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盈利企业也能上市,这事怎么看?

2025年06月19日19:50:19 财经 9573

经济网 | www.ceweekly.cn


本刊记者 郑扬波

6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

未盈利企业也能上市,这事怎么看? - 天天要闻

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在财经圈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热议:“科创成长层”到底是什么?为何要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这一系列政策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先来说说“1”,即要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啥是科创成长层?打个比方,“科创成长层”就像在科创板这所大学里新开了个“实验班”。“实验班”的企业,都是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的“硬科技”企业。

进入这个“实验班”有啥好处?就是直接融资变得更容易了。

以往,企业上市,盈利状况是至关重要的考量指标,未盈利企业想上市,难度堪比登天。但今后不同了,只要符合“科创成长层”的要求,即便还没赚钱,也有机会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获得更多融资机会。

未盈利企业也能上市,这事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再看“6”。此次科创板创新推出的6项改革措施,堪称“组合拳”,拳拳打在科创企业融资痛处,为那些拥有硬核技术但又资金短缺的企业开了“绿灯”。

有两个关键的“启用”。其一,重启科创板的“第五套标准”,让未盈利企业有了上市的可能。其二,启用创业板的“第三套标准”,同样为未盈利企业敞开大门。

不少人感慨,这是给科创企业ipo开了特殊闸口。 

此前,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领域,如今范围大大扩展,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企业也被纳入其中。

但市场也有一些忧虑,中国的资本市场以散户为主体,跟风投资较多,深度研判能力不及机构。如果科创企业上市不再把盈利当做“硬指标”,会不会变成更大范围的“割韭菜”?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监管层也设置了一道“安全阀”: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待上市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这样一来,第三方专业机构将凭借其专业眼光对企业进行筛选,协助审核机构和投资者更好地判断企业价值,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性,不让那些只靠讲故事、没真本事的企业“上市圈钱”。

同时,成功上市进入科创成长层的企业,监管层也会在其股票简称后统一加上“u”标识,并且提高了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摘除特殊标识“u”的标准。这就像一个显眼的“警示灯”,提醒投资者:这家科创企业上市时门槛较低,可能处于亏损状态,投资时需要更加谨慎。

从这些改革措施能明显看出,监管层正在引导市场,从单纯关注企业当下盈利状况,向学会评估企业未来价值转变。

责编:周琦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百大集团突发公告 - 天天要闻

百大集团突发公告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7月10日晚间,百大集团披露签署重大租赁合同。公司拟将位于杭州市延安路546号的杭州百货大楼所在物业出租给恒隆地产的全资附属公司。公告显示,百大集团此前已将杭州百货大楼委托给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至2028年2月29日。公司拟在委托管理期限届满后,将杭州百货大楼所在物业出租给恒隆地产的全资...
3.5万块炒股的日常(2025.07.10) - 天天要闻

3.5万块炒股的日常(2025.07.10)

个人记录,不喜勿喷!大家好,我是股市小白。今天是3.5万块入市炒股的第830个交易日。给自己来点记录,看看自己能走多远。市场状态:今天市场震荡上涨行情,水下开盘,然后一路缓慢的震荡上涨,临近尾盘又压了下来,最后收盘3509点。放量上涨,重新
北京复远计划减持万通发展不超过3%股份 - 天天要闻

北京复远计划减持万通发展不超过3%股份

观点网讯:7月10日,北京万通新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通发展)公告披露,北京复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复远复兴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计划减持股份。据公告,北京复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万通发展11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74%。此次减持计划不超过57,507,400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3%。其中,通过集中竞价...
兰洽会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落幕,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 - 天天要闻

兰洽会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落幕,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

奔流新闻讯(记者 欧阳海杰)7月10日,为期5天的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圆满落幕。当天,奔流新闻记者从通报会上获悉,本届兰洽会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较上届(签约额6039.55亿元)增长7.64%,再创历史新高。 本届兰洽会,共有来自全球50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商协会和国际组织,国内2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丨铜川光电子产业崛起:从技术突破到集群发展的转型实践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丨铜川光电子产业崛起:从技术突破到集群发展的转型实践

在陕西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无尘车间里,陕西澳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一台台窄线宽波长可调激光器正经过精密加工。“这些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过去完全依赖进口,现在我们的技术指标和稳定性已达到国际水平,价格也相当优惠。”公司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石元博士拿起一枚芯片大小的激光器介绍,其产品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