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仪之死:首任民国总理为何惨遭斧劈?

2019年09月05日10:54:11 历史 1818

唐绍仪之死:首任民国总理为何惨遭斧劈? - 天天要闻

唐绍仪

唐绍仪是首任民国内阁总理,其在清末民初的政坛上,一度风光显赫。但其在76岁之高龄而被斧劈身亡,其中缘由,颇值一叹。

唐绍仪,字少川,出生于1862年,广东香山人,与孙中山是地道的老乡。唐绍仪的父亲系上海经营茶叶的买办,其族叔唐廷枢曾在李鸿章门下帮办洋务,后来做过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总办。

唐绍仪在12岁时成为清廷第三批留美幼童,并在美国学习生活过7年之久(当时已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后来因为国内顽固派们的阻扰和责难,这些留美学生在未完成学业的情况下便被全部召回,唐绍仪回国的时候,只有19岁。

回国后,唐绍仪被派往朝鲜协办税务,由此成为驻朝鲜商务代表袁世凯的书记官。也可以说是袁世凯最早的部下。凭借这层关系,唐绍仪也随同袁世凯的升迁而水涨船高,他先后做过天津海关道员、外务部侍郎、奉天巡抚和邮传部尚书等职,直到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踢下台,唐绍仪才因此而赋闲。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再度出山,唐绍仪应召入幕并被派往南方与革命党谈判。

在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唐绍仪则被提名为首任内阁总理,成为仅次于袁世凯的第二号人物。

唐绍仪虽然追随袁世凯近30年,但在辛亥革命期间与南方的革命党相处甚欢,这引起了袁世凯的怀疑与猜忌。袁世凯本希望老友徐世昌出任总理,但徐世昌顾及名节,不愿担“贰臣”之名而退隐青岛。

袁世凯这才退而求其次,举荐唐绍仪为内阁总理。按其最初的想法,希望唐绍仪作为自己副手帮助处理政务,而如今唐绍仪与革命党过往甚密,那就未免有借南边的势力与自己对抗之嫌了。

唐绍仪之死:首任民国总理为何惨遭斧劈? - 天天要闻

唐绍仪与孙中山在总统府合影。

一次,唐总理因为某事与袁总统起了争执,袁世凯听得不耐烦了,他勃然作色道:“少川,我现在已经老朽了,你来做这个总统,可好么?”

由于与唐绍仪之间的抵牾过多,袁世凯后来干脆就撇开他这个国务总理,直接指挥各部总长赵秉钧、段祺瑞等人。

赵、段等人,原本就对袁世凯言听计从,现在又有袁世凯撑腰,他们凡事绕开唐绍仪。弄到后来,连国务会议都不去参加。

如此一来,唐绍仪这个总理就难过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之内阁,乃背包内阁,多任总理一日,即多负罪一日!”

由此,唐绍仪的第一任内阁未及三个月便草草收场,但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辞职,后来就再没有获得与他之前的经历相匹配的职务。

在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组阁,原拟提名唐绍仪为外交总长,但因北洋军人认为唐已经叛出北洋系、投靠了革命党,因而对此坚决反对,唐绍仪也最终未能就任。直到1919年南北议和时,唐绍仪被任命为议和总代表,不过,在清末那次他是代表北方,而这一次则代表的是南方。

南北和谈开始后,由于各派系矛盾纷繁复杂,谈判毫无进展,而期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更是给和谈增加了不少的变数。

在5月13日的第8次正式会议上,唐绍仪在未告知其他南方代表的情况下提出了类似于最后通牒的八项条件,最终导致和谈破裂。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唐绍仪淡出政坛,成为了民国的点缀和看客。蒋介石上台后,作为党国元老的唐绍仪也只是担任一些闲职,如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蒋聘他为高级顾问,他也并不到任。在平日里,唐绍仪或游山玩水,或闭门吟诗,似乎已经过上了远离政治的生活。

唐绍仪之死:首任民国总理为何惨遭斧劈? - 天天要闻

民国首届内阁成员合影,右一为内阁总理唐绍仪。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日军当局打起了唐绍仪的主意,即所谓“南唐北吴计划”,主要内容是“起用唐绍仪及吴佩孚等一流人物”,“建立和平政权”,以取代蒋介石为“谈判”对手。

