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2022年10月01日23:14:25 美食 1517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新 安 夜 空

让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缀人生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荠菜

项丽敏

- 菜地里的荠菜 -

野菜王国里,荠菜算是明星了,没有不知道荠菜的,也很少有人不喜欢荠菜的味道,尤其是文人,比如汪曾祺周作人张洁,对荠菜的喜爱几乎成了一种情结,隐藏着童年的味觉与经历,这种喜爱渗透到他们的文章里,就成了发酵剂,读到文章的人毫无抵抗,皆被荠菜的味道诱惑。

生活在城里的人,大多是先通过文章的阅读认识荠菜,之后才品尝到荠菜的味道,这样就容易生出误解,以为荠菜是春天的野菜,只有春暖花开时才能吃上。也难怪,通常说到野菜,人们都会想到春天——野菜就是能吃的草啊,冬天万物萧瑟,田野的草都枯了,怎么会有野菜。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可荠菜偏偏就是个愣头青,小雪的节气还没过完,就等不及地长出来,长在菜地,和青菜、萝卜、菠菜、蒜苗挤在一起,可谓心无城府,广结善缘。

这时节,菜地到处都能见着荠菜,走在地沟里,脚下踩的也是荠菜。地沟里的荠菜很有智慧,将叶子紧贴地面(村里人也叫它地菜),仿佛要隐身于泥土,人踩着荠菜走来走去也没关系,不会伤害到它们。

没有人能伤害紧贴地面的东西,除非把它连根挖起。

长在地沟和向阳处的荠菜茎叶锈红,和泥土的颜色颇为接近,看起来苍老,憔悴,味道却鲜美,吸足了阳光的缘故吧。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和菠菜蒜苗挤在一起的荠菜,就是另一种样子了,肥壮,翠绿,简直不像是野菜。主人在播撒菜种之前,给菜地下足了底肥,那不知从何处飞来的荠菜种子,一旦落进菜地,也就获得了和菜种一样的待遇。

种子是大自然的秘密,在时间里等待生长。对泥土来说,所有的种子都是种子,没有区别,没有家生和野生之分。所谓家菜野菜,不过是人对它们有所分别而已。

- 父亲的菜地 -

我已经听到荠菜在菜地里呼唤,仿佛童年的时候,隔着很远的路,听到小伙伴们一声声的呼唤:丽敏,出来玩啊,出来玩……只要听到这声音,就没有办法呆在家里,趁着大人不注意,溜出门去。

菜地边有一棵银杏树,午后的日头照在未落尽的叶子上,光灿灿,是季节拽在手心的最后一把金币。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刚到菜地一会儿,父亲就跟过来叮嘱:“在自己家地里挑,不要走到别人家地里去。”

虽说荠菜是野菜,可在别人家菜地里蹲着,用剪刀挑挖,在父亲看来终归不妥。

村里有一半人家的菜地在村口,一畦畦挨着,没有明显的分界,很容易弄错。我就弄错过,把别人家菜地当成我家的。

奇怪,小时候天天来地里摘菜,却从没弄错过。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昨天宝玉来挑过了。”父亲说,“宝玉见我家地里荠菜多,说她儿子喜欢吃荠菜饺子,就拿了篮子过来挑,我也不好说什么,其实这些荠菜是我撒的种子,留着等你们回来挑。”

宝玉家就在村口,我和嫂子进菜地时,她特意走过来,招呼我们去她家地里挑荠菜。

父亲就是这样,面子薄,换做母亲,肯定会照实说,荠菜是自己种的,留着等孩子们回来挑。

母亲说话不会绕弯,不晓得给人留情面,很得罪人。父亲就跟在后面打圆场,给人家赔不是。

母亲呢,根本不买父亲的账,说父亲向着别人,胳膊肘往外拐。

每次回家,我都要听一番母亲对父亲的控诉,当然是背着父亲,父亲一出现,母亲就停了话头,佯装着什么也没说。

起初我还替父亲分辩,劝母亲不要计较,这更加激怒母亲,觉得我也跟她作对。后来我就只是听着,不加是非评断。

母亲需要一个听她说话的人,她需要我的耳朵,不需要我的声音。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母亲反反复复说的话,归结起来就是:父亲一生与她为敌。但她又离不开父亲——只有这个敌人能留在她身边,照顾她。她的孩子们,不过是这个家里的客人,短期停留,不能也无法朝夕相伴。

