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历经五次ipo的绿茶餐厅今天终于正式登陆港交所。
绿茶餐厅的ipo发售价为7.19港元/股,最高价仅比开盘价高0.01港元(7.200 港元),随后迅速走低,最低价达到了6.69港元/股。截至今天12点,绿茶股价为6.79港元/股,跌幅约为5.56%,市值约为45.73亿港元。
有港媒报道,绿茶餐厅5月15日在暗盘市场已经出现剧烈波动:暗盘市场亦呈“过山车”走势:耀才暗盘最低见6.10港元,一度较招股价折让15.2%;富途暗盘则最高冲至8.63港元,较发售价溢价20%,后来同样跌破6.30港元。
本次ipo,绿茶餐厅共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包括紫燕股份(通过无锡紫鲜认购)、安吉城投(通过安吉两山认购)、银泰集团创始人沈国军(通过actionchain认购)、正大食品等,合计锁定6.73亿港元。
此外,绿茶餐厅预计净集资额最高约12.1亿港元,募资金额拟用于扩展公司的餐厅网络、设立公司的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和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绿茶餐厅ipo公开发售部分融资认购倍数高达282倍,冻结资金达341.51亿港元,创下2025年港股消费赛道ipo的最高记录。
近来,多个消费类公司赴港上市。今年以来,仅在新茶饮就有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成功登陆港交所,而老乡鸡、遇见小面、鸣鸣很忙等十余家消费公司正处于递表或备案的关键阶段。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曾在采访中指出,港股上市周期相对更短、流程更透明,消费公司纷纷冲击港交所看重起更为成熟的估值体系和国际投资者的支持。
特别是今年开年以来,港股消费板块强势领涨,其中,老铺黄金、泡泡玛特和蜜雪冰城已成“港股神话”。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绿茶餐厅的故事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据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75亿、35.89亿、38.38亿;同期利润分别为1.14亿、2.96亿、3.5亿。不过,营收和利润上涨的背后是绿茶的“疯狂拓店”。2022-2024年间,绿茶餐厅的新开店数分别为47家、89家和120家。
但同时,衡量餐厅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翻台率在不断下滑。2022-2024年,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分别为2.81、3.30和3.00次,创始人陆长梅曾在2013年透露当时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在6-8次。
2008年成立在西子湖畔的绿茶餐厅,曾凭借着招牌菜“面包诱惑”和“绿茶烤鸡”成为初代网红餐厅,不过,近年来绿茶餐厅总是被批“吃老本”、“预制菜”。有分析人士表示,没有强品牌壁垒、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资本故事,连网红属性都没有,破发也就不令人意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