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带大家吃点好吃的....”
入夜,立秋后微凉的风吹着正舒服,一阵霹雳吧啦,手机屏幕忽明忽暗闪烁,映着食尚徐州编辑部诸位兴奋的脸。
徐州城里“最爱吃”的我们,早已安耐不住。胃里空落落,不如身体力行,打开经过精挑细选私藏已久的几家“神仙小馆儿”,正是今天的目标。
贴秋膘的理由已经想好,跟着我们的脚步,只需吃就好,比什么清单都好用。
麒麟菜馆藏在苏宁广场 、金鹰、彭城一号,一众高楼大厦里,繁华与破落交织,有种魔幻感。
低矮的门头,杂乱潦草的布置,脏兮兮的桌子,几个习惯大餐厅的美女小编皱了皱眉头。
斑驳的黑板报菜单已然看不清楚文字,点菜的账本已经包浆,油浸之下如摩斯密码般待人解答,但丝毫不影响熟稔老客们的点菜热情。
这里主打徐州风味的干煸菜,很大很大油,很多很多的辣。客人点的飞快,厨房锅碗瓢盆的声音大作,上菜丝毫不乱。
牛肉粉丝
端上来的瞬间,心凉了,这不就是毛血旺吗,嫌弃的美女编辑草草夹了一筷子,咦,这一口是新鲜的精瘦牛肉,下一口是劲道的牛腩...这分量不少呀!
再来一口红薯粉丝,吸饱了汤汁的丝吃起来爽滑鲜辣,有火锅的感觉。
这个菜每桌只能点一份,还不能打包带走。
问老板为啥,老板说:
“讲实话,里面加了35块钱的牛肉,58元一盆这个价格就是菜价调料价,连人工费都是搭进去的。这道菜就是锁客的。”
尖椒黑腿鸡
35元一大盘,不管它是不是黑腿鸡,都值了。鸡肉外酥里嫩,现在徐州很多馆子把干煸鸡做的邦邦硬,炸得很透。吃到胃里还很刚。这家的干煸鸡内心是软的,我们还挺喜欢。
干煸臭豆腐
又是一道必点菜。干煸臭干是个典型徐州脾气的菜肴,又辣又甜还有浓浓的孜然味。
徐州江湖菜没有秘密,那一把蒜一把葱,半勺白糖,一把干辣椒,就是气魄。味道自然也很江湖,臭干被炸的外酥里嫩,甜辣咸孜然交织,咔哧咔哧一嚼,配上一口粮食酒,美得很。
###
站在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河清路,一瞬间有种恍惚。城市变化太快了,无论是商场里整齐划一、全国连锁的精致餐厅,还是越来越宽的路面越走快快的行车车辆,它们似乎如同高楼般触不可及。
吃下一块臭干,熟悉的味道带回了思绪,幸好还有这些苍蝇小馆子,把独属于徐州的味道留下来了。
麒麟菜馆
麒麟菜馆(苏宁店)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黄楼街道河清路苏宁广场北门巷内
黄河新村这块美食胜地,总是会带来大多惊喜,比如这家东北菜馆。
与上次去的麒麟菜馆位居闹市不同,东北菜馆藏身于居民楼内,旁边的黄河新村菜市场,我逛过无数次,但竟从没有发现这家东北菜馆就在咫尺之遥。
等菜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地拿起照相机,可老板却连忙摆摆手:“我们老两口本来就很忙了,别拍,我们不想宣传。”
“干完今年我们就不干了,我们都六十了,不想太累!”纳尼?今年就要收山?吃一次少一次!
菜上的贼拉拉快,我们还没缓过劲,一桌子菜就齐刷刷摆满了桌。
东北烧茄子
“烧茄子”,在东北语境里的、和跟徐州的,完全是两个物种。我们盲点时,以为是一份烧得软烂红润的茄子煲。没想到菜端上来,竟然是类似拔丝的品相。
经过挂糊、油炸、爆炒的茄子油润透亮,害得我们好几个人把它错认为是锅包肉。同样是酸甜口,小编们吃得不亦乐乎。
锅包肉
全场最期待的菜,咬下一口锅包肉,酥脆酸甜的口感让人口水分泌。
这道菜的白醋和白糖的比例很好,那一股子酸酸甜甜的味道,瞬间激出腮下口水,夹起一块放在嘴里,咔嚓的声音萦绕在耳边。
汆白肉
酸菜的爽滑,白肉的香醇,倒是天作之和。真正吃起来,倒是虏获了不少粉丝。
东北菜的气质,就像那道名菜——东北乱炖。家常理短、喜怒哀乐都烩在一起,满满一大盆,咕嘟嘟的冒着热气。
###
虽然大家都很希望这家东北菜馆继续开下去,毕竟正宗的东北菜在徐州真不多,但是在我们吃完发出来一个月后就关门了,老板还是任性选择退休……
还会不会吃到同样的味道呢?估计再难相遇了。
这家是不少师大学子们安利的菜馆,排队拼桌是常事,还经常上演各种“尴尬戏码”:经常有男同学带着现女友,碰见前女友带着她的现男友。最要命的是,因为客满,四人还得拼一张桌子……
但这也不能阻止学子们的食欲,一切局促不安在菜上桌的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这里自助吃饭——自己写菜名,自己盛米饭,自己拿饮料。最绝的是,因为都在后台忙碌,上一桌走后,满桌碗碟残羹还在,来的人大多熟门熟路,很自然的坐下,悠然自得的点起菜。那些手脚麻利、积极主动的,甚至已经开始帮店家收拾了。
观音芝麻鸡
入口是柔和的甜,当你放下防备,接二连三将大块的滑嫩鸡肉放入口中后,雄浑的辣就排山倒海的侵袭而来。
孜然肉片
男学生都是肉食动物,这一盘孜然肉片可是太解馋了。满满一大盘,卷起生菜吃起来,味道丝毫不输烧烤摊。
沸腾鱼/酸菜鱼
这道菜一上来,海海一盆的分量就惊到我们,扑面而来的是青花椒的浓郁香气。夹一块,鱼肉滑嫩有蕴含复合味,根本停不下来。
###
店里成群的学生,让我们不约而同回忆起学生时代:曾经也在校门口美食街的苍蝇馆子里笑容洒脱,豪气冲天,不用担心钱包,也不用怕吃不饱。
现在已然看不到当年的豪气,唯一欣慰的是曾经的馆子还在,味道没变,年少轻狂的记忆也一直都在。
一分利酒馆
一分利酒馆(师大店)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南京路西一街18-3-101铺
东区粉丝们力推的神店,编辑部自然要跟着粉丝走,还真别说,属于黄山垄地界的霸气还是震到了我们——连插jue的空都没有。
这家店和之前小神店苍蝇馆子的状态不太一样。环境布置还是比较精致的。
但它身上的“神店”气质却很明显:那就是那股子“喧闹的人间鼎沸”,用徐州话就是:聒得耳朵疼。
这边的上菜的节奏特别博好感。
在生意那么好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到搓火的点,就咔咔咔的把菜端上来,也不是一次上齐,节奏把握的非常好。可以说秒杀很多苍蝇馆子。
“菜都是我们当天去市场买,鸡鱼排骨,从不过夜,都是当天买当天做。”老板娘一边说一边记菜下单,手法非常麻利。
店里的几乎道道是硬菜,闲言少叙,一起来看看!
