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牛哥”:唐人街教父和身后江湖

2021年05月30日16:19:02 历史 1070

引子:

去英国玩儿,少不了来伦敦唐人街

到了唐人街,一定会听说“牛哥”。

唐人街进门的牌坊,那是“牛哥”的公子建起来的,

英伦“牛哥”:唐人街教父和身后江湖 - 天天要闻

也是这座西欧最大都市、满城的钢筋水泥里唯一的中式木制建筑,落成当天安德鲁王子剪彩。

“牛哥”欧洲打滚半世纪,在唐人街德高望重,

1990年在伦敦女王大道开了第一家皇朝餐厅,如今产业遍布英国唐人街,

名下皇龙轩,更是各界大佬的聚集地,是当之无愧的唐人街教父。

“牛哥”还有另一身份,十四号的英国话事人、

江湖人称“伦敦一哥”、14K英国教父。


早年回忆

“牛哥”,原名林道明,1950年生于香港新界

“牛哥”最先的绰号是“牛屎”、响朵(成名)后大家开始称呼“牛哥”。

英伦“牛哥”:唐人街教父和身后江湖 - 天天要闻

新界人旧称“牛屎佬”,70年代以前、新界乡下不通公路、去一趟市区都不容易,基建落后、面貌不堪,被戏称“满地牛屎”,到了70、80年代开发后才逐渐改观。

“牛哥”的老家、在新界大埔的南华莆村,小时候生活贫穷,村里人只能种菜、养猪、做点小手工,收入很少、温饱都满足不了。许多人就想办法去欧洲,那里工资高、做一个月抵得上在港岛做三个月。

早年有新界老乡到英国、荷兰开中餐馆,于是拖家带口、老乡介绍老乡,不少新界人去投亲靠友“洗大饼”、“批薯仔”,就是洗盘子、削土豆,到当地的中餐馆里打杂帮工、或者到工厂里做劳工苦力,当然、也有少数人过去做起江湖生意。

英伦“牛哥”:唐人街教父和身后江湖 - 天天要闻

去的人多了,还有旅行社负责包机。1970年,20岁的牛哥也加入了西进的人潮。

“牛哥”先是去了荷兰。


荷兰往事

当时、华人到了海外,基本上都是做中餐馆。彼时一家中餐馆想要立足,通常要找个江湖庇护,帮忙摆平来自异国或同行的纠纷,有时江湖人还会主动找上门来。哪怕就是在后厨洗盘子、削土豆,也难免要与之打交道。

“牛哥”不仅勤恳,而且聪明、很会来事儿,耳濡目染之间与江湖人熟络起来,而香港人多数站队14K

英伦“牛哥”:唐人街教父和身后江湖 - 天天要闻

70年代的荷兰唐人街,风云激荡。荷兰占据着欧洲中心、交通便捷,一小时内可抵达9个国家、自然成了江湖人的聚集地,14K、大圈、阿公党、越南帮为争夺偏门生意、彼此间闹得很凶。14K出了三位荷兰教父,第一个叫“火麒麟”、后被“跛豪”做掉,第二个便是易忠、后被引渡回港,最出名的便是第三个、毛小东,出街两只大狗、两条火铳,身旁马仔百多号、相当威水,一次刚出快乐酒家、突然被阿公党的人堵住…

14K与阿公党爆发激战,但阿公党非常团结,14K受打击不小、不少人出走荷兰。

“牛哥”转身来到英国,走进伦敦热闹的唐人街。


英伦岁月

位于威斯敏斯特苏活区的唐人街,一直以来便是华人话事,英伦帮派饶是彪悍、但唐人街始终是他们的禁区。当年14K伦敦金教父刘安、派人上门追凶港英退休阿SIR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唐人街里边有很多福建人、最有势力的是香港人,其中70年代过来的新界人又占了相当多数。“牛哥”来这边,自然遇到不少老乡朋友。

