心解释。

1984年底,他刚从部队返回不久,合川肖家场有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的伤残退伍军人,提着一只大红公鸡来到了柴云振家,进门就双膝跪下了:“老战友,我今天来麻烦你了,求求你千万为我帮一个忙!”

柴云振被他的这一举动吓了一跳,忙扶起他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快起来!”并安凳子,倒荼,热情接待。叫妻子马上做饭,招待这位从未见过面的“战友”。

来人在吃饭时吐露来意,他的残废军人定期补助不够开支,请柴云振为他出据证明,并去有关部门说情,要求提高残废补助金,柴云振也和对待一切找他的人一样,荼、饭之中,畅谈战场上的龙门阵:“老战友哇,我参加过许多战斗,打了那么多仗,横渡长江、解放两广、西南打土匪,在朝鲜战场,战友用生命换来了成功。我们的功劳中,大部分是牺牲了的战友们的,我们的荣誉证上,染满了战友的鲜血。如果不是战友的牺牲,我们能活到现在么?我遇到想不通的事,只要一想到‘光荣’了的战友,就想通了。因为我还活着,无论如何都比他们强,再大不顺心的事也就无所谓了!”一席肺腑之言,使对方大受启发,鸡啄米似的点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啊!”

来人思想通畅了,因嫌残疾补助金太低而不满的情绪有所消除了:“好!老英雄,我回去了,比起你来,嘿嘿,我······”他深感自愧。

来人要走了,柴云振提着他的大公鸡送了一程又一程:“老战友,今后欢迎你常来呀!有些事摆一摆龙门阵,思想的疙瘩就解开了,为人嘛,凡是要想开些!”

两双握过枪杆的手,紧紧地,紧紧地握别。

来人提起他的大红公鸡,周身发热,他走了好一段路才转过身来,见柴云振还站在大石坝那小山梁上向他挥手,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促使他急速返身,快步而回。“喔喔喔!”公鸡一声鸣叫,使他猛地醒过神来,死死地按住鸡头,怕它再叫:“好难为情啊!”(待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5月5日,南都记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悉,该校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3日在武昌逝世,终年45岁。易育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组织科科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被评为该校2015年至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讣闻,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