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了解到:
据区投促中心消息,上半年全区新增重点在谈项目400个,“两区”外资项目新增量领跑全市。
副中心下半年将启动央企二三级公司、市属国企等重点目标企业项目库建设,设立国际招商联络机构。

新增重点在谈项目400个
今年区投促中心全面发力,落地、在谈一批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全区新增重点在谈项目400个,已注册重点企业230个,其中落地外资项目47个。
央企二三级公司、市属国企累计落地176家,其中央企累计落地107家,市属国企69家。

央企子公司方面,今年以来促成华油五粮(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建海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落地。
市属国企招商方面,推动北京京投站城融合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落地,配合区发改委、区国资委,深化第二批市属国企搬迁招商服务。
在重点民企方面,促成华清元泰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康威视通科技有限公司、牛津石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星火源创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落地。
同时,促成浪潮集团通州基地正式启用,将进一步在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领域与副中心深化合作,助力城市副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两区”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375个、落地204个,新增预计投入资金百亿元。其中,新增入库外资项目86个、落地47个,均居全市前列。
改革筑基优化营商
聚焦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市场化、专业化、系统化改革,区投促中心制定《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招商体系的改革实施方案》,构建“1+1+6+n”一体化招商体系,成立区属招商公司——北京通州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通州产投”),注册资本2亿元。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全域国有招商平台——通州产投的成立,标志着通州区在构建市场化招商体系、强化产业精准导入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同时,相关部门聚焦“6+3”重点产业招商,建立“招商服务专员”机制,紧密连接各方资源,为22个乡镇街道配备招商服务专员,主动走访,挖掘项目线索,听取企业诉求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城市副中心招商体系区域全覆盖。区投促中心还为全区30多家单位开通北京市招商引资大数据平台账号并开展一对一培训,确保“两区”项目及时上报,高质量开展“两区”全年招商工作任务。
上半年,“产业促进专题会”统筹调度作用凸显,全力保障了北京瑞宝超限装饰材料建设智能家居数字化产业、宋庄艺术家工坊、探路者等产业用地项目、安贞未来医学创新谷等项目落实。
同时,依托“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工程,做强场景招商,以场景服务链接企业,升级招商育商模式,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40余个,为落地企业或重点项目业务拓展、强链补链提供场景支持。
依托“科创资源倍增工程”,做优科技招商,促成企业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在副中心落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依托“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聚焦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引进和培育,促成产业集群发展。
广聚合力促成项目落地
区投促中心发挥外资专班作用,累计储备芬兰脑磁图me⁃gin、牛津智能、欧力士、开市客等外资在谈项目106个,促成全程吉顺国际贸易、诺曼韩贸易等21个项目落地副中心。
开展“四区结对”工作,促成海淀区康威视通科技有限公司、初色美刻动画科技有限公司,朝阳区北京华清元泰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落地副中心,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共同绘就副中心产业繁荣的美好蓝图。
塑造“城市副中心”品牌,开展活动招商,促成全国首个g20青年企业家联盟(中国)国际会客厅挂牌成立。发布产业发展“三大工程”,组织10余场“走进城市副中心”活动。“走出去”赴杭州、广州、武汉等地开展招商。
借助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深度参与大会多项核心环节。通州实现五大签约项目,涵盖医药健康、绿色能源等领域,累计投资金额预计将达40多亿元。
将设国际招商机构
下半年,区投促中心将以科创资源倍增工程、“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产业发展“三大工程”为抓手,探索新机制、狠抓新项目、构建新格局,助推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建立央企二三级公司、市属国企等重点目标企业项目库,主动对接走访,加速重点企业落户,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设立国际招商联络机构,与街乡镇开展重点外资项目联合招商,加强与国内外各大商协会沟通协作。盯紧抓实产业链条,争取其上下游更多产业项目落户。
借力服贸会、京港会、进博会等高端展会活动,吸引优质资源要素集聚。借助市级资源,对接重点商协会,策划组织系列活动。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在京外境外设立招商工作站,实施精准招商。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加大走访频次,促进政企深度对接合作。加强与北三县联合招商,建立常态化联合招商机制,引导适宜产业向北三县延伸。
微信编辑 金雅倩
审核 刘彤彤
复审 孙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