当国民党在上海的党政要员纷纷外逃香港时,唐绍仪此时却仍旧迟迟不动,这很快引起了军统特务的注意,特别是日本人及“下水”的汉奸陈中孚、温宗尧等人拉拢唐绍仪的活动被戴笠的特务所侦悉后,唐绍仪可能出任伪职的传闻在一定程度上被散播开来。

这令蒋介石十分不悦,随后便派人对唐进行劝诫,特务头子戴笠也请杜月笙从香港写信给唐绍仪,劝他离沪赴港,免遭不测。

以唐绍仪多年的政治经验,他应当知道自己身处孤岛的险境,尽管他向各方来人表示自己不会当汉奸并一定要去香港,但他又借口要料理一些家务事而没有马上动身的意思。唐绍仪这种暧昧不明的态度,非但引起了各方的揣测,也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由于唐绍仪迟迟未见动静,戴笠在综合各方面情报后,认为唐绍仪可能出任日伪维持会之职,于是向蒋介石汇报后发出刺杀令,以防今后出现被动局面。

由于唐绍仪喜好收藏古董,刺杀行动小组也以此为切入口,由谢志磐假扮成古董掮客,在取得唐的信任后,谢与唐约定某日带一古董商人上门交易,殊不知,这正是军统特务的行动之机。

1938年9月30日,谢志磐带着一个古董商人、两名仆役来到唐宅,假扮商人的是老牌军统特务赵理君,两名仆役则是军统杀手王兴国、李阿大。他们提着个装有古董的大皮箱,箱内藏有一只南宋御制大花瓶,另有古玩数件。而在大花瓶中,则提前预备了一把锋利的小钢斧。

唐绍仪对古董十分入迷,他在鉴定时十分专注,往往要屏退仆役,关紧房门,不让外人窥见,而这正是特务下手的好机会。

谢志磐等人到后,寒暄一番便请唐绍仪鉴定古玩,而赵理君假装抽烟找火柴,正好客厅里没有,唐绍仪便让室内的佣人去找。

等到佣人离开后,赵理君见时机已到,他先请唐绍仪鉴定花瓶。趁着唐低头细看的时候,赵理君向身边的“仆役”一使眼色,所谓“图穷匕现、瓶露斧出”,只见寒光一闪,军统杀手迅速从瓶中抽出小斧头,照着唐绍仪的头部猛然斫去。可怜,唐绍仪这位“三朝元老”,尚未来得及哼一声便脑浆飞溅,当场身亡。

军统特务见行动完成,随后便迅速撤离。在退出房门时,赵理君与谢志磐煞有介事的假装客套:“唐老太爷不必送了,请留步。等有好的,我们再送来”,说完,还替唐绍仪轻轻带上房门。随后,便不紧不慢的走出唐宅,钻进汽车,一溜烟的跑了。

唐家的佣人见事态平和,开始不以为意,等到发现唐绍仪已倒在血泊中时,这几个人早跑没影了。

曾经在清末民初政坛上风光无限的唐绍仪,其晚节究竟失与未失,就如同其被杀之谜一般,早因“斯人已去、死者为大”的种种纠葛而不为人所知。

而同遭此等命运的并非唐绍仪,张敬尧、周凤歧等也是与日伪有所来往而被军统“锄奸”,大抵如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痛别!她走了,仅剩7人…… - 天天要闻

痛别!她走了,仅剩7人……

5月7日记者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获悉5月7日凌晨1时许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华容县去世享年96岁小瑞奶奶1930年生于湖南华容1943年春夏之交13岁的她不幸被进村日军抓获日军将掳掠而来的女性
“铭记历史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九旬老人向家乡钟祥捐赠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九旬老人向家乡钟祥捐赠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极目新闻记者高伟通讯员李璐 汪龙“挺高兴的,没想到我能得到这份荣誉,也为我们这个事业感到骄傲。希望以此激励家乡后人铭记历史、传承艰苦奋斗精神。”陈明秀说。5月4日,曾亲历那场伟大事业的九旬老人陈明秀回到梦萦魂牵的故乡,向钟祥市博物馆捐赠了一枚珍贵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陈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