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通过数据的量化方式,可以让我们对美国的这种定性进行更好地理解。
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中,在金融资产快速增长的驱动下,美国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440万亿美元的规模,其中金融资产规模占比接近了77%。与二战结束时相比,美国总资产规模增长超过了200倍。
作为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美国居民与非盈利机构拥有的总资产规模占比在40%左右,净资产规模占比在60%左右。大部分净资产为美国居民及非盈利机构所拥有。
作为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负责处理国内、外的公共事物。虽然,在全球范围内,美国联邦政府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在美国的资本领域,美国联邦政府的总资产占比在逐渐下降。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随着负债规模快速增长,美国联邦政府的负债规模已经超过了其资产规模的3倍以上,其负的净资产率在过去40多年中也保持了增长的趋势。
作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产驱动的资产扩张,并非仅限于美国国内,通过对境外资产的投资,也是美国总资产和净资产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战结束后,受不同原因影响,美国经济出现了多次衰退,但总体并没有影响其总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与二战后的历次经济衰退不同的是,2008年,受次贷危机爆发引起的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的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都出现了贬值,由此也造成了二战结束后唯一一次总资产和净资产的贬值。从资产规模的角度看,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才是二战结束后,美国资产系统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打击。
* 以下图表是根据美联储网站发布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呈现。受市场价格的影响,资产规模是动态变化的,图表中的数据只是一个量化的参考,其绝对的数值并无法完全反映资产规模的实时情况。而资产规模、资产构成比例、净资产率、负债与资产比例等分析数据,可以更好地展现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以及在过去70多年中,美国的资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 1 美国总资产(1946-2021)
2021年,按照市场价值估算,美国总资产规模超过了400万亿美元,与二战结束时相比,美国总资产规模增长了200倍以上。在进入21世纪之前,美国总资产总体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后,美国总资产增长速度波动性较大。2008年,是二战结束后至今,美国总资产唯一一次缩水,总资产缩水近20万亿美元,资产缩水幅度超过了8.5%。
美国的资产主要由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构成,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资产规模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资产占比不断上升。2021年,金融资产占美国资产规模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6%。
1951年,美国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了65.94%,在随后的60年中,美国净资产率总体保持下降的趋势,2011年,净资产率已经下降至43%以下。2011年后,美国净资产率呈现增长的趋势,2021年,净资产率已经回升至50%以上。单纯从资产的角度看,净资产率的回升,在反映出资产负债水平下降的同时,也反映出资产权益风险的下降。
图 2 美国非金融资产(1946-2021)
美国非金融资产(不包括金融机构)主要由地产、耐用品、设备、知识产权和存货构成。其中,地产是最主要的非金融资产。地产占美国非金融资产规模的比例基本保持在70%以上。
与其它地产不同,住宅作为一种消费资产,并不像非住宅地产、设备和知识产权等资产那样,是支撑工业化生产和服务的生产性资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住宅地产占美国非金融资产规模的比重就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最高曾超过47%。随着住宅地产资产规模占比的提升,不仅地产占美国非金融资产的比例也有所提升,住宅与耐用品等消费性资产占美国非金融资产的比例也有所提升。
未经商业开发的土地,并未作为一种资产列入美国的非金融资产,由此,也反映出作为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美国的非金融资产统计,更偏重于能为工业化生产和服务提供支撑作用的资产。
2021年,按照市场价值计算的美国非金融资产规模大约在110万亿美元左右。在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中,非金融资产的增速总体低于金融资产增速。而随着住宅资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较快增长,美国用于生产和服务的生产性资产增速则进一步放缓。
由住宅价格下跌引发的次贷危机,是二战结束后,对美国资产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住宅价格下跌造成的住宅资产贬值,也成为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非金融资产贬值的主要原因。
图 3 美国金融资产(1946-2021)
与非金融资产相比,美国金融资产在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中,不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也呈现较大的波动性。由现金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基金、贷款组成的货币市场资产;有国债、机构债、市政债券、企业债券组成的债券市场;由资产权益组成的股票市场,以及由养老保险、财产保险以及其它保险组成的保险市场,是美国主要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美国的金融资产规模主要由上述金融交易市场的资产交易价格决定。
在不同的市场中,金融资产有着不同的安全性、成长性和流动性,各种属性的资产也在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下,产生不同的变化趋势,对金融资产增长的贡献也各不相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上述传统的金融交易市场资产规模增速有所放缓,其中,非商业机构的业主资产权益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其金融资产占比已经从二战结束后的近20%,下降至不足5%。共同基金、对外投资以及未明确分类的某些金融资产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
除了上述金融资产外,官方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境外储蓄、证券回购、贸易应收、税收应收、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金融资产,占美国金融资产总规模的比重约为10%。
与非金融资产不同,金融资产是一种无形的流动资产。货币作为一种交易的媒介,是最传统的金融资产。与货币类似,金融资产都具有交易媒介的属性,不同的金融资产,由于交易对象不同,呈现出与时间相关的风险性差异。金融资产由资产权益和资产负债两部分构成,其中权益拥有者按照权益份额获得收益,而资产负债一方要按照资产负债的不同约定,履行相应的责任(偿还本金及支付费用)。
从二战结束后至上个世纪80年代,资产负债占美国金融资产的比例从65%增长至80%,资产负债规模较快增长也是资产风险增长的一种表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08年,资产负债占美国金融资产的比例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此后,资产负债占比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无论是对金融资产还是非金融资产而言,2008年,都是一个转折点。在经历了资产贬值之后,美国的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都恢复了增长的势头。随着资产负债占比的下降,美国的净资产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图 4 美国资产分布(1946-2021)
作为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美国居民及非盈利机构、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拥有的资产,占美国总资产规模的80%左右。在金融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美国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规模占比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非金融机构。进入21世纪后,美国金融机构持有资产规模占比基本保持在30%左右。
虽然美国居民及非盈利机构持有的资产规模占比仅为40%左右,但由于居民及非盈利机构的净资产率较高,其净资产占美国净资产的比例基本在60%以上,这也意味着大部分美国净资产都在私人及非盈利机构手中。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大机构组成。联邦政府除了具有立法权外,主要负责包括国防、贸易在内的国内、外公共事务。虽然,在国际政治地位中,美国联邦政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在资产面前,美国联邦政府与国内其它组织和机构相比,都显得非常的弱小。从二战结束后至今,美国联邦政府拥有的资产(不包括土地)占美国资产的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其拥有的资产规模已经远低于州和地方政府。除了资产规模较低,增速较慢外,美国联邦政府负债规模要高于其资产规模,是美国不同类型的组织和机构中,唯一一个净资产率小于零的社会经济单位。
从二战结束后至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的净资产率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按照这种趋势发展,美国联邦政府也有望实现正的净资产。对于美国联邦政府而言,上个世纪80年代是资产负债的转折点,随着负债规模相对快速的增长,美国联邦政府净资产率上升的趋势出现了逆转,经过40多年的下降后,美国联邦政府净资产率已经下降至-270%。这也意味着美国联邦政府的负债规模已经超过其总资产规模的3倍以上。
除了私人及非盈利机构外,除金融机构外的商业企业和非商业企业是美国净资产的另一个主要的拥有者。非金融机构的商业和非商业机构拥有的净资产规模,逐渐从34%下降至20%。
在资本扩张的推动下,美国金融企业拥有的资产规模占比逐渐增长,由此也带动了其净资产规模相对快速的增长。通过资本扩张,美国企业和资本拥有的境外资产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美国对外投资获得的资产,与境外资金对美国投资之间的资产净值,也成为美国净资产增长的一个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