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正确看待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的波动

2025年06月19日19:40:15 财经 1902

[观察]正确看待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的波动 - 天天要闻

分析一个地区的消费发展情况,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用恰当的统计指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数据指标表明,北京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没有改变,消费仍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北京的消费驱动力已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追求品质、体验和个性化,z世代等新消费群体更注重消费带来的情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即使商品购买量或传统零售额下降,北京的消费者可能在为独特的文化体验、沉浸式场景或个性化服务支付更高价值,从而让京城“烟火气”更加浓郁。

据北京市统计局消息,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7.2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比1-4月收窄0.6个百分点。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大环境下,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1%,可能会让一些人对北京的消费潜力心生疑惑。因此,正确看待这一数据的波动对京城“烟火气”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利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观察分析消费品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时,一定要了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内涵以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从而正确运用该指标,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疑惑或误解,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为此,我们既要了解该指标在反映最终消费方面的局限性,又要知悉在指标运用时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由于“零售”和“消费”的概念较为接近,进行经济分析时常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大体反映消费情况,但“零售”与“消费”的内涵和口径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不等同于消费。

这是因为,销售给各类企业和社会团体的部分商品属于零售,但不属于消费。比如,销售给企业管理部门的电脑、文件柜等办公设备用品均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但电脑、文件柜作为固定资产属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固定资本形成,不属于“消费”。另外,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居民个人的商品属于零售,未通过买卖行为提供的商品不属于零售,但计入消费。比如居民以实物报酬形式得到的商品与服务等计入“消费”,但不属于“零售”。所以,在分析消费情况时,应当注意指标间的口径差异。

再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按照经营主体的主要经营活动所在地统计,可用来反映本地市场的零售情况,但不能完全反映本地居民的消费情况。这是因为,一个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从卖方企业的角度统计,既包括本地企业销售给本地居民的实物商品金额,也包括本地企业销往外地居民的部分。比如,一家在北京经营的服装销售店,服装卖往全国各地,产生的零售额都计入北京的消费品零售额。

而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支出,是从买方消费者的角度统计,既包括本地居民在本地的消费,也包括本地居民在外地的消费。比如,一个常住在北京的消费者在外省市的网上店铺购买玩具,这笔交易不属于北京的消费品零售额,但属于北京居民的消费支出。因此,北京作为典型的快递输入型城市,当北京消费者网购时,产生的零售额最终会归入电商平台上商家的所在地,呈现出对产地端的强拉动作用。

这就提示我们,分析一个地区的消费发展情况,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用恰当的统计指标。要想了解本地居民消费旺不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数据指标更有说服力。今年一季度,北京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2.3%,最终消费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成左右。这说明,北京消费热度未减,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没有改变,消费仍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据业内人士分析,北京的消费驱动力已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追求品质、体验和个性化,z世代等新消费群体更注重消费带来的情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意味着,即使商品购买量或传统零售额下降,北京的消费者可能在为独特的文化体验、沉浸式场景或个性化服务支付更高价值,从而让京城“烟火气”更加浓郁。

这种转型升级也可以从数据上得到印证:今年一季度,北京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增速超过两位数,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8%,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毋庸讳言,当前北京消费市场仍处于修复调整阶段,消费领域继续分化,消费行为依然趋于谨慎,市场回升向好的基础有待进一步稳固与增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需要正确看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从而减少误读误判,增强多措并举提振消费的信心,助力北京消费市场更快更有力向好向新发展。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跨境网购成香港市民消费新常态 - 天天要闻

跨境网购成香港市民消费新常态

工作人员在香港一快递包裹自提点忙碌。 今年“618”期间,内地电商平台在香港举办线下市集,展示热销商品,提供“线下试用、线上下单”服务,吸引大批市民参与。 郭 辛摄(新华社发) “叮咚”,香港学生吴洲瑜的手机弹出一条物流信息,提示她两天前在拼多多上买的内地“网红”零食已抵达学校快递柜。这已经是她今年“618”期...
从三个“最”看中国经济新发展(锐财经) - 天天要闻

从三个“最”看中国经济新发展(锐财经)

本报记者 邱海峰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以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打造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目前已引入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图为研究人员在该科技谷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生物育种中心人工气候室观察育种材料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摄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重大突破!“咱家有矿”+38! - 天天要闻

重大突破!“咱家有矿”+38!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逾三成,其中铀、铷、金、钴、锰等战略性金属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新发现一批大型特大超大型矿产地。
A股“一哥”,逼近3万亿 - 天天要闻

A股“一哥”,逼近3万亿

今天上午,上证指数再创阶段新高,大金融板块和业绩线是两大主要推手。大金融板块中,证券、多元金融板块大涨,保险、银行等板块上涨。今天上午,工商银行上涨2.97%,总市值逼近3万亿元,为2.97万亿元,稳居A股“一哥”。
突然爆雷!人去楼空!受害者:血本无归 - 天天要闻

突然爆雷!人去楼空!受害者:血本无归

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旗号的“DGCX鑫慷嘉”平台突然爆雷。据北京商报报道,近日,“DGCX鑫慷嘉”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网传这一平台共计200万名投资者参与其中,涉案金额高达130亿元。
相互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加就关税问题争端不断 - 天天要闻

相互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加就关税问题争端不断

当地时间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自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加拿大总理回应称,将坚定维护本国利益,同时加强全球贸易,以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今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因为关税问题争端不断。3月4日,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加征25%关税的措施生效。同一天,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