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2024年12月20日15:42:04 美食 1101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 科技社

编辑 | 科技社

«——【引言】——»

鱼肉是许多中老年人爱吃的美食,它富含优质蛋白质,对于许多人群来说都是获取营养的不二来源

许多人对野生鱼情有独钟,鲤鱼鲫鱼、小虾在饭桌上频频亮相,逢年过节,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好一个热闹喜庆的景象!

但并非所有鱼类都对身体健康的,市面上有这三种鱼类堪称“垃圾鱼”,它们的身上含有细菌寄生虫,大家千万要少吃。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市面上的鱼

垃圾鱼之首

说起“垃圾鱼”,罗非鱼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头号选手,这家伙的食量大得惊人,似乎什么都往嘴里塞。

腐烂的植物、动物的排泄物,就连其他生物的尸体,都在它们的“食谱”之中。

正是这种特性,让它在一些地方的污水处理池中如鱼得水大量繁殖,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鱼”。

别看罗非鱼适应力强,生命力顽强,但它的生长环境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罗非鱼

在恶劣的水质条件下,罗非鱼的身体就像一个“毒物储存库”,各种寄生虫和重金属在体内肆意横行,让人不寒而栗。

想象一下,一条鱼身上布满了蠕动的虫子,还有那些看不见的有毒物质,实在是让人倒尽胃口。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罗非鱼,挑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鱼塘养殖的?还是污水池里捞出来的?谁又能分辨得清楚呢?

有些不良商贩为了牟利,竟然从污水池里捞起罗非鱼,再冒充养殖鱼出售,这样的“垃圾鱼”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卖鱼的老板自己都不会吃这种鱼。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罗非鱼

选购罗非鱼,可不能只看价格便宜就下手,小心那些来路不明的“便宜货”,说不定就是“垃圾鱼”的化身。

尽量到正规的渔场或超市购买,询问清楚鱼的来源和养殖环境,才能稍稍放心。

但即便如此在烹饪罗非鱼时,也要格外小心,确保煮熟煮透,以免寄生虫“趁虚而入”。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看似平凡的鲫鱼

鲫鱼这个在鱼市上随处可见的“平民鱼”,以其价格亲民、味道鲜美的特点,成为了无数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看着那银鳞闪闪、身形矫健的鲫鱼,很难想象它竟然与"面条"般的寄生虫有着不解之缘。

在我们的印象中,鲫鱼似乎一直都是那么的平凡无奇,它们栖息在江河湖泊中,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过着“安分守己”的生活。

对于许多人来说,鲫鱼是容易买到、容易烹饪的鱼类之一,无论是红烧、清蒸还是做成鱼汤,鲫鱼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鲫鱼

但就是这样一条看似普通的鱼,却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寄生虫的“宿主”。

2023年,湖北的夏女士就亲身经历了一场“鲫鱼惊魂”,当她在处理一条鲫鱼时,竟然在鱼肚内发现了一大把“面条”。

起初夏女士并没有多想,只当是鱼的内脏,就随手将其掏出继续烹饪,直到她将这段视频分享到网上,才惊觉事情并不简单。

谁曾想,那些“面条”般的东西,竟然是鱼体内的寄生虫——裂头蚴,这种寄生虫对身体非常有害,卖鱼的老板都不会吃带有这种寄生虫的鱼。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鲫鱼寄生虫

这种寄生虫常常出没于淡水鱼类体内,它们把鱼当成“房子”在其体内肆意繁衍。

更可怕的是,裂头蚴还有可能通过鱼肉进入人体,在人的体内“大闹天宫”,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轻则腹痛腹泻,重则可能危及生命。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对鲫鱼产生了一丝“恐惧”?但其实只要我们在食用鲫鱼时格外小心,把握好烹饪的火候,就能很好地避免寄生虫的侵袭。

烹饪鲫鱼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高温是杀死寄生虫的利器,所以一定要确保鱼肉完全熟透。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鲫鱼寄生虫

如果你是清蒸鲫鱼的爱好者,不妨多蒸一会儿,让鱼肉在高温下多“受煎熬”一下,寄生虫也就“熬”不住了。

当然在享受鲫鱼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慧眼识鱼”,在挑选鲫鱼时,不妨多留意一下鱼眼是否清亮、鱼鳃是否鲜红、鱼肉是否紧实。

