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侨梁|上海嗦面地图:一筷子夹起多国风味

2025年05月20日13:00:19 美食 1604

新民侨梁|上海嗦面地图:一筷子夹起多国风味 - 天天要闻

新民侨梁|上海嗦面地图:一筷子夹起多国风味 - 天天要闻

夏天一到,冷面店厨师的手腕就开始发酸。花生酱要稠,米醋要酸,浇头要鲜——因为,食客的味蕾是最严苛的评委。

你可知道,上海除了3.5万家中式面馆(含面点类餐饮店),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面条。

从意大利的斜管面到泰国的船面,从日本的豚骨拉面到东南亚的叻沙面……这座城市的面碗里,装的是一个“联合国”。

意大利面

新民侨梁|上海嗦面地图:一筷子夹起多国风味 - 天天要闻意大利面   图片来源:百度

蝴蝶面、贝壳面、螺旋面、斜管面……意大利面的世界就像是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据说有超过500种。红酱、青酱、白酱、黑酱……配上酱汁的组合变化,可做出上千种意大利面。

据餐饮平台数据显示,在上海销售意大利面的餐厅超过1200家,除了专门的意式餐厅外,还有提供轻食的咖啡店、简餐店和融合餐厅。

无论你喜欢黑松露奶油口味还是鸡肉蒜香柠檬口味,都能在这个城市找到适合你的那款。而上海的意面,经过改良和本土化,还衍生出慢炖羊肉酱手工意面、麻婆豆腐意面这样的“新品种”。

日本拉面

新民侨梁|上海嗦面地图:一筷子夹起多国风味 - 天天要闻日本拉面   图片来源:@点晓胖 个人帐号(大众点评网)

拉面起源于中国。百度百科介绍,日本最早关于面条的记载是明朝朱舜水到日本后,用面条款待了当时的大名——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国。

20世纪初,大批华侨迁居日本,把制作面条的技术带到了日本。日本人通过不断改良创新,使日本拉面成为其标志性美食文化符号。

日本拉面进入中国市场后,与中国的美食文化融合,口味更趋多样化。在上海,还发展出蟹粉豚骨拉面、菌菇素食拉面、臭豆腐拉面、小龙虾拉面等新奇的口味。

据餐饮平台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上海提供日本拉面(ramen)的餐厅数量约为 400-500家,涵盖连锁品牌、独立小店和日料餐厅中的拉面品类。

上海的日本拉面店最聚集的地方为古北虹桥、静安寺商圈和浦东陆家嘴地区。

泰国船面

新民侨梁|上海嗦面地图:一筷子夹起多国风味 - 天天要闻泰国船面   图片来源:@羡羡yu职场铲屎官 个人帐号(大众点评网)

船面是泰国的著名小吃,起源于当地大大小小的水上市场。曼谷小贩们将面条放在船上贩售,甜、咸、辣、酸的口感让人齿颊留香。

为了避免汤汁在摇晃的船上洒出,经典船面的份量都比较小。因此吃船面就诞生了一种仪式。食客们吃完船面,会把吃过的小碗堆起来,还要比一比谁叠得高,再拍照留个纪念。打开社交平台,看见那些堆得高高的船面碗的照片,就是食客们在分享自己的味觉记忆了。

餐饮大数据显示,上海专营泰国船面的餐厅达47家,附带售卖船面的泰式餐厅超过200家。为了兼顾上海人的口味,68%店铺提供“辣度”选项,相当的贴心。

叻沙面

新民侨梁|上海嗦面地图:一筷子夹起多国风味 - 天天要闻叻沙面   图片来源:百度

叻沙面是一种起源于东南亚的面食料理,以浓郁的汤底、多样的香料和丰富的配料为特色,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代表性美食。

叻沙面的灵魂在于融合椰浆、虾膏、香料(如香茅、柠檬叶、辣椒)的复杂风味,分为咖喱型(红汤)、亚参型(酸汤)、白汤型。

截至2024年,上海提供叻沙(laksa)的餐厅有50-80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餐厅、马来西亚/新加坡风味专门店以及部分融合餐馆。

和其他异国美食一样,叻沙面在上海也走上了“融合”“创新”的路子。小龙虾+叻沙面、黄鱼+叻沙面、冬阴功+叻沙面、蟹粉+叻沙面……感谢店主的创意,食客才有了品尝不尽的新鲜美味。

