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2025年03月26日00:30:18 动漫 4088

前两天看《浪姐》,先导片里有一个海边通话环节,也就是“摇人”,秀自己的人脉关系。

当时有很多自媒体整理了姐姐们打电话的对象,虽然叫“好友”,但有些实在感觉压根就不熟,后来有自媒体总结这个环节存在的目的就是“蹭最大的流量”。

功能性才是唯一正解。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节目中设置的这个“打电话”环节,虽然电话两头的明星很多都有合作关系,但也大多是浅尝辄止的相处,所谓的好友电话更像是一场借由友谊展开的“表演”。

这样的表演如今倒成为了许多中年人友谊的常态。

人到中年,我们越来越不擅长“交朋友”,反而更加频繁地找搭子,建造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就像有位网友在分享时说:

中年人的生活太累了,真正亲密的朋友可遇不可求,需要接触,筛选还有时间等一系列的考验。真没精力去维护所谓亲密友情了,特别是新的友谊。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所以浅层的假性亲密很好,像镇痛药缓解着人们的孤独。

这种表演式社交,恰恰反映了中年人的真实困境——我们越来越依赖能给予直接价值的“搭子”,而非真正的朋友。

01

深度友谊有多特别?

大s去世后,她的很多朋友都在缅怀她。

蔡康永在聊起大s去世的时候说:大s的消失,也就意味着小s某一部分的消失。

但其实,对于大小s朋友圈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大s的消失都改变了很多事。

蔡康永说——

大s的消失对我来说是一个独特的消失,因为她本身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她消失的方式不太像死亡,比较像不见了。

因为太过意外,仿佛不是生死阻挠了朋友的见面,而是这个朋友自然地选择了消失。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我对这个采访印象深刻,因为蔡康永说大s的去世就像他在看童话,本来应该要看到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翻到下一页,一片空白。

“这不是你答应我的事。”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这就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友谊,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你我都在这里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希望这个承诺永远存在,并永不褪色。

回看s帮的这个朋友圈,她们的友谊是绝对紧密的。她们会一起聚会、彼此聊天,这段友谊历经了许多年,是超越其他情感的存在。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在大s死后会提到她和汪小菲上的那档《幸福三重奏》的节目,另一档节目却同样真实地记录了大s友谊的部分。

就是她和小s、阿雅、范晓萱的综艺《我们是朋友》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在这场综艺播出时,很多人挑出里面的片段攻击这个朋友圈的权力分层,或者细细拆解她们每一次不和谐情绪的出现。

但看过这个节目的观众就会意识到,高低之分并不是她们在友谊中珍视的东西。

大s在提到友谊说,她觉得友谊是比亲情、爱情更珍贵的东西。

“因为可能你家里的事情很琐碎,或者你会面临生离死别,但因为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差不多的年纪,我们可以相互扶持,面临那些很难度过的难题。”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年少时一路走来的友谊之所以最珍贵,因为它融在我们的记忆里,融在我们日常的习惯里。

我曾在一个网友的分享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这辈子拥有个知道你来龙去脉的朋友很重要,因为她会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

只是这样的友谊往往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建立,颇有些可遇不可求的意味,还要求参与者保持相似的成长节奏,丰盈彼此人生的不同阶段。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像是she的三个小女生,从事业发展最初就被绑定在一起,之后每个人经历人生的重要时刻,另外两个都可以在一旁陪伴。

或是两个人对自我生活的节奏一致。比如贾静雯分享过自己印象深刻的友谊时刻,是高圆圆坐在她家里给孩子们讲绘本。此时的两人都处于放下明星光环、回归家庭的人生时刻,同等的状态当然可以更自在地维系友谊。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然而,如果成长节奏失衡,或者大家对于人生阶段的需求不同,曾经无话不谈的闺蜜,就有可能变成朋友圈里偶尔点赞的熟人;昔日形影不离的姐妹,也可能会变成约顿饭都约不到的通讯录陌生人。

02

功能性友谊到底是什么?

