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项对峙时期,韩信被封齐王,为何不抓住机会就此三分天下?

2023年10月03日20:03:19 搞笑 6621

韩信以前在楚军根本不受重用,找项羽献策,又被看不起出身,正如韩信所言,项羽刻薄寡恩。相反,韩信投汉军后,拜相封侯,如今已是齐王,地位已经到了臣子的顶点,造反失败则一无所有。韩信带的兵是汉王的,粮饷也得靠汉王这边运,他要宰了曹参灌婴这些汉将,剩下的汉兵他怎么用?

汉兵可是承袭的秦兵制度,家族封地和齐国离得远了去了。就算真有不想再回到汉地的人,这一部分相对所有汉兵只怕十不存一。剩下九成的人就算被威逼留下,打仗也不可能再有之前的战斗力。韩信这种时候当反骨仔,甚至不用刘邦项羽出手,齐国田家的余烬都能和他闹很久。

刘项对峙时期,韩信被封齐王,为何不抓住机会就此三分天下? - 天天要闻

曹参和灌婴的赏罚权掌握在刘邦手中,他们的妻儿也掌握在刘邦手中,甚至汉军三万多士兵的家属也都在刘邦手中,这是刘邦能够控制曹参和灌婴的原因,韩信的这支军队里面不光有曹参灌婴,还有樊哙、吕泽,这些人是听刘邦的。韩信能调动这些军队,主要是刘邦的授权,这些将领每个人都掌握了数量不等的军队,要是韩信敢谋反,这些人最大的可能就是不跟韩信,带着军队走了。

刘项对峙时期,韩信被封齐王,为何不抓住机会就此三分天下? - 天天要闻

韩信所率领的军队就是一支拼凑不起来的部队,每个将领都带领着自己的军队,韩信就是这军队的盟主,但要说韩信能够把这支军队完全控制做,其实是做不到,韩信能够控制得了的就是自己直辖的部队,他直辖的部队有多少不知道。韩信能调动其他人的部队凭借的是刘邦的授权,不是因为这些人是他的下属,蒯通这种人才是他的下属。

刘项对峙时期,韩信被封齐王,为何不抓住机会就此三分天下? - 天天要闻

韩信当时如果一意孤行要造反自立,是肯定能做到的,毕竟刘邦没余力拦他,只能默认并暂时袖手旁观,但这并不意味着韩信就能顺利安稳的当上齐王,因为他不自立,刘邦就是他的保护伞。虽然刘邦现在没能力给他太大支持,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要保持现状项羽必败,这也是田家为首的齐国势力决定投降的原因。

刘项对峙时期,韩信被封齐王,为何不抓住机会就此三分天下? - 天天要闻

而韩信决定自立后,同样是这个原因,田家为首的齐地势力只要坚持住维持原状,丢掉的齐王就会再从韩信手里变到田家头上,所以韩信如果不自立。那齐地局势就是韩信作为刘邦势力牵制田家、如果韩信自立。那刘邦扭头就会把毁约的错。全推给韩信和齐地势力合作,田家就会作为刘邦势力牵制韩信、

刘项对峙时期,韩信被封齐王,为何不抓住机会就此三分天下? - 天天要闻

他不需要赢,他甚至不需要不败,田家只要保持不大败苟着就好了,在齐地百姓也怨恨偷袭的韩信,和上在占据齐地地理的基础上,苟住并不是太难。要知道田氏为首的齐地,是硬抗过另一个杀神项羽的。项羽在有大后方有兵源,且擅长少量精兵以少打多的情况下,项羽都没迅速摧垮田家。韩信在没后勤没兵源而且相对而言不擅长(相较于项羽而言的不擅长)以少胜多的情况下,韩信迅速平定齐地抽出余力对外输出的概率极低,在当时的局面下齐地只要不对外施加影响那局面就对刘邦有利,尤其是项羽又损失一员大将的情况下。

刘项对峙时期,韩信被封齐王,为何不抓住机会就此三分天下? - 天天要闻

综上:韩信当齐王自立没问题,问题是他能当多久,刘邦是没办法阻止他自,立但刘邦不是没办法反制。韩信一旦独立和刘邦的关系不是陌生人而是仇人了,项羽也自顾不暇且看不起他,他一旦自立面临的就是手下无兵(齐地敌视)、帐下无将(没底子且无信任)、外边无友,可以说一旦自立地利人和尽失。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 天天要闻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谈起三国这本书,相信大多读者不会陌生,在这部四大名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谊、更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而在《三国演义》之中,更是有着几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良将谋士,也正是他们的锦囊妙计相助魏蜀吴三国在乱世之中行程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