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2021年04月04日22:24:03 历史 1746

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就连死后的排场,也大得不可思议,单就那些兵马俑,就足以震惊世界,成为“世界第八奇迹”。

关于兵马俑的秘密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色彩。有这样一句话,说“不化妆是兵马俑,化了妆是唐三彩”,从中能看到大家对兵马俑的普遍印象。

现在看那些已经挖出来的兵马俑,个个灰头土脸的,身上没有一丝色彩,在大众的眼中,好像它们本就是这样的。但亲临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那些抓拍的镜头都在向我们展示着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兵马俑是有颜色的,而且不止一种。

刚出土时五彩的兵马俑

当考古人员挖开土层,小心翼翼地拂开泥土的时候,就能看见兵马俑身上的斑斓色彩,粉红的脸庞,红色的甲带,或紫、或红、或绿的服装,连袖口和领口都被精心搭配了不同的颜色,这些绚丽的颜色包裹了全身。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然而,随着暴露出来的时间一点一点地增加,兵马俑身上的颜色开始消失。有摄影师抓紧记录下了这些残留的色彩,能看见它们曾经绚烂的样子。

兵马俑五彩斑斓的原貌

有专家表示,“每个兵马俑其实都有颜色,经过两千多年的深埋,那些保存下来的颜料出土后15秒就开始变化,4分钟内就完全脱水、起翘、剥落。”

要知道,兵马俑已经被埋在地下2000多年了,地下环境相当的潮湿,它们的彩绘层早已十分脆弱。出土后,色彩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失水现象非常严重,颜料层就会干涸出现裂缝、变形、起翘卷曲而至脱落,最终,兵马俑会变成现在这样灰头土脸的样子。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而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甚至不需要超过5分钟,基本就是看一眼少一眼,每一眼都是新的模样。

复原后的兵马俑样子

拂去岁月的尘埃,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秦帝国。复原后的五彩兵马俑,确实能颠覆人们的认知,朱红、紫红、粉红、粉绿﹑粉紫、中黄、橘黄、白、赭,一个兵马俑身上甚至能有十几种颜色。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号坑彩色模拟图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2000多年前,秦人就能通过矿物质人工合成各种颜料,足以说明他们的技艺之发达。在这些颜色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颜色,如埃及蓝、中国紫

有专家介绍这个中国紫非常稀有珍贵,因为这是一种用当今新科学技术才能合成的物质,化学名叫做硅酸铜钡。这种紫颜料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目前是一种当时只在中国才有的颜料。

秦人是如何调制出这种自然界罕见的颜色的,至今仍是个谜。

色彩保护难题

尽管考古人员已足够小心——在发掘时发现兵马俑身上的生漆会卷曲剥落,所以会用竹签、镊子、棉球等细小工具进行发掘,但即使这样,也难以阻止颜色的大面积的脱落。所以,如何做好兵马俑表面彩绘的防剥落保护工作,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难题。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兵马俑的迅速褪色,来源于环境的变化,温度、湿度,甚至某些微生物,都会对它造成损害。

所以专家们加快保护和修复研究工作,为了保存兵马俑的原色,也已经探索了两种方式,一是用聚乙二醇和加固剂,来减缓水分流失;二是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从化学层面上的手段进行保护。目前,生漆层的保护与修复技术难关已攻克。

一组照片看兵马俑原来的绝妙色彩,挖出15秒就开始变化,可惜了 - 天天要闻

在人们固有印象中,文物好像生来就该是土灰色的,就该是那样的陈旧,好像也只有这样,它才有历史的味道,才是真正的文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你想一想,古人做出某样东西,怎么可能一开始就这样的土旧,古代老早就有颜色的运用了,刚制造出来的时候,这些器物肯定是一种新亮、鲜艳的状态。只不过是大多数文物深埋地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那些颜色才脱落了、腐蚀了,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常见的陈旧样子。所以,文物最开始,也可以是瑰丽而神奇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 天天要闻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剧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钻进一口大水缸里,她准备从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为前几天她就是从这水缸来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这口大缸,穿越女高兴坏了,毕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难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监住在一起,没有风扇,没有蚊香,呼噜声此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当地时间7月6日傍晚,第二批从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疏散撤离的当地居民已乘坐轮渡抵达鹿儿岛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离的人员为恶石岛的31名居民和小宝岛的15名居民,合计46人。当地目前采取自愿疏散撤离的原则。截至6日,恶石岛尚有23名居民,小宝岛尚有41名居民。如今后仍有居民希望离开,当地政府将考虑进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 天天要闻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6日讯7月5日,20多名来自阿根廷的大学生、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等外宾走进红巷,参观中共五大旧址、农讲所和毛泽东旧居。据了解,他们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国际暑期学校成员,在武汉开启为期两周的学术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 天天要闻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于7月3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这是山东舰首次赴港也是继辽宁舰后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第二次访港巨舰破浪而来、气势磅礴“航母热”燃爆香江线上发放参观票全部约满7月5日下午两位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老战士...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 天天要闻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7月4日开始,“日本末世预言”“日本将发生毁灭性地震”的消息,逐渐霸榜社交媒体平台。该网传内容引发大量关注。7月5日凌晨4时,日本全国紧急地震速报的视频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万人蹲点观看。如今,预言时间点已过,“毁灭性大地震”没有应验,仅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附近海域5日发生5.4级地震。经确认,岛上未有人员伤...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 天天要闻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来源:石阡党建、政事儿贵州铜仁市“石阡党建”微信公众号7月6日消息,近日,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走访看望慰问部分老干部。上述信息显示,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史麒麟,已兼任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