早年中年女性所维系的深度友谊通常与家庭生活紧密相关,这就像《小巷人家》里黄玲和宋莹两个人之间的友谊。

这两个人性格完全不同,但因为是住在一起的邻居,天然的距离优势让她们可以维持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关系。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不难看出无论是哪种深度友谊,相互扶持的心理状态都是最重要的。

然而,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类在社交中会无意识地进行“投资-回报”计算。如果资源有限,人们就会本能地优化个人社交的投入产出比。

当代中年人同时面临着职场、家庭、育儿的多重压力,自然会选择将有限的社交精力分配给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

而当代中年女性的社交困境,正在于原子化的社会将我们从彼此的生活中被剥离。一个人很难与另一个人在每一个维度上都建立“相互关系”。

于是,作为深度关系的“平替”,友谊搭子文化应运而生。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搭子”需要人的核心价值不是人本身,而是社会身份。

家长、同事、小区住户……所有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这个身份之上的,这也就注定了这些关系中的“功能性”。

这种新型人际关系之所以被”称为功能性友谊”,就是因为它高效实用。

“功能性友谊”在世界各国都存在。

日本就有名为“妈妈友”(ママ友)的群体,是指那些年幼孩子(多为幼儿园、小学)的母亲间的交友形式。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由于日本家庭主妇很多,她们与社会生活相对脱节,彼此间的交流就显得很重要。她们可以一同交流育儿困惑,为彼此打气。

由此可见,“相互扶持”的关系依旧存在,只是比起了解后彼此接纳的深度友谊,中年人的友谊逐渐开始流于表层。

如同《浪姐》里姐姐们打电话所表现出来的一样,我们不用真的要好,只要你能接通我的电话,完成这个任务就行。

这里面最大的差别是,心理学家指出,真正的亲密关系需要展现脆弱性,而这恰恰是功能性友谊极力避免的。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比如上面提到的日本的“妈妈友”群体,虽然在实际层面有家庭经济条件、教育子女观点、育儿知识看法等多个角度的不同,但在妈妈们的聚会时都会有意回避掉这些部分。

即使如此,“妈妈友”的群体中依然风波不断,还可能会有霸凌的存在。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此外,功能性友谊最大的问题是,在真正的危机到来时,那些平日热络的"搭子"们通常会集体沉默。而这并不是冷漠,而是由功能性友谊的本质决定的

与之相对的,是深度友谊的托举。

当年贾静雯离婚闹得沸沸扬扬,明星们都不愿意参与这些负面话题的讨论,高圆圆却会站出来为贾静雯说话,发微博力挺。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人是需要被看见、被记住的物种,深度友谊满足的就是这一点。

而如今看似大行其道的“功能性友谊”,不过是让我们成为某个社交场景中的功能角色罢了。

03

人到中年,如何建立深度关系?

有个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一针见血的表达:

中年女性的友谊脆弱的原因,是因为不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建立的。

只有在摘掉社会赋予你的标签后,才有真正的友谊生长的空间。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虽然不是每一季的《浪姐》我都爱看,但毫无疑问,这个节目的存在为很多女星提供了逃离她们固有生活的机会,给了她们“做自己”的舞台。

让她们回归到年轻时那个被朋友包围,被朋友相信的状态。

黄圣依在参加完《浪姐》后意识到“原来我在别人眼里是这样的”、“原来别人还可以这么生活”,由此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龚琳娜也是在参加了《浪姐》之后离婚了,甚至经由参加《浪姐》,修复了和母亲的关系,母女又重新亲近起来。

这次是在一个夏天,当年参加‘青歌赛’也是一个夏天,一切就像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妈妈觉得她被尊重了、被需要了,就彻底抹平了她心里对我的意见。”

从“大小S式共生”到《浪姐》电话“摇人”,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友谊越来越像表演? - 天天要闻

虽然节目里的友谊是短暂的,但人与人相处触及到的心和感受却是真诚的、深度的。而这样的感情,就是会给人勇气,让人有信心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中年女性追求友谊的本质是一场自我革命。

无论是兴趣小组、社区活动,还是老同学聚会,多去接触志同道合的人,拓展生活的圈子,不同于功利性的“家长群”,基于共同爱好建立的关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像参加综艺是为了表演的“姐姐们”一样,反而能让友谊更纯粹持久地存在。

最重要的是,只有放下万物皆可”有用"的焦虑,重新相信即使是纯粹的情感仍然有投入时间的价值,才能真正找到在时间中不会流逝的友谊。

或许这才是破局中年友谊的答案。

动漫分类资讯推荐

初一女生家长打六年级男生,欺负我女儿,我教你做人? - 天天要闻

初一女生家长打六年级男生,欺负我女儿,我教你做人?

