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龙:似水年华,更见真章

2025年05月09日19:40:24 动漫 9148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前不久,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四川举行。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凭借长篇小说《听漏》再获人民文学奖。这部作品是刘醒龙的“青铜重器系列”三部曲之一。

5月9日,刘醒龙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和心得。

刘醒龙:似水年华,更见真章 - 天天要闻刘醒龙

从英山县到黄冈地区再到武汉市,总是将家安在博物馆旁边

极目新闻记者:前不久《听漏》获得人民文学奖,《听漏》作为《蟠虺》的同系列,人物与《蟠虺》中的人物一脉相承,楚学院的学术权威及青年人等展开了一系列解谜式的故事。在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不太喜欢的人物是哪一个?为什么?

刘醒龙:自己笔下的人物就像自己家里的人,都是自己给弄出来的,各有各的生机,各有各的趣味,赤橙黄绿青蓝紫放在一起才显出五彩缤纷。在写作中着笔最多的是马跃之,有学问,有品位,有风骨,有挫折,有心事,有忧愁,到头来人生该有的他基本上都有,这样的人是值得欣赏的。还有不起眼的秋老太太和秋大队,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将他们写得可亲可爱又可恼。这可能是别样的喜欢吧。

极目新闻记者:你平常对文物和考古行业的接触多吗?

刘醒龙专业知识接触较晚,但从小就没有缺少与文物和考古的相逢。我在工厂当车工,经常加工铸铜材料,对青铜材质很熟悉。调到文化部门工作后,从英山县,到黄冈地区,再到武汉市,总是将家安在博物馆旁边。想不熟悉都不行。与高层级的考古专家接触,是《蟠虺》写成之后,第一个认识的人是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方勤。他是一个挺有情怀的人,与一般做技术的人完全不同。后来,在南海,与一支考古队一起在一艘五百吨的渔船上待了半个月。可以想象,只要是人,到哪里都一样。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放在心里,挂在脸上,谁也不会例外。

刘醒龙:似水年华,更见真章 - 天天要闻《听漏》书封

没有知识分子群体的强大,就没有时代的进步

极目新闻记者:你曾说过自己的青铜系列小说“考的是古,答的是今”。在《听漏》中,你是怎样把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小说人物的精神,进行一定关联的?可以举一个例子与读者分享一下吗?

刘醒龙考的是古,答的是今,这话在楚地最典型的是“随与曾”之谜。为什么在太史公的笔下只有“随”而没有“曾”,在出土器物中只有曾没有随?从目前所掌握的历史资料来看,是无法解答的,至少是没有令人信服的解答。作为后人,只要我们从历史上著名的太史公都是怎样的品格,再反推回去,就会找到历史的破绽,并揪出那不为人知的小辫子。

极目新闻记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怎样的困惑?小说有给出出路和答案吗?

刘醒龙: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

在辉煌灿烂的年代,青铜重器会让这个年代显得更加灿烂辉煌。在腐朽没落的朝代,青铜重器会使这个朝代变得更加腐朽没落。

翻看自己近年来的文字,这是最有心得的几句话。

二十多年前,考古和文物,几乎出不了专业圈,进不了社会话语体系。就像一排排不会言语的古代器物展览大厅中冒出来的轻声细语,无论说话内容是什么,都会使人身心一震。在当年那样的环境下,自己突如其来地想到要将青铜重器当成写作对象。知识不等于文学,文学必须有知识涵养,这个问题是一切文学作品必须面对的。写青铜重器的小说,也属于文学范畴,那么也就无法例外。写作也有临时抱佛脚照抄资料的,但要抱出温度,抱出感情,用温度和感情来融化这些知识,让之前不曾掌握的知识,与自己的写作融为一体,看似容易,实则相当有难度。

我讨厌将知识分子写成“蝇营狗苟”的,批判归批判,但也不能“有的无的”自毁长城。没有知识分子群体的强大,就没有时代的进步。这算是我所看到的出路和答案。

青铜小说系列还会出第三部

极目新闻记者:这部小说的结构和故事比较复杂,历史与现实交织、许多的未解之谜,读起来还挺考验读者的拆解能力,你觉得小说应该写得易读吗,你怎么看待小说阅读的难度?

刘醒龙:世界上没有哪一本小说是所有人都喜欢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雨果的《悲惨世界》,曹雪芹的《红楼梦》等名著,许多人未必真正读过,不过是道听途说,捡个耳朵,然后人云亦云,或强词夺理来引起奇谈怪论。小说都是易读的,所以才叫小说。《听漏》着眼于一位普通的听漏工就是明证。就是写最普通的小人物,也无法做到使所有普通读者喜欢。阅读小说从来没有难度,只有热爱的程度。这种热爱不仅仅是对小说的热爱,更是对自己的热爱。因为阅读首先是精神境界,其次才是文学修养。

极目新闻记者:你还会出青铜小说系列第三部吗?