糖醋里脊
这道国民菜,应该没有人不爱吧。
色泽红亮诱人的里脊,一口下去,外焦里嫩,糖醋汁包裹着酥衣,酸甜可口的料汁瞬间打开味蕾,拯救所有的差胃口。
花蛤鸡
如老板娘所说,这能吃出来是鲜鸡,并非冻货。鸡肉旁边的饼很有嚼劲,蘸了汤汁很带感。
吃到最后,那个花蛤鸡爨汤上来了。又甜又辣,香气霸道。鸡蛋浮在上面若隐若现。盛碗汤用来醒酒特别好。
砂锅猪蹄
咕嘟嘟的砂锅上桌,光看那红彤彤的卖相,就忍不住食指大动了。催着摄影师凑乎拍两张照片,就拿筷子夹一块肥嘟嘟的猪蹄儿。
糯糯的口感,吃的嘴巴黏糊糊,胶住住,实在是过瘾。
干煸蚂蚱
蚂蚱㸆的是又干又酥,用辣椒提色又提味,看起来就非常有食欲。不过抛开童年回忆滤镜,蚂蚱的滋味倒没有“爹了龟”香。吃着玩吧。
###
人来人往的菜馆里,灯光通明,有花枝招展的漂亮小姑娘,也有酒过三旬满脸通红的中年打工人,甜蜜的情侣喂菜洒狗粮,醉酒的食客喊着“杠子杠子 老虎....”的行酒令....
人世间的万象,在小小的馆子里一一上演,像是人间浮世绘,悲欢离合杯盏之间。
东来土菜馆
东来土菜馆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民祥园路81-82
一到吃饭时间,这个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寻常小巷,就会乌泱泱走进一波波男男女女。
他们有职场社畜,有赶时间的打工人,有热恋爱侣,他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叫做“广源居”的小酒馆,没有招牌。只有营业的时候,将门打开,三个红底大字才赫然出列。但重油重盐重辣的味道,是徐州人爱的口味。
虽然深藏小巷,这家店在徐州人心中的地位一点也不隐蔽。
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让门脸有了年代的包浆。门前排水不畅的管道散发出浓浓的腐败气味。
这些都挡不住它的粉丝。附近的人有的从上学吃到工作,不必看菜单,随口出来的芝麻鸡和土豆条,是老客才有的默契。
芝麻鸡
徐州做芝麻鸡的店很多,但广源居的芝麻鸡配拥有姓名。
广源居的芝麻鸡不同于他家,自带一种焦褐甜香。
鸡肉很嫩,鸡皮被炸的脆脆的。刚开始的甜入心脾,慢悠悠辣才从身体中生发出来。不一会就吃的满脸是汗。
蒜爆鱼
蒜爆鱼当然也是在水准之上。这样鲜香扑鼻,肉质细嫩的好味道,有谁不爱呢?
串烧大虾
酸辣甜香的酱汁,还有上面厚铺一层秘制作料。让炸得酥脆开背的虾像是开了光一样。
吃起来满满的幸福感,算得上对得起它58块的价格。
###
来广源居,看着密密麻麻一墙菜单。吃来吃去,好吃不踩雷的,还是那几个必点菜。
油腻老旧的市井,是这家店最真实的模样,时间给店铺留下的痕迹,来往的人不停变换,但不变的好吃味道却会被记住,总能在某个时刻唤醒你味蕾,让你心生想念。
广源居
广源居酒馆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和平街道淮海西路口腔医院东隔壁民安巷20号
///
徐州这块地,充满了江湖气。
生活在这的徐州人,
自带一种不拘小节的大气和豪迈。
光着膀子的老爷们路边摊吃得尽兴,
对着啤酒瓶仰头直吹的娘们喝得酣畅
时代在奔涌,城市在发展
犄角旮旯里一间间小小饭馆子,
是徐州城的里子。
它或许不够精致或许不够干净,
甚至还有些吵闹。
但它们留给每个徐州人的记忆不会改变
它们静默看着城市的纷繁变化,
看着人们与汹涌的后浪拥抱告别
用一缕缕烟火气点燃每个徐州人的胃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