有报道说,山西长治某校门口,一名初一女生的父亲,殴打同校一名六年级男生。1视频显示,一成年男子在两名保安面前揪着被打学生头发。被打的六年级学生说,“该女生父亲扇了他十几个耳光”。被打学生的家长称,不会与打人者和解,希望能依法处理。学校工作人员说校方事发后一直在处理,教育局已获知此事,辖区派出所也介入...
晋快评|机票“吸血式退费”,平台规则不该沦为“抢钱”工具 - 天天要闻

晋快评|机票“吸血式退费”,平台规则不该沦为“抢钱”工具

一张1.5万元的机票,误点退票竟被扣掉1.4万元,手续费高达90%多——这是近日发生在山西高先生身上的一场荒诞的扣费纠纷,这场纠纷的背后暴露了机票退改领域背后的平台霸权“规则”,在霸王条款面前,规则被沦为牟利工具,消费者则被沦为砧板鱼肉。据高先生称,自己于2月27日在某旅行平台购买了8月3—11日北京往返东京的家庭...
开启“机场奇妙夜” - 天天要闻

开启“机场奇妙夜”

长时间转机等待、延误取消、夜间航班……当你在机场面对这一不可避免的经历时,不断升级的过夜服务或许可以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虽说航站楼是一个快节奏的中转站,但只要找对方式,在这里,你或许可以开启一次文化“充电”之旅,还可以睡个好觉“满血复活”。前不久,昆明机场针对过夜旅客推出的“晚安长水”服务产品就得到...
最新!《哪吒2》超155亿了! - 天天要闻

最新!《哪吒2》超155亿了!

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已超155亿。咤儿还在向前冲,加油,相信咤儿的力量! ​​​来源:央视新闻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GPT-4o让吉卜力火了!但真正的关键提升是“指哪打哪”! - 天天要闻

GPT-4o让吉卜力火了!但真正的关键提升是“指哪打哪”!

▲ 点击图片报名,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本期要点:AI也要应试?但真正该做的是换条路!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我猜,你最近一定被吉卜力风格的图片和视频给刷屏了!3月25日,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直播发布了GPT-4o生图技术,他还用直播现场的自拍生成了一张吉卜力风...
真人版《白雪公主》预亏1.15亿美元,谁之过? - 天天要闻

真人版《白雪公主》预亏1.15亿美元,谁之过?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张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美国“截止日”网站等多家外媒报道,迪士尼斥巨资打造的真人版《白雪公主》自上映以来深陷票房与口碑双重危机,行业预测显示,这部影片最终可能面临高达1.1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迪士尼近年最失败的真人改编电影之一。 真人版《白雪公主》海报“截止日”网站称,截至4月...
辅警明知KTV暗藏未成年陪侍,通风报信当内鬼!获刑六个月 - 天天要闻

辅警明知KTV暗藏未成年陪侍,通风报信当内鬼!获刑六个月

4月2日,南都记者从江西省高院官方公众号获悉,新余市渝水区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辅警通风报信当“内鬼”的案件。据法院披露,2023年1月,被告人赖某某(原辅警)被分配到某警务站工作,期间结识在辖区经营KTV的陈某某(另案处理)。赖某某明知陈某某在经营KTV过程中,存在组织未成年人从事有偿陪侍活动,不仅未依法履职,反...
哪吒、葫芦兄弟、阿狸、非人哉……“小安”文化集市等你来打卡! - 天天要闻

哪吒、葫芦兄弟、阿狸、非人哉……“小安”文化集市等你来打卡!

“葫芦兄弟”“哪吒闹海”“阿狸”“非人哉”“白熊百货”……4月12日至13日,正值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这些热门IP将联动“小安工作室”,在徐汇滨江的西岸梦中心举办一场亮点纷呈的文化集市,成为一道靓丽的沿江“风景线”。集市旨在通过“商旅文体展”联动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大众领域国安文化影响力。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