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问经常喝酒的人,喝没喝过冰镇白酒,我相信10个人有9个半都没喝过,啤酒、洋酒和香槟等气泡酒都会冷藏或者加冰饮用,但白酒不能冰着喝却是国人的一个共识。
在今年夏天,泸州老窖的高端酒国窖1573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全国启动了快闪店项目,联合时尚先生拍摄了微电影,大力宣传“白酒冰饮”。
首先白酒不能冰着喝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第一、白酒作为全世界唯一采用固态发酵的烈酒,和其他烈酒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风味物质更多,冰镇后的白酒会减少风味物质的散发,减弱了酒的风味。
第二、白酒冰过之后会降低酒精的刺激感,但摄入的酒精量却没有减少,更容易喝醉,且对肠胃的刺激性也更大。
既然如此,国窖1573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提倡冰饮呢?
说白了就是个噱头,泸州老窖这些年处境尴尬,去年被山西汾酒全面超越,从曾经的行业第跌到第五,这让泸州老窖很是焦虑。
夏季是白酒的消费淡季,泸州老窖为了增加夏日销量,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就策划了这么一个“白酒冰着喝”的概念。
但从效果上看,却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个“反常识”的概念并没有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国窖1573的冰饮更像是一个伪概念,它所宣称的冰镇的最佳口感是12度,一般消费者很难把温度控制得如此精确,且和白酒的最佳饮用温度下限18度,相差并不大。
其实早在2009年,泸州老窖就提出过白酒冰饮的概念,这次的营销也算是“炒冷饭”。
值得一提的是,白酒冰饮并非泸州老窖的首创,早在上世纪90年代,曾红极一时的河南名酒“张宝林”之一的林河酒,就提出过这个概念,它生产过一款名叫林河XO的浓香型白酒,就在包装盒上标注,可任意加冰,加水。
白酒冰饮并不是泸州老窖拥抱年轻群体的唯一一次尝试,2019年它还曾和“雪糕刺客”钟薛高联名推出断片雪糕,和茶百道联名推出“醉步上道”奶茶,可现在这两款产品都已下架。
国窖1573的这些尝试只能说是一种无奈之举,泸州老窖最赚钱的产品就是国窖1573,营收比超过80%,但制约因素同样很多:
第一、自身原因是窖池有限,产能提升面临瓶颈。
第二、外部竞争日趋激烈,茅台1935、青花郎、洋河梦9、酒鬼内参、汾酒青花30等千元档白酒均在抢占市场。
在此情况下也只能用非常规的一些营销手段,尝试一下能不能带来更多的销量。
产品营销无可厚非,但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营销费用最终还是会分摊到每瓶酒里,由消费者买单。
那有没有不搞营销的好酒呢?
当然也是有的,但是就是因为不懂营销,只被当地人推崇,很少被外人知道。
就像这款产自茅台镇的木台厚道酒,它最早是做散酒出身,后来在国家级调酒师冯小宁的帮助下成立的酒厂,做出了木台厚道这个品牌。
这款酒一经推出就凭着优秀的酒质和低廉的价格,得到了茅台镇酒友的一致好评。
冯老在酱酒圈赫赫有名,18岁就到茅台厂,跟着老厂长李兴发学习茅台的酿造和勾调,因为技艺超群,和季克良等8人被誉为“茅台八仙”。
因冯老是技术出身,在茅台厂工作了30多年,固执地认为只有酒质才最重要,只顾着提高酒质,而忽略了营销和宣传。
为了提高酒质,这款酒用的原料、工艺和窖藏时间都按照茅台标准执行。
原料上用仁怀本地的“小红缨”糯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且富含各类氨基酸,酿造优质酱酒必不可少。
工艺采用12987大曲坤沙工艺,要经过165道工序,取酒7次,历时1年时间才能酿造完成。
之后还要放入陶罐,进行长达5年时间的窖藏,在这5年的时间内,冯老将7个轮次的酒进行4次勾调,以达到更好的饮用口感,5年之后,还要调入8到10年的老酒调味,才能正式上市。
正因如此严谨的酿造和勾调,让这款酒入口柔顺、优雅细腻、花果香浓郁、回味悠长,喝过的都说颇有“茅味”。
最后再给大家说明一下,一般而言白酒的最佳饮用温度为18度到25度,国窖1573所提倡的12度也只是比最佳温度低了6度,并不算很离谱。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你喝过冰白酒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