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再孝顺,但嫁了人就是外人,她的孩子我绝对不会帮着带的”

2023年10月24日23:14:06 情感 1967


“闺女再孝顺,但嫁了人就是外人,她的孩子我绝对不会帮着带的” - 天天要闻


01

前‬天‬下午带女儿去商场的游乐场玩,遇到了女儿的同班同学和她的奶奶。

可能是看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比较欢,也可能是我接女儿放学时、曾见过我,这个同学的奶奶(暂且称她为陈阿姨吧)在和我闲聊了几句后,便唠起了家常。

在得知每天接我女儿放学的既不是我婆婆、更不是我母亲,而是我和丈夫专门找的接孩子放学的阿姨后,陈阿姨先是夸赞了我和我丈夫“有能力”,接着又问我,怎么我婆婆没帮着接孩子,是不是我婆婆把孩子带到上了幼儿园后、想歇一歇,就暂时回了老家?

我笑了笑,很坦诚地告诉她,我婆婆身体不太好,把我女儿带到快半岁时,就回了老家,然后我辞职把女儿带到了一周岁,接着便找了个不住家的保姆,在把我女儿带到上幼儿园后,就又换了个专门接孩子放学的阿姨。

听我这样说,陈阿姨先是感叹了句“你们小两口也挺不容易的”,接着问我,“你婆家那时帮不了忙,那你就没想着让你娘家妈帮一把吗?”

我告诉她,我娘家父母在老家县城做小生意,还要照看我弟家的孩子,忙不开,所以我也没想过要麻烦父母,不过……

然而,陈阿姨并没有听完我的话,就打断了我,她啧啧了两声,而后长叹一口气,说我这个做闺女的那么懂事,知道心疼娘家,不给娘家增添负担,可她的女儿就一点也不知道心疼人,跟白养了一样!

她的女儿做了什么呢?


“闺女再孝顺,但嫁了人就是外人,她的孩子我绝对不会帮着带的” - 天天要闻

陈阿姨的女儿刚出月子还没一周,因为女儿和婆婆合不来,且女儿的婆婆也不愿继续帮忙带孩子,于是,女儿便求到了她那里。

女儿的意思是,陈阿姨如果过去帮忙,除了每月的买菜钱,女儿还会额外再给她两千块辛苦费,虽然不是很多,但至少说明了不是把她当成免费保姆使唤,不仅如此,女儿还会和女婿提前讲好,只要他们小两口在家,就不能做甩手掌柜,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帮陈阿姨分担。

对于女儿所说的条件,陈阿姨丝毫不为所动,她回复女儿,别说给她两千,就是两万,她也不会去带女婿的孩子的!亲家一个做奶奶的,都放着自家孙子不管,她一个做姥姥的,又何苦大老远地跑过去多管闲事呢?再者,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做得好了,不见得会被女婿记在心里,但要是哪里做得不到位、或者照顾不周了,那到时不但会引起女婿的埋怨,而且还会间接地影响女儿和女婿的感情,太不值当了!更何况,她自己还有孙女要照顾呢,扔下亲孙女不管而去帮着伺候外孙子,那让儿媳妇知道了,不净是制造家庭矛盾吗!

女儿苦苦哀求,又是说若是陈阿姨不好开口,那她就主动给嫂子打个电话商量,毕竟侄女都上幼儿园大班了,不是很小了,就只是接送上学,也好照顾;又是称看在她还算孝顺,从大学毕了业参加工作到生孩子之前,基本上每年都没少给父母转钱、买衣服,不求陈阿姨能一直帮她,至少帮她把孩子带到一周岁就行了。

陈阿姨听不进去,觉得女儿还不如省下点钱、自己在家带孩子,反正女儿的婆婆都不知道心疼小两口,那女儿就没必要非出去累死累活地上班帮女婿分担了,就让女婿一个人使劲赚钱养家得了。

看陈阿姨如此固执,女儿非常生气,她指责陈阿姨无情,宁愿看着自己亲闺女为难都不帮,还说陈阿姨出钱出力、没少受气地帮哥嫂带孩子,连抱怨一句都不敢当哥嫂的面,那么憋屈但一年一年又一年地坚持下来了,到闺女家带孩子有尊严、还能赚点钱却就是不愿意去,真是迂腐得不行!

你看看别人的妈,看闺女受累都是能帮一点是一点,就你!恨不得累死、苦死自己的亲闺女!我难道嫁了人就不是你闺女了?我上班是单纯地为了替你女婿分担吗?不也是想着让自己能有点能力、有点底气吗?你就不想想,我以前孝敬你和爸的钱是怎么来的?你以为是你女婿好心、给的钱吗?行,妈!你既然不管我死活,看着我犯难而无动于衷,那以后也别指望我能多孝顺你和爸了!

说完这些,女儿愤怒地挂断了电话。

没有想到女儿会是这样的态度,陈阿姨也是气得不行,她想不明白,又不是自己非让女儿找女婿那样的人家的,更不是自己让女儿过得难的,凭什么女儿把怒气往自己身上撒!


