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6月份物价数据,6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0.1%,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负增长,进入正增长区间,核心cpi涨幅创14个月新高,反映出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效果逐步显现。6月份我国cpi同比由上月的下降0.1%,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这反映出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了物价水平出现平稳增长。
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全年gdp增长目标是5%左右,而cpi目标是2%。当前cpi的增长还有较大空间,这也预示着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提振物价表现、拉动需求。工业生产方面,工业品价格指数ppi 6月份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但是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说明当前工业品价格降幅扩大,这也是因为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进而引发价格战,导致工业品价格出现较大回落。
近期多个行业召开了座谈会,针对过剩产能进行去产能,这也是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比如产能过剩严重的光伏玻璃行业决定7月削减30%的产能,这也推动了光伏板块近期大幅上涨。产能过剩的问题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缓解,这有利于提振工业品价格,推动ppi降幅收窄,同时能够推动相关企业盈利的回升,形成良性循环。
从当前物价来看,cpi仍处于低位,刚刚转正,这意味着央行有更大的政策空间来提振经济表现,下一步可能还会继续采取降息或者降准的方式,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维持低利率水平,这将有利于提振经济增长的表现。
资本市场则继续回升,虽然近期特朗普宣布对包括日韩在内的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引发美股跳水,甚至可能会导致美股、美债和美元再次出现“三杀”局面,但是a股和港股表现相对稳健,这也体现出关税对a股和港股的影响已接近尾声,而且中美谈判正在进行,特朗普也多次表示,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如果中美能够在关税谈判上达成一致,形成一定的贸易协定,推动中美贸易正常化,下半年的行情可能会走得更远。
下半年市场行情上涨的动力来自多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市场的外部因素正在逐步减少,包括关税战以及中东冲突彻底停火,这些可能对下半年市场的外部环境会有一定改善。另一方面是稳经济增长的政策还会进一步发力,很多人预计8月份可能会有多项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从而提振经济需求,带动消费回升。在当前市场已逐步形成慢牛长牛行情格局的情况下,投资者信心逐步提升,市场板块轮动形成的财富效应正在吸引场外资金入场。
过去4年我国居民储蓄增加了近60万亿,达到160万亿左右。以往居民储蓄大转型的主要方向是楼市,但现在楼市很难出现较大上涨,居民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已经改变,所以居民储蓄大转移的方向进而转向股市。很多投资者通过买入股票或者基金入市,从而获得财产性收入。中央多次提出要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房子和股市,而现在房价能止跌回稳就不错了,很难出现大幅上涨。在这种背景下,推动股市回升,促进资本市场持续活跃,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最佳手段,也是提振消费的关键。
因为通过资本市场赚钱后,很多投资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将会有能力消费、有信心消费,消费起来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就更加牢靠。当前市场已逐步形成上行走势,下半年有望震荡回升,突破去年10月8日创出的3700点的近年高点,牛市行情将进一步确立,甚至有望挑战4000点。市场一旦走出牛市走势,场外资金就会加速入场,包括外资流入以及国内居民储蓄搬家,这将会为当前市场行情带来更多的机会。
今年市场的行情呈现出“哑铃型”形态,一方面以人形机器人、英伟达产业链、芯片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股大涨,还有以生物医药为主的创新药大涨、新消费板块也有不错的表现。另一方面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偏爱低波红利股,也就是低估值高股息板块,今年也有不少银行股创出历史新高,低估值红利股表现较好。下半年市场的牛市氛围预计会越来越浓,市场板块将有更多机会,比如上半年沉寂已久的消费白马股,下半年也可能会迎来资金的布局,出现估值修复;而在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这些新能源板块也将迎来较好的回升机会,市场赚钱效应有望进一步提升。因此建议大家坚定信心、保持耐心,通过坚持做价值投资,坚持做好公司的股东或者配置优质基金,来抓住这轮慢牛长牛行情的机会。(观点供参考,投资需谨慎,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