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里,最漫长的,到底是什么?

2023年06月20日23:29:04 情感 1167

作者:杉姐

断断续续看完《漫长的季节》,看到王响最后追着火车喊“向前看,别回头”的时候,忍不住眼泪模糊。人总是因为执念而痛苦,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几道过不去的坎,但注意他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死去了,执念也清除了,如果来生再为人,再选一次,他还是会执念一生,为了儿子的惨死搭上后半生。

漫长的季节里,最漫长的,到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故事开始于一个父亲在某一天忽然失去儿子,漫长的从来不是刹那的倾盆大雨,而是往后余生整个空气里的氤氲潮湿,就像南方的梅雨季,一下一整季,就像《地久天长》里失去儿子后的夫妻,他们哪想长命百岁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钻心剜骨地诉说“so long my son”,“失去你后的每一天,都如此漫长,我的儿啊”。

活在巨大悲痛里的人,心里不再有四季,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年,那一个季节,那一天,再也没有向前走过,不管经历什么,拥有什么,都只有三个字“过不去”。

沉默、龚彪、马队也各自有自己“漫长的季节”,他们无法抚平伤口,心甘情愿被它裹挟,在迷茫与伤痛中与它和解,与它共生。其实想想就明白,结痂不代表你好了,而是你可以带着疤开始生活了,人永远都不能活成自己的剧本,一旦如愿,都是需要付出等价交换,人生就是一场修不明白的旅程,无论你怎样挣扎,命运早就给了结局,越长大才越发现,那只无形的手,冥冥之中,一直都在。从这点来讲,整个故事都在解释“宿命论”,众生皆苦啊!

漫长的季节里,最漫长的,到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漫长的季节》我给了5分,不单单是因为故事,表演、叙事、服化道,甚至弹幕,每一个环节都相当讲究。尤其是它的三线叙事,过去与未来,虚与实,平行时空的各自独立和封锁,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未来的事,早就发生了,只是现在的你,毫不知情。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闻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时间一位TOP10房企营销总在饭局上放出豪言:“现在虽然没地没项目,但也无所谓,大不了开个门店做中介老板,20多年的房地产经验总能有口饭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观点也许成立,但放到现在只能说他还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因为房地产的“食物链”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白皮书》显...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年轻时,我们总觉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时间还长。可过了50岁才发现,人生就像一场减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过寥寥几人。五十岁之前,人们往往拼尽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岁过后,方才领悟要向内收敛。那些曾经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渐渐变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 天天要闻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心中的灵魂伴侣#活成阳光,成为一道光​每个人都喜欢身边围满了人,被拥护,被人追棒,都想有人来照亮你,但是我们又不想成长自己,不想去行动起来,恐惧,依赖,退缩,……,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别人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 天天要闻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女人对你态度冷冰冰,对你的事情不上心,你亲近她,她会后退,会下意识将你推开,你有事情要麻烦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时候,你穿荆度棘,为女人做一些事情,试图哄女人开心,女人却不受哄,总是怠慢你,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明白女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 天天要闻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中年男女,与一个异性之间的相处,彼此之间的关系,大大方方,坦坦荡荡更长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与异性的相处过程中,智者的选择是保持距离,不频繁接触,靠近。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 天天要闻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爱情这事儿,多半藏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关头突然来了,那些被身份、规矩裹着的感情,到底会露出啥样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关系当成生活的调剂,却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说想见你,抛开那些世俗说的角色,你心里头抗拒的
一个德国客户的人生经历,真正阐释了什么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闻

一个德国客户的人生经历,真正阐释了什么叫做九死一生

(原创,欢迎点赞评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曾说过: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之为人。今天和一个德国客户聊天,听了他的人生经历,我想说,一个人要经受多少磨难,才能被称之为强者。他这一生,挺传奇,也足够悲催。
普通人变强的第一步:丢掉羞耻心 - 天天要闻

普通人变强的第一步:丢掉羞耻心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焦点效益”。 是说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从而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因为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怕尴尬、怕丢脸,以至于不敢尝试新事物,从而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