“闺女再孝顺,但嫁了人就是外人,她的孩子我绝对不会帮着带的” - 天天要闻

02

我给你说,闺女再孝顺,但嫁了人就是外人,她的孩子我绝对不会帮着带的!除了独生女,你看看,有多少有儿有女的父母,会放着自己的孙女/孙子而不管、去帮着照看外孙/外孙女的?不是我封建,这是习俗!孙子、孙女是自家的根,外孙/外孙女是别人家的,你不能去抢着做别人该做的事啊!本来嘛,当初就是我这个闺女非要嫁给女婿的,她既然婚前没看清楚亲家是什么样的人,那现如今只好自己承担后果了。

陈阿姨这样说。

说实话,我自己既是儿媳也是女儿,对于老人,不管是婆婆还是母亲帮带孩子,我一直认可的观念都是:老人帮带孩子并不是必须的,她们可以帮,也可以选择不帮。

也不要说什么孩子是给男人、或婆家生的,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不管父母是因为受不了长辈的催生、还是自己主动想要的孩子,只要把孩子生了下来,那就必须得承担起父母该担的责任。

遇到点事就动不动地指望父母,把自己过不好而归咎于父母不帮衬,这样的子女可谓是一个自私的巨婴。

对于老人来说,如果她们愿意牺牲自己的晚年,也心疼子女在外打拼的不容易,愿意帮着子女分担、去照看孙子女/外孙子女,那么,年轻人多感恩、多回馈就好了,别把老人的帮助当成是理所应当;若是老人真是不想老了老了还要再去管孙辈、或者是有身体方面以及别的方面的顾虑,那么,年轻人也要尊重老人的想法,不能用重话、狠话去威胁。

毕竟,作为已婚已育的成年人,最该对自己生活负责的终究还是自己。


“闺女再孝顺,但嫁了人就是外人,她的孩子我绝对不会帮着带的” - 天天要闻

老人虽然不是得必须帮子女,但是不是就意味着老人可以眼睁睁地看着子女难而无动于衷呢?

我前面在给陈阿姨说,当时婆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帮我带孩子,我也没有麻烦娘家妈时,说到“不过”就被陈阿姨打断。

那个“不过”的后面是什么呢?

我母亲虽然不能来我家帮我照看我女儿,但是知道我辞职在家,全家都靠我丈夫一个人的工资时,她和我父亲每个月都会给我转3000块钱,不多、但足够我女儿的吃穿用了,一直到我女儿三岁(一岁往后请了保姆,父母说他们给的3000块钱就当作是帮我分担请保姆的钱),父母才断了这份帮衬。

这期间我也拒绝过父母,让他们停止给钱,可她们称,我只是在花我自己的钱,因为以前我没少孝敬他们,他们都把钱攒了下来,如今我有了难处,他们出不了力,但至少能给些钱。

你放心,给你的这些钱可比不上我和你爸给你弟弟花的一半呢!我们虽然以后指望你弟弟,但是多少也要帮一帮你,哪能看着你难而一点也不管呢。

母亲说的这番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也正是因为她和父亲对我的掏心掏肺,这些年,我日子慢慢好起来后,对他们也是非常的舍得和“大手笔”,就连我丈夫,每年我父母的生日以及过年,不用我开口,他都会主动给我父母转点钱(当然,我也会给公婆转同样的金额)。

我一直觉得,一家人之间的情分是有限、且有来有往的,父母疼爱子女,子女肯定也得给予回馈,同样,子女对父母孝顺,那么,父母也要适当地安抚和关注子女,不能一方总仗着另一方的好而光知道肆无忌惮地享受和索取。

哪怕是父母和最疼爱的儿子之间,感情也是相互的,父母太过溺爱儿子,或者儿子太过理直气壮地接受、索取,那么,最终,亲子关系也会变得很紧张、甚至会疏远的。

为什么有不少的父母会逐渐地对子女冷淡、甚至是失望?为什么也有不少的孩子对父母逐渐地不再言听计从、更不愿再孝顺?

心不是一天就变凉的。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锦上添花”,但雪中送炭,却很少有人能做得到。

有时候,对父母而言,最难得和无私的不是:对所宠爱和看重的那个孩子就心甘情愿、任劳任怨,甚至愿意付出全部地帮衬;而是能放下心里的观念、偏见,看到并珍惜不被你重视、甚至是你所认为的“外人”而对你的付出,同时力所能及地在这个孩子难时给予帮助,即便是一点点的帮助,也会让你在以后得到更多、更真诚的回报。

多一个孩子孝顺,何尝不是多一条“退路”?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35岁女子离婚两次,每次都净身出户,网友:一把年纪了,折腾啥 - 天天要闻

35岁女子离婚两次,每次都净身出户,网友:一把年纪了,折腾啥

在爱情与婚姻的路上,有人一帆风顺,有人却屡遭波折。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35岁女子小雨的坎坷婚姻历程。她两次离婚,每次都选择净身出户,面对周围人的不解和网友的质疑,小雨内心究竟藏着怎样的坚持与挣扎?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感受那份不被岁
#婚姻不需要金钱的支撑,你认同吗? - 天天要闻

#婚姻不需要金钱的支撑,你认同吗?

关于婚姻是否需要金钱的支撑,这个问题涉及物质与情感的平衡,我的观点如下:1. 金钱是婚姻的"基础设施",而非核心婚姻的本质是情感联结和共同成长,但金钱确实构成了现代婚姻的基础设施。就像空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平时不易察觉,但长期缺失会危及生存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 天天要闻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单亲妈妈,79年的羊,今年46岁了,独立抚养一个大一的娃。我在饭店工作,为了碎银几两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闲见缝插针的写小作文贴补家用。生活从来都是惧怕强者的,“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话也适合我们的生活。我从三十多岁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