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看贵州,贵州出好酒”,贵州之所以能成为美酒之乡,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酒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健康文化,四大文化相互叠加,为其发展白酒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沃土。
所以在其精妙绝伦的山水中,孕育出了无数美酒佳酿,这里除了万年老大茅台,又有一众各具特色的白酒品牌。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类白酒,曾经辉煌一时,都是黔地佳酿,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渐没落,犹如美人迟暮,成为了“过气酒”。
尤其是这3款酒,都是难得的好酒,可惜了。
董酒
说起董酒,其遭遇很让人唏嘘,曾几何时,一句“不喝董酒不懂酒”的经典广告语,让它被摆上了千家万户百姓的餐桌上。
作为我国董香型白酒的代表,其风味独特,酒体色如水晶,入口醇厚浓郁,落口绵柔回甘。
其原料与工艺上更有双绝:其一是在酒体中加入多种名贵草药和动物滋补物,其二是双醅串蒸的独特工艺。并且它的原料配方与酿造工艺,曾数次被列为机密。
但是后来,其配方中的很多原料已经被禁止采用,“老董酒”的风味也失去了灵魂。
辉煌时它与茅台并称“贵州双雄”,但多年后的今天,曾经与之并肩的“兄弟”,已经成了行业巨头,独留它孤独的身影空悲叹。
木台厚道酒
木台厚道酒可谓“系出名门”,它是由茅台老厂长李兴发唯一的女徒弟、著名的“茅台八仙”之一冯小宁,亲自带队酿造的。
熟悉茅台历史的酒友,大概都听说过“异地茅台”这段往事,冯小宁就是这个项目的核心成员之一,后来项目失败,证明了“出了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
正是茅台镇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茅台酒不可复制的优势。所以在筹建木台厚道酒厂时,冯老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将厂址定在了茅台镇核心产区。
此酒原料上精选茅台镇特产的小红缨高粱,这种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8%以上,比普通高粱所酿出的酒更加绵长、软甜、粮香浓郁。
在酿造工艺上除了遵照茅台酒12987的工艺标准,冯老还将早年跟随老厂长李兴发学习来的勾调技术,发扬光大,并运用在其中。
她在此酒5年以上的基酒中,加入了10年以上的老酒,精心勾调,使其风味与茅台非常相似。其香气典雅细腻,入口微酸,丰满的粮曲香与花果香交织在一起,呼吸之间都充满了怡人的香气。
这样出色的品质,本应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90年代“广告酒”的风潮,本是一次绝佳的出圈机会,可惜它没能抓住,在外部巨大的冲击下,如今只能蜷缩在贵州地区。
贵阳大曲
贵阳大曲最初的“家底”比起茅台来都毫不逊色,其酒厂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集合了贵阳地区140个大小酿酒作坊的技术力量,成立的贵阳市联营酒厂,后来改名为国营贵州酒厂。
在当时无论从技术力量,还是地理环境各个角度来讲,它都是整个贵州省实力最强的酒厂。贵阳大曲一面时,便是出道即巅峰般的存在,获得很多国内、省内各种重量级大奖。
其酒体清澈透明,香似幽兰,入口醇厚绵柔,落口醇甜爽净。
只可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川浓香型白酒比贵州浓香型白酒更受市场欢迎,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它在惨烈的竞争中节节败退,逐渐从“当红炸子鸡”沦落为过气“名酒”。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起起伏伏才是人生常态,想必这3款白酒的遭遇也是如此,他们曾经创造过辉煌,也许现在只是中场休息,再回巅峰也未尝不可,不知道你喝过几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