只要天不下雨,父亲就待在菜地里,既可以躲避母亲的唠叨,又可以活动筋骨。因为这菜地,父亲的日子过得倒也踏实,这种踏实感是土地给予他的,是他种下的庄稼,一天天如期的生长给与他的。

父亲是个寡趣的人,没有什么爱好,对父亲来说,只要每天早晨做好饭,吃罢,如常地到菜地里干活,在太阳下除除草,种下一点什么,采摘一点什么,就很知足了。

- 荠菜的味道 -

做为野菜界的明星,荠菜的吃法是多样的,切碎了调馅包饺子、包馄饨、炸春卷,掺入米粉肉末蒸圆子,加豆腐香菇煮成羹汤。

如果要上酒席,就做成一道凉菜,拌豆腐丁或花生碎,或整棵地搛进火锅烫着吃。

荠菜挑得多了,还可以晒干,吃的时候泡一泡,垫在腊肉下,放入蒸笼,在沸腾的水蒸气里缓缓吸入腊肉油脂丰厚的咸香……烹调方式没有定规,全凭人的口味和兴致,或粗犷,或精细,或简约,或奢靡,浓妆淡抹,胜在出其不意。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我有一位朋友,每到冬至那天,会去菜市买来新鲜的荠菜,摘掉黄叶,洗净,焯水,切碎,拌入剁好的肉泥,少量姜末,盐,此外再不放别的调料。她说调料放多了,会破坏荠菜原本的鲜香。接下来就是包饺子,饺子皮是在菜市买来,省了手擀的繁琐——她也不会擀皮,她是皖南人,自小以米饭为主食。

一口气包了上百个荠菜饺子,保鲜袋装好,放进冰箱冷冻,此后的每个周末,这荠菜饺子就是她的晚餐。

有次在她那儿蹭饭,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吃荠菜饺子,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她顿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人对于一种味道的喜欢,很难说清缘由。

“也可能,跟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吧。”过了好一会,她缓缓说道。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年轻的时候,她有过一段异地恋情,到了周末,会乘火车去另一个城市与恋人相聚,那时还是绿皮火车,早上上车,下车时已是黄昏。她的恋人在站台,背对着夕阳,等她,两个人手挽手,出站,穿过三条街,去一家手工饺子铺,买上两人份的荠菜饺子,再手挽手,穿过两条街,到达住处。

他们的恋情并不长,只有半年。她记得最后一次去他的城市,是樱花盛开的时候,他们去看樱花,那天风很大,每一阵风里都裹着樱花碎片,大把大把抛向他们。

“这么好,为什么结束?”听着她宁静的叙说,颇为遗憾。

“看过樱花之后,他就没了。”她说。一场事故带走了他。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她说后来再也没有去过那座城市,但她保留了这个习惯,直到后来结婚,有了孩子,离婚,孩子长大外出读书,差不多过去二十年,仍然如此——在冬天的周末吃荠菜饺子。

我也喜欢吃荠菜饺子,但我不会包,我的手太笨了,无论如何也学不会那巧妙的一握。调制馅料的事也做不好,不知道哪里不对,无法调出荠菜馅料特有的鲜美。

我能做的就是去野地里挑荠菜——这是我喜欢的事情,超过了对荠菜味道的喜欢。当我走进少有人至的野地,蹲下,面对贴地而生的荠菜,世界立刻安静下来。

- 荠菜之美 -

荠菜的种子是美的,小而扁,心形,风一摇就落进泥土,落进泥土的种子就是泥土的颜色,黝黑的泥土里藏了多少荠菜种子,没有人知道。

荠菜的花是美的,民间有“三月三,荠菜赛牡丹”之说。这种说法,实则有些夸张,荠花的美,与娇艳毫无关联,而在素朴可亲,一派天真的野趣。

荠菜的味道当然就更美了,怎么夸都不为过,“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句出自《诗经》的句子,就是对荠菜味道最为经典的赞美。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苏东坡也曾说荠菜“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贬官外放时,东坡先生发明了一款菜肴,名曰东坡羹,从早春的园子里采来荠菜、萝卜,加粳米煮成菜粥,食罢提笔,给友人写信,“今日食荠极美……”

