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2025年07月01日19:40:15 搞笑 2300

6月30日,放暑假第一天午饭后,李老师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我又快被职称逼疯了!”手机叮地响了一声,又是一条职称评审细则的群通知。她想想起办公室里年轻教师们窃窃私语“带徒加4分”的新规,胸口像压了块石头。51岁的她教龄28年,高级职称卡了7年,而办公室里40岁的教研组长早已是副高——就因为人家每年都带徒弟——新老师,而她们组三年没进过新人。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这样的故事正在全国中小学不断上演。在评论区,贵州某县中学教师“文舞双拳”写道:“我们这都是学校安排徒弟,可我们组已经两三年没进新人了,这4分跟天上掉馅饼有什么区别?”这条留言下,山东教师“咖啡鱼和叮当猫”跟帖:“我们更绝,新人要拜师只能写主任名字,说这样才算‘指导有方’。”当职称评审变成数字游戏,教学能力沦为积分筹码,一线教师们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生存危机。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在河南某乡镇中学,55岁的王老师选择彻底“躺平”。他的课表上排着6节科学课,却只需两天就能上完。“不评先进不争职称,领导拿我没辙。”这条自嘲式的留言引十几人点赞,背后是无数教师用沉默对抗制度的无奈。但更多人仍在职称漩涡中挣扎:内蒙古教师“种棚的老师”算过账,副高六档比中级八档每月多900元,“在县城够付半个月房贷”;辽宁教师“辽东野风”则透露,同工龄退休教师,高级职称比中级每月养老金差额最高可达1200元,“够买40斤猪肉或50盒降压药”。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这些数字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教师们困在“评或不评”的夹缝中。湖北教师“开心的卜小少”劝慰同事:“想开点,多活几年啥都有了。”可当陕西教师“梅子是个普通人”在评论区写下“有个同事为了晋级,气病了吃了一年多中药”,这种豁达瞬间变得苍白。职称评定早已不是单纯的能力认证,而是演变成涉及收入、尊严、生存质量的多维博弈。“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制度设计的初衷本是激励专业发展,却在执行中异化为政策执行偏差的温床。广东教师“热情的潇洒春风”爆料:“我们学校评职文件年年变,去年为某人量身定做‘班主任加分’,今年又改成‘片区负责人优先’。”更令人心寒的是,当浙江教师“涓深漾溪”坦言“中级躺平”时,云南一教师却说:“我班级带得好,考试成绩也好,但不会协调资源,硬是没有机会。”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在这场规则模糊的竞赛中,最受伤的永远是默默耕耘的老实人。河北教师“雨田lsh”连续两年卡在“支教经历”上,而同龄的“文舞双拳”则困在“70后教师占比过高”的指标池里。当广西教师“静待2020花开”晒出工作35年总工资不足百万的账单时,山东教师“张大可”的留言获得最高赞:“健康最重要,多活几年钱就都有了。”这种黑色幽默背后,是整个群体对职评制度在基层出现变异的深度失望。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转机或许正在萌芽。甘肃、河南等地已实施乡村教师“教龄满20年直聘高级”政策,让老教师看到曙光;山东菏泽某校允许无徒弟教师用教学成果抵扣分值,打破“唯带徒论”。基层教师们也在自发寻找出路:湖北一位老师建议“用精品课、校本课程替代带徒分”,四川成都某中学更将教师自建题库、帮扶薄弱校等纳入替代成果。正如中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所言:职称评审要更加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绩效等价值本位,三尺讲台才能安放师者匠心。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职称改革的道路注定漫长,但改变正在发生。当内蒙古教师“种棚的老师”因副高职称改善生活时,菏泽的教师在评职表中填上“自主开发12套高三模拟题”时,我们看见职评制度基层变异裂缝中的微光。毕竟,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种而非计算积分,而微光终将汇成星河。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当职称成为教师的‘生死劫’,你所在地区是否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改革尝试?评职称到底该‘卷’该‘躺’?评论区等你来聊!

(图源网络,图片与文字无直接关系,侵联删)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我给班长争口气 - 天天要闻

我给班长争口气

像上学时的班主任一样,我的班长丁辉也经常开玩笑:“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孬的兵。”说这话的时候他皱着眉,绷着脸,右手搓着下巴,好像有多大心思。生活中的丁班长和蔼可亲,但是一到专业学习和实装操作,他看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不是喊着“跑位利索一点”就是“接线加快速度”,要不就是在推顶盖的时候被班长催:“两个...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6月30日,放暑假第一天午饭后,李老师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我又快被职称逼疯了!”手机叮地响了一声,又是一条职称评审细则的群通知。她想想起办公室里年轻教师们窃窃私语“带徒加4分”的新规,胸口像压了块石头。51岁的她教龄28年,高级职称卡了7年,而办公室里40岁的教研组长早已是副高——就因为人家每年都带徒...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 天天要闻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为医生保留的病例交流线上站,快来一起讨论,共同学习。63岁男,因“听幻觉半个月,加重伴头痛3d”入院。患者自诉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听幻觉,表现为听到鹅叫、鸡叫和人们之间的交谈声,伴不自主发笑,并有明显的反应迟钝,无言语不清,无肢体障碍,不能配合入院检查及治疗,偶有冲动...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 天天要闻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 天天要闻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6月,零跑交付4.8万台,连创历史新高;小鹏交付3.46万台,上半年销量近20万台,已超2024年全年......7月1日,业绩亮眼的新势力品牌都会赶早公布数据。受制于一期工厂产能,小米汽车的6月交....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 天天要闻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2025年7月1日11时,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一场本可避免的惨剧发生了——64岁的司机陈某低头看了一眼手机,车辆瞬间失控,撞向路边行人,3人死亡、3人受伤!图片来自官方通报现场触目惊心,行人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中。广州交警迅速控制陈某,排除酒驾、毒驾,初步认定:低头看手机导致车辆失控,负全责。图片来自网络法律焦点...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 天天要闻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购买8件净重为2.5kg的样品,购买相同规格包装进行打包并自行称重,总重量为2.7kg左右,此后记者分别通过8家常用快递公司,以“标快”“普快”的方式邮寄到市内同一地点。本次测评发现,8家中,有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将2.7kg的样品按3kg甚至4kg计重收费。按照现行规定,...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 天天要闻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 天天要闻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这两年不少乘客发现打网约车越来越神秘了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反映现在打车不仅要玩脑筋急转弯而且越来越像整蛊游戏了因为在他们的打车经历中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一开始叫车还挺正常的收到司机消息时懵逼了司机一开口不是我到了而是知识问答他们一本正经的“按照”平台要求提问太阳大还是月亮大不管你怎么回答答案永远不对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