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未来如何,可能只有此刻最值得。如果此刻没有愿望,那么未来如何来?
逢年过节 的时候,和亲戚一起吃饭是最尴尬的事情了,因为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甚至和亲戚家的同龄孩子也找不出什么共同语言。因为这么多年来,每个人的境遇各不相同,父母给安排工作、在家里有车有房的弟弟,和北上广押一付三交着房租、每天通勤四小时上下班的姐姐,过的已经完全不是一种人生了。然而长辈们总说,工作还是轻松些好,日子能过就可以了......
还有几个亲戚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毕业后分配的工作,一直做到退休。他们说,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没想过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分配了这个工作,守着、做着,然后组建家庭,把薪水拿回家,养家糊口,其他什么都没想过,然后日子也就这么过来了。
他们满意吗?他们说,也挺好,人生苦短,这样高高兴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没想那么多,就觉得也挺好的。他们可能是我们大多数长辈的样子。没有大风大浪的经历,没有呼风唤雨和惊天动地的能力,只是做着一份工作,用这份工资养家糊口,就是生活本身。
我发现,人生过半,这两种人对现状都很满意。要么是自己一手选择的道路,很辛苦,也很甘心;要么就是无意识地过着平淡的生活,平平常常也是知足常乐。
被动选择人生最后悔,包括被动承担都没来得及选择。我想的是,如果我60岁的时候,有小辈问我“对我的人生满意吗?”,我会怎么回答。
那些能说出“我不满意”的人,他们的人生该是多么的难过。
为什么不满意?被动选择是人生最无奈的一件事。被动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然后一干就是一辈子;或者被动选择了自己不满意的另一半,然后一凑合就是整个人生,这两个字真的应该是我们最不想发生的事儿了吧。其实,这两件大事是不满意现状的根源。被动选择和接受,你能说这是命运吗?
就余生而言,我也应该还太年轻,我对命运抱有最深的敬畏。即便如同我这般乐观的人,也不愿意被动选择或接受,然后说“这是命运”。我亲耳听到年过半百的长辈真的说出这样的话,我深感震撼并且引以为戒。
我想,如果真的到要听天命,也不是一开始就被动选择和接受,尽人事,然后才是听天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