说到东坡羹,就想到日本的七草粥。七草粥里也有荠菜和萝卜,此外还有宝盖草繁缕鼠曲草、野水芹和菘(白菜)。

日本作家柳宗民在《杂草记》里写到七草粥:“这七草在秋天发芽,身披绿叶越过寒冬,是坚韧品格的象征。”因此日本的习俗里,在一月七日这天会采来七草,切碎了,加米煮成粥。一月七日是人日,人日就是人的生日,这天食七草粥,一整年无病无灾。

柳先生说七草粥又叫七草荠,因荠菜是七草之冠:“七草粥那种特有的味道,就是荠的味道……在青黄不接的冬天里,锯齿状的绿叶总能勾起人的食欲。”

我没吃过东坡羹,也没吃过七草粥,要么开春时煮上一锅吧。七草粥里的七种植物我都认得,老相识了,去菜地和小河边打一转就能采来。

开春后的荠菜大多已打花苞,打花苞的荠菜也能吃,去除中间的茎,留下它的叶子和根。就算荠菜的叶子看起来焦枯,也没关系,开水一焯就绿了,很神奇。

在皖南,如今的冬天很少下大雪,似乎在路上被什么拦住,耽搁了行程。往往到了开春,大雪才现身,从天而降,而此时,正是荠菜、繁缕、宝盖草……还有婆婆纳,一个劲儿将花朵端出来的时候。

开花的时候遇到大雪,也没关系,不用害怕,就在雪里站着,把雪像帽子一样戴在头上。春天的雪很温柔,不会变成冰块,变成刀剑,伤害它们。

春天再怎么大的雪,过一夜就化了,花朵的雪帽子没有了,变成水,流走,流进小溪,流进河流。只剩下最后一滴,亮晶晶,舍不得离开,挂在花瓣上,太阳出来了也还挂在那里。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 END -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作者简介:项丽敏,七十年代出生,自然文学写作者,曾生活于皖南太平湖畔,现居黄山北麓的浦溪河边。长期对故乡和自然生态进行细致地观察、拍摄和记录,同时正视人的内心与精神的生态,在生活美学领域深受读者喜爱。已出版《临湖:太平湖摄手记》《器物里的旧光阴》《一个人的湖》《山中岁时》《浦溪河的一年》《像南瓜一样活着》等。

黄山日报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陈夏暑

征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方式|13685591385

(微信同步)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 天天要闻

新安夜空

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题材不限。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请务必记录下来,投给我们。可配图!可配乐!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要求:原创首发!要有正能量!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稿件一旦被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徐海生

终审:王存之

往期推荐

【新安夜空】第97期|张 严:我美黄山美 我在平安在

【新安夜空】第98期|一度:黄山,望一眼就是世界

【新安夜空】第99期|胡靖:目连戏,为你而歌

【新安夜空】第100期|胡景明 张天天:潜口感怀

【新安夜空】第101期|吴顺辉:黄山,“黄帝之山”

【新安夜空】第102期|方鹤影:屯溪入海流

【新安夜空】第103期|黄华英 :舌尖上的记忆

【新安夜空】第104期|叶文俊:我的青山便是你(组诗)

【新安夜空】第105期|汪莘:用诗画推介宣传黄山的宋代词人

【新安夜空】第106期|方锦华:清水源头话洪星

【新安夜空】第107期|黄立华:南街的同学

【新安夜空】第108期|程亚星:夏日黄山等您来

【新安夜空】第109期|峙琨:梅姑娘的院子

【新安夜空】第110期|黄亦白:我们的名字叫“黄山”

【新安夜空】第111期|胡景明:煤油灯下岁月长

【新安夜空】第112期|周太生:尚书里之约

【新安夜空】第113期|洪 波:阳光灿烂红旗村

【新安夜空】第114期|吴敏:为黄山而歌

【新安夜空】第115期|吴卫华:别路绕山川

【新安夜空】第116期|方鸿惟:来吧,走路去

【新安夜空】第117期|高莉莉 吴静:天路之歌

【新安夜空】第118期|黄良顺:去始信峰看日出

【新安夜空】第119期|吴孙民:晒秋徽州 呈坎风流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