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见过世面的人,脾气都很小

2022年07月05日01:44:25 情感 1141
夜读丨见过世面的人,脾气都很小 - 天天要闻

夜读丨见过世面的人,脾气都很小 - 天天要闻

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文/洞见pumpkin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话:“练武之人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其实,一个人的修养,也是这样的三重“境界”:见自己,观本心而愈豁达;见天地,览乾坤而容不同;见众生,阅万物而生善意。

胸中有丘壑,眼中自然无风波。见过世面的人,都会有温和稳定的情绪。

夜读丨见过世面的人,脾气都很小 - 天天要闻

见自己,内心强大

有一只狮子被一只小老鼠不断挑衅,却纹丝不动。

别的动物很纳闷,问它:“你是百兽之王,还怕老鼠吗?”狮子说:“我不是怕它。对它发怒只会显得自己心胸狭隘,而这只老鼠却会获得挑战百兽之王的殊荣。”

弱者易怒如火,强者平静似水。

如果一个人自身没有定力和自控力,便会很容易被周遭的事物牵着鼻子走,被情绪左右。如若他可以时刻保持内心的简单和澄明,为人处事便会用一种超脱和潇洒的态度来应对。

有人问余光中:“该怎样应对那些天天找你茬,追着骂你的人?”余光中说:“他天天骂我,证明他生活中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器量小的人,任何风吹草动,鸡零狗碎的小事,都能让他们跳脚;器量大的人,遇到天大的事情,都能稳住情绪,收住脾气。

当你凡事内省,内心坚定,所有来自旁人的评价,都是在帮你更好地修炼自己,成就自己。

夜读丨见过世面的人,脾气都很小 - 天天要闻

见天地,包容不同

当一个人局限于一方天地,看不到辽远的世界,他就只能困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一个人所站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他的胸襟和气度。

鲁迅和林语堂,曾是至交。后来时局动荡,林语堂性格随和,用柔和的笔调,曲折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鲁迅刚劲生猛,则以文字为匕首,化身文学斗士。理念上的不合,使两人渐行渐远,从此再无合作。可即便最后分道扬镳,他们仍能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处境和选择,保持着君子之交的体面。

1936年,鲁迅因肺结核逝世,林语堂闻之大悲,写下:“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吾始终敬鲁迅……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见过世面的人不偏狭,能尊重与他不一样的人,尽管彼此立场不同,所站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但仍能尊重与他不一样的人,并不会把个人想法和观念强加于人,更不会随意放纵自己的情绪。

走的路多了,看的景多了,自然有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胸怀。和不同的人交流互动,领略差异化的生活方式,就有了“大度兼容,万物兼济”的格局。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胸襟越大,眼界越高,就越能理解更多不同的人和事。

夜读丨见过世面的人,脾气都很小 - 天天要闻

见众生,懂宽恕

网上有人问:“怎样才算见过世面?”

有个高赞回答说:“有能力而懂谦卑,有财富而懂节约,有地位而懂弱小。”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见过世面的人,不是没有愤怒的情绪,只是因为经历过,所以也想给别人撑起一把伞。

木心曾有过一段多年艰难的牢狱之灾,他被关在阴暗潮湿的防空洞里,喝的是污水,吃的是馊馒头和霉咸菜,终日与老鼠、苍蝇为伴。深夜无人之时,他拿出偷偷藏起的笔墨,写下65万字的《狱中笔记》。全文没有控诉和谴责,有的只是对艺术、美学以及音乐的思考和感悟。

梁文道曾看到木心50多岁时的照片,惊叹道:“这哪里像是一个坐过牢的人,好奇怪,好奇怪的一个人。”因为照片上的木心,脸上没有一丝抱怨和苦难。他不曾怨天尤人,撰写苦难回忆录时,只留下轻轻一句:“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人生一定会遇到许多挫折或挑战,每个人也会经历一段至暗的路。但那些如履薄冰的日子,往往最能激发出人内心的能量,赋予与命运抗争的斗志,所以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心力与斗志。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说过一段话:“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嚣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目之所及皆是风景,所到之处皆被暖阳。

愿我们都成为见过世面的人,站得高、看得远,内心强大而充实。

夜读丨见过世面的人,脾气都很小 - 天天要闻

夜读丨见过世面的人,脾气都很小 - 天天要闻

主播:丁谦

媒体人

文章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作者:洞见pumpkin,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夜读丨见过世面的人,脾气都很小 - 天天要闻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两性关系:50到60岁的女人找男人还有什么用?2种用处! - 天天要闻

两性关系:50到60岁的女人找男人还有什么用?2种用处!

年逾五十,万物皆淡,看过世事浮沉,懂得人情冷暖。有人说,女人五十之后,还要男人做什么?其实啊,这不过是生命中又一程花开,“人间有味是清欢”,岁月从未亏待过用心生活的人。五十到六十岁的女人,曾经也为爱而哭,为家庭奔忙,终日操劳,也许青春不在,
歌声里的岁月与爱:在党的生日追忆往昔 - 天天要闻

歌声里的岁月与爱:在党的生日追忆往昔

今天是党的生日,也是父亲的生日,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日子里,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过往。时光的长河缓缓流淌,那些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心灵的夜空闪烁,诉说着岁月的温暖与沧桑。我想起年少时在老家春节晚会上的辉煌时刻。
七零夫管严:嘴甜小娇妻被宠上天 - 天天要闻

七零夫管严:嘴甜小娇妻被宠上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精彩剧情“许绽放,咱俩是领了证,办了酒席,合理合法的,而且是你非要嫁给我的,你再推我一下试试!”许绽放呼哧呼哧的喘着气,看着地板上坐着一个四仰八叉的黑脸男人!男人穿着白色衬衫结实的扎在黑色的裤子里,腰带勒出劲瘦的腰身。
人到中年,最高级的活法不是享乐,而是坚持这3个“冷原则”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最高级的活法不是享乐,而是坚持这3个“冷原则”

在人这一辈子里,中年阶段具有独特性,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一下子增大了不少,人到中年就应当明白,真正高级的活法并非只图享乐。人生在世,懂得生活的真谛,才能活得更加通透,人到中年,最高级的活法是坚持3个“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