唐人街主要有三股势力,福清帮、水房和14K。福清帮好斗、比较散,水房是某年在海上选举坐馆被阿SIR一锅端、漏网的大佬就来了英国,14K在其中实力最强。

英伦“牛哥”:唐人街教父和身后江湖 - 天天要闻

大哥们一边经营酒楼、快餐店、卖录影带,一边捞些偏门,诸如看场、赌档、放数、有色生意等等。过去,唐人街里边总有不愿学英文、又不愿融入社会的人,沉迷牌九、番摊,而一些开酒吧的江湖人,也会在事先不告知的情况下、结账时用恐吓的方式索要开瓶费……

但大佬们在上位之后,就不屑于再做这类事。

英伦“牛哥”:唐人街教父和身后江湖 - 天天要闻

14K分为牛虎两派,一派以“牛哥”为首、另一派则是“虎哥”,“牛哥”经过数年打拼、在伦敦开有多家餐厅、会所、夜总会,活跃于政商两界,“虎哥”好赌、比较散财,再加上经营不得力,人脉威望远不如“牛哥”。


衣锦还乡

1989年,在香江德高望重的“鲨胆彤”彤叔,于湾仔港湾道发起成立高端餐饮会所“皇朝会”。

第二年,“牛哥”在伦敦女王大道开了第一家皇朝餐厅,主打粤菜、很快声名鹊起,在伦敦连开多家分店,从伦敦唐人街辐射到全球各地,

英伦“牛哥”:唐人街教父和身后江湖 - 天天要闻

十年后、“牛哥”的皇朝集团在英国有十多家餐厅,中东迪拜两家,泰国曼谷四家,印度、香港都有,在上海有三十多家,深圳武汉也有分店,同时涉足酒店、汽车、地产等多个行业……

从2000年起,“牛哥”逐渐从前台退出,交班到儿子林奕权手中,“牛哥”也将眼光更多的转向香港和内地。

回到老家大埔,开设了皇朝渔港餐厅。在香港名震一时348的士高,据称也有“牛哥”股份,早在90年代便与“牛哥”相熟的胜和猛人囝囝,近年在元朗搞地产金融风生水起、与“牛哥”也是多有合作,与新界闻人“发叔”也是过从甚密。

“牛哥”手下“油鸡梁”在元朗新开的餐厅,打出了“伦敦一哥”的名号。

英伦“牛哥”:唐人街教父和身后江湖 - 天天要闻

2017年,“牛哥”曾现身河南新郑祭拜比干庙,并在此年底获颁英国中餐业终身成就奖、旗下“皇朝会”当选冠军餐厅。

“牛哥”公子后被选为大埔南华莆村长,并在2019年当选乡头。“牛哥”也在当年6月,与14K元老四眼细、水房金主白花蛇、向家三代龙头向展伟、老新总教头苏龙,一起出现在新田乡头就职的千人盆菜宴上。


曾经的唐人街教父,依然会不时回趟英伦,几十名大佬故人齐聚皇龙轩,为“牛哥”接风洗尘。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 天天要闻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9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党委书记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家认真聆听解说,参观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 天天要闻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结!今年三月到六月,陆大鹏与程衍梁带我们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八位首相或总理,在纷繁的历史中,串联起他们的故事:从缔造“太阳王”的马扎然,到瓦解拿破仑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澜的克列孟梭,直至缔结“英美特殊关系”的丘吉尔... 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抉择,也亲手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光环背后,其实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 天天要闻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电话那头传来古大存压低却颤抖的声音:“叶帅,莫雄今晚就要被枪决!”叶剑英愣了不到三秒,随即抄起另一部机子拨向陶铸,四个字掷地有声——刀下留人。广东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传令兵一路小跑,陶铸收到命令,当场批示暂停执行。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却因推广交际舞,不得不离开延安 - 天天要闻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却因推广交际舞,不得不离开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废弃教堂里留声机流淌出《蓝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随乐起舞。舞池中央,一位涂着口红、烫卷发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轻挽领袖的手臂旋转,裙摆划过尘土飞扬的地面,仿佛硝烟中绽放的玫瑰。这一幕,让窑洞外几名裹绑腿的女红军攥紧了
管仲:通过经济手段消灭一个国家的鼻祖 - 天天要闻

管仲:通过经济手段消灭一个国家的鼻祖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应该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物质生活满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简单说,这句话阐述了最基本的一个人生道理,所谓的修养、礼仪都是吃饱了饭以后的事。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出自哪里?如果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