这些都是判断鱼类新鲜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发现鱼体表面有异常的斑点、肿块,或者鱼肉松软、有异味,那很可能就是寄生虫在“捣鬼”了,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鲫鱼寄生虫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它提醒我们,即便是再熟悉不过的食材,也可能暗藏玄机。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有寄生虫的鱼

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更要提高警惕,注重烹饪过程,确保食材的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品尝鲫鱼的鲜美时,也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其实鲫鱼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它们独特的“自我保护”机制。

当鲫鱼感到威胁时,它们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粘液,覆盖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抵御外界的侵害。

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寄生虫的侵袭,大自然赋予了鲫鱼这样的“防御系统”,我们又怎能不在烹饪时多一份细心呢?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黄鳝

黄鳝这个“泥鳅界的扛把子”,以其鲜美的肉质和“赛人参”的美誉,在餐桌上备受青睐。

看着盘中那鲜嫩多汁的鳝段,很难想象它竟然与危险的寄生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黄鳝的生活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它们常常出没于污水沟渠,在淤泥中穿梭自如,越是肮脏的地方,它们越是如鱼得水。

在这样的环境下,黄鳝的体内早已成了寄生虫的“天堂”,它们肆意繁殖数量之多,让人触目惊心。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有寄生虫的黄鳝

在众多寄生虫中,颚口线虫最让人闻之色变,这种小家伙可不是吃素的。

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开启“大逃亡”模式,在体内横冲直撞,所到之处无不留下痛苦的印记。

从肠道到肌肉,从眼睛到大脑,没有它们不敢去的地方,想象一下,体内有一群“不速之客”在肆意游走,那种感觉可不是一般的糟糕。

面对这样的“隐形杀手”,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有人说与其担心黄鳝的寄生虫,不如直接“与鳝绝缘”,但这未免有些“因噎废食”了。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有寄生虫的黄鳝

其实只要在烹饪黄鳝时格外小心,把握好火候,就能很好地避免寄生虫的侵袭。

烹饪黄鳝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高温是杀死寄生虫的利器,所以一定要确保鳝肉完全熟透。

至于那些爆炒黄鳝之类的菜肴,可就要多留个心眼了,黄鳝的寄生虫问题并非危言耸听。

早在十年前,就有专家在黄鳝体内发现了250多条活蹦乱跳的寄生虫,这样的场景,怕是要让不少人做好几天的噩梦了。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但话说回来,黄鳝的营养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它的肉质细嫩,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我们完全可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做好必要的防范,让黄鳝成为餐桌上的“安全美食”。

寄生虫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的词语,却时常与我们的餐桌美味紧密相连。

鱼类这个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材,也难逃寄生虫的“魔爪”,面对这样的“隐形威胁”,我们该如何防范呢?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预防寄生虫感染的建议

“野生的才是最好的”,这样的观念在许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野生环境的不可控性,反而可能让鱼类更容易受到寄生虫的侵袭。

那些在天然水域中自由自在的鱼儿,谁知道它们是否已经成了寄生虫的“宿主”?

相比之下,养殖环境下的鱼类,在食品安全方面可能更有保障,所以在选购鱼类时,不妨多关注一下它们的来源,尽量选择正规渠道销售的养殖鱼类。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养殖鱼

即便是养殖鱼类,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再严格的养殖环境,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寄生虫就像是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

所以烹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高温是杀死寄生虫的“克星”,只要在烹饪时确保鱼肉完全熟透,那些潜伏在鱼体内的寄生虫,也就难逃一“烫”了。

但有些美食偏偏就喜欢“半生不熟”,生鱼片这个日料中的经典,以其鲜嫩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心。

但在品尝这道美味时,我们也要格外小心,那些未经高温烹饪的鱼肉,很可能成为寄生虫的“温床”。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生鱼片

一旦这些小家伙进入人体,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对于生鱼片等未煮熟的鱼类,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寄生虫的“魔爪”似乎无处不在,从罗非鱼到黄鳝,从淡水鱼海鱼,鱼类的寄生虫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

但我们也不必过度恐慌,只要在日常饮食中提高警惕,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保障自身的健康。

参考资料:

【1】钱江晚报——网传黄鳝体内有致命寄生虫 专家:可以吃须烧熟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2】九派新闻——女子宰杀鲫鱼发现鱼肚里一堆“面条”,专业人士:疑似阔节裂头绦虫,吃淡水鱼生需谨慎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征——罗非鱼的危害

老板扔了也不吃,这三种鱼很脏,携带寄生虫、重金属,建议少吃 - 天天要闻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