刘醒龙会写,一定会写的。《听漏》写完后,又发生和发现了不少事,有的与考古有关,有的与人生有关。这些人和事,每天都在内心里动荡。我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让这种动荡的心情安静下来,真到了那种时刻,就会水到渠成。我一定要等到这种时刻,毕竟生命不再年轻,没有那种躁动的本钱了。当然,似水年华更见真章。“越是没有瓜葛的地方,藤蔓的生长越是神出鬼没”“世上的事情全都是这样,老虎狮子吼声震天,吼叫声越厉害,原野上越是躁动不安。画眉杜鹃啼鸣宛转,又高又大的峡谷静若无物”——《听漏》中的这些话,也可看作是“青铜重器第三部”必须具备的写作心境。(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动漫分类资讯推荐

神谷英树喊话Capcom:让我完全重制《鬼泣1》吧 - 天天要闻

神谷英树喊话Capcom:让我完全重制《鬼泣1》吧

Capcom凭借《生化危机》系列深得人心的重制赢得了无数玩家的芳心,现在有前开发者神谷英树喊话Capcom,希望能让自己重制Capcom经典游戏《鬼泣1》或《红霞乔伊》。神谷英树在其个人油管频道上表示,自己想使用现代技术和游戏设计完整重制《鬼泣》。他还补充说,他也想重制《红霞乔伊》。“那么Capcom,就交给我吧。”神谷英...
刘醒龙:似水年华,更见真章 - 天天要闻

刘醒龙:似水年华,更见真章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前不久,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四川举行。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凭借长篇小说《听漏》再获人民文学奖。这部作品是刘醒龙的“青铜重器系列”三部曲之一。5月9日,刘醒龙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和心得。刘醒龙从英山县到黄冈地区再到武汉市,总...
你爱看的网文,创造了430.6亿的市场规模,《九重紫》《大奉打更人》获爆款认证 - 天天要闻

你爱看的网文,创造了430.6亿的市场规模,《九重紫》《大奉打更人》获爆款认证

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2024年,你看了哪些网文?你在催更哪些作品?你又沉迷于哪些网文IP的影视化改编?5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已达430.6亿,同比增长6.8%,网络文学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985.6亿元,同比增长14.6%。...
首批官宣,变更! - 天天要闻

首批官宣,变更!

【导读】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批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基金报记者 忆山 5月9日,浦银安盛基金宣布,即日起调整旗下三只债基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成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以来,首批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募产品。 三只债基产品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浦银...
Nature | 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 天天要闻

Nature | 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引言那些在化疗或放疗后依然顽强存活的癌细胞,它们就像潜伏下来的“种子”,随时准备卷土重来。正是这些“耐药性持续癌细胞”(Drug-Tolerant Persister Cells, DTPs)构成了癌症治疗的最大障碍。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它们的致命弱点,希望能找到一种全新的策略将它们彻底清除。5月7日一项发表在《Nature》上的重磅研究“Ac...
多处降雨量超60毫米,一处下立交积水13厘米,响应行动十多年来最早启动 - 天天要闻

多处降雨量超60毫米,一处下立交积水13厘米,响应行动十多年来最早启动

“土台风”威力真不小。来自上海防汛的实时监测信息显示,昨天下午至今天7时50分,上海多处雨量超过了60毫米,一处下立交积水达到了13厘米。为应对这次“土台风”,上海市防汛指挥部于昨天17时30分启动了全市防汛防台IV级响应行动。新民晚报记者统计发现,这是自2014年以来,上海最早启动的一次全市防汛防台响应行动——此...
一件小事 | 一块手表的2200公里奇幻之旅~ - 天天要闻

一件小事 | 一块手表的2200公里奇幻之旅~

“特别感谢银川警察真没想到这块在沙漠中丢失的手表还能从千里之外回到我的手中我希望再次到宁夏旅游当面向邹鑫君警官表示感谢。”韦女士激动地说道3月19日,家住广西南宁的韦女士和朋友跨越2200多公里来到宁夏,从宁夏进入内蒙古,开启期待已久的腾格里沙漠之旅,不料将陪伴了自己8年的手表丢失在了沙海中。发现手表丢失后...
“吃鸡”5.9新转盘“黑洞边缘”买家秀:宇宙战甲、7级信仰之枪! - 天天要闻

“吃鸡”5.9新转盘“黑洞边缘”买家秀:宇宙战甲、7级信仰之枪!

欢迎诸位小伙伴们来到天哥开讲的《和平精英》“精英小课堂”~在老玩家的游戏认知里,光子公布的精修海报属于“卖家秀”,游戏内的建模则是“买家秀”,两者之间的差距相当明显,玩家们的主要参考都是以后者为准。接下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下5.9新转盘“黑洞边缘”的买家秀,方便大家参考吧~3套宇宙战甲,有一种“回到过去”的...
最牛深二代诞生!他的父母太敢了 - 天天要闻

最牛深二代诞生!他的父母太敢了

这几天,深圳人好激动,因为有一个土生土长的深二代爆火了! 2025年5月6日,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 中国选手赵心童在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决赛中,捧起了象征着斯诺克最高荣誉的奖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