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愤,建个房,我们和么爷闹翻了!

2024年03月14日18:20:21 情感 1181

我家么爷的行为非常过分,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气愤,建个房,我们和么爷闹翻了! - 天天要闻

在这个家族中,二爷和我爷是亲兄弟,他们共同承担着家族的责任和义务。而大爷和么爷则是另一家,虽然也是亲戚,但与我们家的关系并不那么紧密。


气愤,建个房,我们和么爷闹翻了! - 天天要闻

当农村的老房子需要翻新时,四家父辈们经过商量,决定一起建联排房,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又能保持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然而,么爷却不同意这个方案,他认为自己家的房子应该独立修建,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建联排房。由于大爷常年不在老家,所以他们家最终决定不与我们一起修建。

我们两家只好单独修建,但在量地基的时候,么爷却开始找茬,声称我们占了他们的地,动了他们的土。他们总是找各种理由来阻挠我们的施工进程,让我们感到非常烦恼。为了避免更多的纷争,我们只好把地基往左移了将近一米,以此来迁就他们。


气愤,建个房,我们和么爷闹翻了! - 天天要闻

终于,我们两家先修完了房子,封顶之后,么爷才开始动工修建他们的房子。然而,在修建的过程中,他们又把地基往我们这个方向移了60公分,原本宽敞的巷子被他们挤得几乎没有了。为了显示他们家比我们高,他们还把地基打高了30公分。


气愤,建个房,我们和么爷闹翻了! - 天天要闻

当他们的房子修好后,他们想要封顶,但却遇到了问题。他们想要把顶压在我们两家的顶上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坚决反对他们的做法,无论他们怎么闹,我们都不会让步。最终,因为他们的房子地基不稳,导致大雨时大漏,小雨时小漏,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气愤,建个房,我们和么爷闹翻了! - 天天要闻

么爷的行为不仅让我们感到失望和愤怒,也破坏了我们家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他的过分行为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家族之间的团结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朋友们,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这事?

#我来唠家常#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网友热议:该说吗? - 天天要闻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网友热议:该说吗?

高考重要,还是亲情重要,如果是你怎么选?近日,一女孩高考结束后,却被告知,她心爱的弟弟已经去世二十多天。女孩的后悔女孩的弟弟年仅3岁,因为年纪小,父母对弟弟关注更多一点,女孩对此也常有怨言。甚至在高考期间,因为家里没有打电话,在电话里抱怨母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万后轻生,真是悲剧,敲响警钟 - 天天要闻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万后轻生,真是悲剧,敲响警钟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万后轻生#不论一个人负债多少,都不要选择轻生,活着就有希望。6月10日有媒体报道,福建莆田,一女子瞒着丈夫借给别人20万,没想到到期了,钱拿不回来。所以说不要想别人的利息,这真的很不靠谱,常在河边走,早晚要湿鞋。钱只有
我55岁,老公才45岁,为了不显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养 - 天天要闻

我55岁,老公才45岁,为了不显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养

早知道我今天上午呆在家好好写头条了,免得出门受刺激。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艾灸馆,可以免费体验一周,朋友非要我陪着一起去做个艾灸试试,我想着最近老是下雨身子总觉得很沉重去做一下艾灸可能会舒服点。到了艾灸馆人挺多的都在排队,老年人嘛一边排队就一边
我退休金5千带孙6年,70万给儿媳,我1百买大衣儿媳说我败家 - 天天要闻

我退休金5千带孙6年,70万给儿媳,我1百买大衣儿媳说我败家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王大妈是一个退休金五千元的普通老人,年轻时在工厂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和老伴老李一起住在一个老小区里。小区环境虽然不算太好,但对她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心眼坏的人,往往有这3个特点,千万不要深交! - 天天要闻

心眼坏的人,往往有这3个特点,千万不要深交!

现实里,成年人交朋友的时候,心眼好坏,是交往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不是光看钱。心眼坏的人,哪怕你跟他,再有共同话题,你也要敬而远之。因为这类人的做人标准,跟你完全不同。你可能遵守道德规则,但是他们,却完全视道德于无物。你跟他们交往,很容易吃亏。
一个家庭越过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养 - 天天要闻

一个家庭越过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养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睦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也体现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庭是人们情感的港湾和精神的寄托,当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谐、相互关爱时,家庭就成为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人们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滋养,更好地面对外
以为两个儿子都是研究生,我的日子会好过些,没想到比以前更苦 - 天天要闻

以为两个儿子都是研究生,我的日子会好过些,没想到比以前更苦

研究生儿子带来的新挑战:父亲的期望与现实老张是一个朴实的农民,一辈子勤劳肯干,就盼望着儿女们能有个好前程。当得知两个儿子都考上了研究生,他满心欢喜,以为好日子就这么不经意间到了。在他的想象中,儿子们高学历,工作稳定,他就能卸下肩上的重担,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