越南河粉

新民侨梁|上海嗦面地图:一筷子夹起多国风味 - 天天要闻越南河粉   图片来源:百度

越南河粉是越南的经典美食,融入了中国和法国的烹饪文化。和粤闽地区的河粉不同,越南粉的汤底主要用洋葱和牛骨熬制。

越南主流的河粉包括生牛肉河粉、火车头河粉、鸡肉河粉。生牛肉河粉的吃法接近云南的过桥米线,是现切生牛肉用热汤烫熟;而火车头河粉则包括了混合牛肉(牛筋、牛百叶等)。

为了适应上海人的口味,越南河粉的“上海版”普遍减少鱼露用量,降低咸度,还入溏心蛋、炸油条等非传统搭配。

截至2024年,上海提供越南河粉的餐厅有100-150家,涵盖越南菜专门店、东南亚融合餐厅及部分轻食简餐店。

这些有着浓郁异国风情的面条来到上海,获得食客的青睐,也成了城市美食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海的食客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欣赏不同的烹饪艺术。上海的厨师也乐于创新,创造出具有上海特色的新品。

每一碗面,每一次品尝,都是这个城市的人们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探索。

撰稿:王慧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来伊份粽子吃出带血异物”上热搜!品牌代工品控亟待加强 - 天天要闻

“来伊份粽子吃出带血异物”上热搜!品牌代工品控亟待加强

一只夹带疑似带血创可贴的来伊份蜜枣粽暴露出代工模式下的品控与信任危机当代工模式成为快消品行业的普遍选择品牌方与生产方之间的责任链条如何拧紧成为整个行业亟待思考的问题大品牌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产品代工问题引争议5月10日,有消费者连发两条视频,
“520”邂逅“贵州茶”  跨界共话“干净黔茶”多元魅力 - 天天要闻

“520”邂逅“贵州茶” 跨界共话“干净黔茶”多元魅力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贵州作为全境高原茶区,是产茶的黄金宝地。5月20日,在第六个“国际茶日”即将到来之际,“干净黔茶・全球共享——520·爱上贵州茶创新传播恳谈会”在京举行。普安红茶、遵义红茶、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梵净抹茶等名茶集中亮相,全面展示贵州茶产业“两红三...
鲜Phone画报:vivo S30 Pro mini图赏:果味十足,清新明媚! - 天天要闻

鲜Phone画报:vivo S30 Pro mini图赏:果味十足,清新明媚!

融合夏日清新的配色再加上大胆的炫酷撞色,这个设计不一般。柠檬黄如盛夏鲜榨气泡水,通透玻璃背板下跃动着阳光亲吻柠檬的黄,指尖轻触似有柠檬清香漫溢。桃桃粉以水彩笔触晕染出蜜桃成熟时的渐变肌理,从果核处氤氲开的珊瑚粉过渡到果冻质感的半透明浅绯,仿佛能嗅到清甜桃香。竖向排列的双摄模组的银白色金属边框与背板碰...
重庆丰都:21岁“左手厨师长”单手炒出15亿流量 - 天天要闻

重庆丰都:21岁“左手厨师长”单手炒出15亿流量

在丰都的小山村,21岁的杜小锋用一只手改写了命运剧本。先天右侧肢体失能的他,从灶台前反复练习切菜的“笨拙少年”,到全网30万粉丝的“左手厨师长”,用15亿次播放量证明,哪怕命运只给一只手,也能握住生活的滚烫。他单手炒热的不仅是家常菜,更是千万人对不向困境低头的共鸣,以及乡村振兴路上的微光和希望。 在重庆丰...
葱花饼零失败的做法,层次丰富易上手,人人都能成功 - 天天要闻

葱花饼零失败的做法,层次丰富易上手,人人都能成功

富海娟美食。大家好,我是海娟。今天做一个好吃的葱花饼,柔软的同时又多层。·首先准备一斤的普通面粉,加入一点点酵母粉,大约0.1、0.2克左右,用温水350克来和面。和面的时候放了一点点酵母粉,这样做出来的饼特别的柔软,但是没有发面的味道。
免费使用!在青田买正宗青田杨梅,到这里 - 天天要闻

免费使用!在青田买正宗青田杨梅,到这里

一年一度的杨梅季即将到来今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将继续在鹤城街道鸣山路一侧 设立临时杨梅销售点33个 有需要的杨梅主体都可参与抽签!一起来看通告详情关于设立临时杨梅销售点的通告为方便我县杨梅户在县城城区经营本地自产杨梅,便捷市民购买渠道,同时确保城市交通畅通、市容市貌的整洁有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