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80年代,酿酒工艺日趋成熟,纯粮酿造的白酒走近了平头百姓家中,深得人们喜爱。90年代时,一些知名品牌的白酒由于供不应求等原因开始和一些代工厂合作,授权贴牌,收取更大利益。
但由于代工厂生产出的酒品质不一,为了不让这些贴牌酒影响正牌酒的声誉,商家可花费了不少心思。发展到今天,很多人都忍不住感叹一句,白酒行业的水太深了!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白酒行业中的一些套路。
套路一:混淆酒的牌子
就拿大家有名酒之称的西凤酒来说,就流行着“西凤没有酒,看见绕道走”的说法。这是因为,西凤酒的“贴牌酒”名字叫“西凤”,与正宗“西凤酒”想比,商标上少了一个“酒”字。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看到“西凤”就拿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拿的是贴牌酒。
在购买西凤酒时,除了看商标之外,还能通过看香型和产地确定是否是贴牌酒。正宗西凤酒只生产凤香型白酒,没有其他香型,所以看到其他香型不要买。另外,西凤酒独特的凤香型对酿造环境要求很高,只能在陕西柳林镇酿造,其他产地的基本都是贴牌。
这种套路很多贴牌酒厂都在用,比如“古井贡酒”没有“贡”字,“剑南春”没有“春”字,这种贴牌手法几乎虽然地端,但效果显著。
套路二:集团出面,肯定完蛋
就拿白酒品类的一哥茅台酒来说,上世纪90年代流行贴牌酒时,它也没能免俗,一脚跨入了贴牌的大门。只不过茅台很聪明,生产茅台酒的股份公司不参与其他酒品的开发,而是由集团下属的技术开发公司及其他品类公司出面搞,生产后挂茅台的名号,实际上和茅台酒没有一点关系。
如今号称“汾老大”的汾酒,操作方式和曾经的茅台如出一辙。由“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是最正宗的汾酒,而他的上游集团出品的虽然也是汾酒,但质量根本没办法和正宗汾酒相提并论。在选酒时,一定要明白。
虽然很多大牌酒都“贴牌酒”,有的品类甚至达到上千种,但只要选酒时牢记这句话——“大牌名酒真不真,看完名字看全身”,就能避免超过90%的贴牌酒。不过真正懂白酒的人,他们不屑于和“贴牌酒”斗智斗勇,反而更喜欢选购一些比较小众的白酒,比如下面这两款。
第一款:风云酱父·封藏
这款酒来自贵州茅台镇,酿造人李长寿是原茅台酒厂技术副厂长李兴发唯一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酿酒,天赋极高。
李兴发对酿酒十分痴迷,工作起来经常难分昼夜,长期的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酿酒经验。在任副厂长时,创造性地提出了茅台酒“窖香、窖底和醇甜”三种典型体,提高了茅台酒的质量。之后他研发的“李氏茅酒勾调”法大幅度提高了茅台酒的产量。
李长寿酿造的风云酱父酒,采用大曲坤沙工艺的同时也充分运用了“李氏茅酒勾调法”,在窖藏5年后的基酒中加入了李兴发遗留的12年老酒勾调,使这款酒的风味更像茅台酒,酒质也更加醇厚稳定。
因为加入了老酒,风云酱父酒的酒体呈现透亮的黄色,倒入杯中时粮食的曲香味儿十分浓郁。入口绵柔,层次感分明,中段除窖香外还伴随着花果香,给人幸福的感受。
第二款:刘伶醉纯6
刘伶醉纯6是一款浓香型白酒,它的原料上除了酿酒必备的高粱之外,还加入了大麦和小麦。酿制工艺严格采用传统老五甑工艺,在泥池老窖中长期发酵储存而成,是一款纯粮酿造的好酒。
这款酒的瓶身设计采用了烫金工艺保真,不易被假酒工厂进行模仿。它的包装虽然很高端,但价格是真不贵,入手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