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2025年05月28日13:50:21 美食 5939

绍兴酱产业是历史经典产业,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酱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暨绍兴文理学院高等人文研究院第13次学术沙龙,5月26日在“松盛园·酱油小镇”举行。30多位来自相关高等院校、学术机构和非遗保护协会的专家教授、文化学者齐聚一堂,聚焦产城人文融合、文化赋能历史经典产业和非遗经济,纵论源远流长绍兴酱文化及其传承发展时代新命题。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崔凤军,绍兴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冯建荣,绍兴市委原常委、文化学者柴祥群,以及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赵荣光,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国家调味品评委徐开生,南京酿造集团原总工程师、中国调味品协会专家组成员谢韩,绍兴黄酒酿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潘兴祥,季三缸集团暨浙江松盛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国苗等出席研讨会。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研讨会由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何俊杰主持。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会上举行了兼职教授聘任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崔凤军书记为柴祥群、赵定国两位高等人文研究院新聘兼职教授颁发聘书;季国苗董事长分别与绍兴文理学院鲁迅人文学院院长李圣华、智能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文平,就文化赋能品牌、数智技术加持传统产业签约校企合作协议。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季国苗董事长以《围绕健康做产品  书写三缸新篇章》为题,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公司全面实施“工、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战略,深耕“酱缸、酒缸、染缸”历史经典产业,致力打造健康产品基地、文化康养基地、研学教培基地、乡村共富基地,构建大健康、大文化产业体系、助力非遗经济的做法和体会。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赵荣光教授作《慢发酵·长滋味·永续食——中华酱文化的哲学思考》主旨演讲。他说:酱,在中国饮食中不仅是调味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中华酱文化承载着数千年的饮食智慧,其核心在于“慢发酵”的工艺、“长滋味”的美学,以及“永续食”的伦理,这不仅是技术总结,更是一种哲学态度。在全球化与工业化的今天,酱文化的哲学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回归本真、拥抱慢生活的可能路径。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冯建荣馆长从绍兴是中国酱品的故土、江南美食的原乡、浙江菜系的源头入题,提出绍兴形成与“无绍不成衙”相媲美的“无绍不成酱”的缘由。他希望进一步广泛征集藏品、系统展陈成果、注重游客互动,加强酱文化博物馆的建设;着眼“酱与健康中国”建设,加强酱功能的研究;围绕“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提炼酱文化本质特征,加强酱文化的体验;突出酱与越地关系等重点,加强酱历史的梳理。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绍兴酱文化发展”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探讨交流。 

崔凤军书记表示,酱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符号,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绍兴酱文化是绍兴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饮食文化是民族性的重要展现,是坚持民族主体性的最后一道“堡垒”。他表示,绍兴酱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应把握好历史文化脉络,做好酱缸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工作;要守正创新,把握好健康中国带来的机遇,研制符合人们需求的健康食品,充分关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形成良好的社会感染现象;要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等相关平台进行传播,扩大绍兴酱文化的影响力;要借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东风,推动绍兴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保持古法制作技艺与方式的同时也要积极改良与创新,打响“酱香城市”品牌。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研讨会开始前,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中国酱文化博物馆、绍兴非遗活化中心以及松盛酱园日晒夜露、古法酿造生态缸晒场。这场学术沙龙也是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借力高校、学术,推动绍兴非遗经济发展的又一创新之举。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专家学者齐聚“松盛园·酱油小镇”纵论绍兴酱文化历史渊源和时代发展 - 天天要闻

责编:李一珊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姐妹们的气血佳品!阿胶糕十大品牌大揭秘,选对不踩坑! - 天天要闻

姐妹们的气血佳品!阿胶糕十大品牌大揭秘,选对不踩坑!

在全民养生热潮的推动下,阿胶糕凭借其“气血双补”的传统,成为现代女性调理体质的热门选择。然而,面对市场上动辄宣称“古法熬制”“百年传承”的产品,消费者往往陷入“高价低质”的选购困境。2025年最新行业数据显示,阿胶糕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但抽
煮粽子时,只放水容易夹生漏米,多加2物,香浓软糯,不破不漏 - 天天要闻

煮粽子时,只放水容易夹生漏米,多加2物,香浓软糯,不破不漏

来源:小茉莉美食记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四季辗转,时光飞逝,随着农历五月的临近,人们对于端午节的期盼越来越强烈。相比于往年来看,今年的端午显得早了不少,其通常是在夏至前后,而
一起看看管城的夏天有多“香”~ - 天天要闻

一起看看管城的夏天有多“香”~

老管城,老味道。如果要问郑州美食去哪里,一定是管城!看完这个,你就知道到底有多香... ...早餐篇:胡辣汤配冰镇饮料夏日骄阳似火,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看似 “反季节”,实则暗藏养生智慧。
加热粽子用水煮还是蒸?10个人9个错,难怪不香不软糯 - 天天要闻

加热粽子用水煮还是蒸?10个人9个错,难怪不香不软糯

端午节临近满大街都是粽子香但很多人一加热粽子就踩雷水煮后的粽子没了灵魂香味全跑水里糯米又散又黏口感大打折扣……别慌今天手把手教你正确加热法让粽子还原刚出锅的神仙口感三步解锁完美加热粽子选对工具是关键准备一口大锅,确保锅口能架起蒸屉或放置蒸板
新闻早点|​抖音回应陈芋汐被网暴 - 天天要闻

新闻早点|​抖音回应陈芋汐被网暴

“男子玩滑翔伞被吸至8000多米高空”事件调查报告公布近日,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飞行时被“云吸”至海拔8598米后生还事件引起广泛关注。5月28日,甘肃省航空运动协会发布《关于彭玉江在祁连山区域飞行事件的报告》,飞行员彭玉江停飞6个月。报告表示,飞行员彭玉江于5月24日在海拔3000米的位置进行地面抖伞练习,突遇...
31款家常菜品分享:茶树菇烧豆腐、红焖肘子、陈醋木耳花生 - 天天要闻

31款家常菜品分享:茶树菇烧豆腐、红焖肘子、陈醋木耳花生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煨,食为天性,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非比寻常的韵致。吃食是一种幸福,品味是一种情趣,而透明墨香感受文字中的麻辣咸甜,更是一种快乐。能吃者得到一份暖胃的享
蒸点毛豆米,也是非常下饭的,很香 - 天天要闻

蒸点毛豆米,也是非常下饭的,很香

胃和心,总要有一个是满的。所以,全世界的迷茫和忧伤都可以用美食去抵挡!更多家常美食做法,请关注典典小厨。喜欢我的家常美食分享就请点赞、收藏、评论、再顺手转发一下吧!当然如果您有更好的做法,欢迎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蒸点毛豆米,也是非常下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