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会唱!”十五年沪剧社团恢复演出,居民循声而来

2023年03月15日20:57:10 娱乐 1365

随着春天的到来,

社区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正在逐步复苏。

斜土街道日晖七村的沪剧社团近日又恢复了演出,

七八十岁的沪剧爱好者们唱起经典曲目,

为社区居民奉上一场久违的表演。

“我也会唱!”十五年沪剧社团恢复演出,居民循声而来 - 天天要闻

一把竹筒二胡、一架扬琴,拉开了日晖七村沪剧社团今年的第一场演出序幕。受疫情影响,沪剧社团停止了一段时间的排练和演出。能够恢复社团活动,与社区居民们见面,成员们都很高兴。大家早早来到居委会的活动室,穿上自己准备的戏服,和同伴一起戴好头饰、化好妆,往台上一站,颇有风范。

“我也会唱!”十五年沪剧社团恢复演出,居民循声而来 - 天天要闻

“我们这个社团从2008年就开始排练了,那时候大家都不懂,从零开始的。”沪剧社团周阿姨已经年近八十,想起这些年来的学习,十分感慨。日晖七村的社团是居民自发成立的,由于退休后曾从事社区工作,周阿姨在建团伊始就成了成员们的主心骨。现在,她虽已搬离了日晖七村,但仍然心系社团。

为了今年的演出,周阿姨提前半小时就来到了活动室,准备演出事宜。今年表演的曲目包括《母女会》《相争》《燕燕做媒》《千万不要误会》等沪剧迷们熟悉的经典选段,都是成员们熟唱的选段。社团也拥有一定的演出经验,从2015年开始,在斜土街道和居委的大力支持下,沪剧社团就开始在大木桥路上的党群服务中心演出。

“我也会唱!”十五年沪剧社团恢复演出,居民循声而来 - 天天要闻

日晖七村是20世纪50年代起就建立的老小区,戏曲文化的群众基础广泛。活动室里的丝竹声响起不久,就有居民循声前来。“是不是在唱沪剧?我也会唱!”一时间,活动室里沪语、沪剧齐飞,亲切非常。

“沪剧对于这些居民来说,就好像沪语一样亲切。”日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陶勇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父母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了解沪语,沪剧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接下来居委会也计划为沪剧社团和辖区内的商品房小区策划活动,让更多的居民融入社区生活。

“我也会唱!”十五年沪剧社团恢复演出,居民循声而来 - 天天要闻

斜土街道向来重视沪语与非遗文化的传承推广。在社区自发的行动之外,街道还打造了“日晖有戏”学习品牌。通过丰富多彩的沪语活动,传承推广沪语文化,搭建上海人、新上海人、学生、白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平台,提升社区文化建设。

你想参与这样的活动吗?

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来源:上海徐汇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杨老爷子才去世第二天,杨议就不装了? - 天天要闻

杨老爷子才去世第二天,杨议就不装了?

2025年7月9日,94岁的杨少华先生与世长辞。按说都活到90多岁的年纪,怎么也算得上喜丧,但是他的儿子却被网友骂上了风口浪尖,网友认为如果他的儿子不瞎折腾,老爷子会活得更久。
大快人心!抖音这群未成年网红,终于要凉了 - 天天要闻

大快人心!抖音这群未成年网红,终于要凉了

大家好,我是小雷。 今天我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临近暑假,抖音又重拳整治了一批“网红儿童账号”。简单来说,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出镜直播、16-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开播需家长书面同意....
怀旧90年代港星:华语影后-舒淇,凭3次转折改变了一生(No.92) - 天天要闻

怀旧90年代港星:华语影后-舒淇,凭3次转折改变了一生(No.92)

经典永流传,提到90年代港星,你脑海中是否会浮现舒淇的名字?[微风]世人只知舒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背后暗藏的“辛酸史”。家境贫寒、被迫辍学,走上养家之路的她,也就此走上了“歧路”。当“艳星”之名成为她的标签,得到人气的同时
京彩纷呈,E路消谣,2025年北京网络辟谣宣传月活动圆满收官 - 天天要闻

京彩纷呈,E路消谣,2025年北京网络辟谣宣传月活动圆满收官

近期,“智启京彩·E路消谣”2025年北京网络辟谣宣传月活动圆满收官。活动期间,北京市委网信办联动各相关单位、各区及属地重点网站,共推出70余项辟谣宣传作品及活动,总曝光量超6亿次,在首都网络空间形成共抵网络谣言、共建网络文明的强大声势。凝聚辟谣联动合力充分发挥辟谣联动机制作用,协同职能部门专业力量,调动各...
国剧上半年盘点:头部演员轮番“带货”,带不动,就是带不动 - 天天要闻

国剧上半年盘点:头部演员轮番“带货”,带不动,就是带不动

用一句话来形容今年上半年的国剧市场,最贴切的无疑是“热闹有余,爆款不足”。细数这半年的剧集市场,孙俪、王宝强、段奕宏、姚晨、高圆圆、肖战等头部演员轮番“带货”,《大奉打更人》《漂白》《国色芳华》《难哄》《藏海传》《临江仙》《折腰》等大热内容轮番推出,但整个市场的反响却依然没有太多声量,不但没有像《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