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没病,有病的只是你与我

2021年08月17日23:47:01 情感 1556

社会没病,有病的只是你与我 - 天天要闻

常常听见少数人高谈阔论,社会病了,世界病了。其实世界还是那个世界,社会依然是那个社会。只是你我的行为准则改变了对世界的认知,也改变了社会某些现状。殊不知主宰世界的还是人类。

鲁迅先生说过,从来如此,便对吗?我们在某些事、某些环节仍然沿袭着这种理念,从来就这样的陋习,去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无论我们在大众面前说得多么冠冕堂皇,私底下总会有庸俗、灰暗的一面不自觉地表露出来。从来如此,偶尔也可以改变环境,改变现状。让我们从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捷径,而乐此不疲。出门办事,即使自己不抽烟,也要装上烟,从进门开始,见人便散,屈膝卑躬,点头微笑。直到事情结束,心里才轻松下来。大家都知道,求人办事着眼在求上。智者一切求自我,愚者一切求他人。但我们又不知不觉地充当了愚者,充当了破坏规则的施暴者。我有一个同学,每每去他办公室,总能看见满桌子的散烟,其实他并不抽烟,大家也知道。而每天堆积在桌子上的香烟足有四包有余,最终都让同事们拿去抽了。这种浪费,他看着就很纠结,有些人明明自己不抽烟,也要买一包。似乎这就是规则。


社会没病,有病的只是你与我 - 天天要闻


本来一向自我,不愿与世俗苟同的我,也深受这种理念侵扰。一件事改变了我的初衷,我一直害怕每年的车辆年检,费时伤脑筋,前几年,在检测站,车辆几乎无法靠近,前面挤满了“黄牛”停放的车辆,如交给他们办理,收三百元劳务费,我心有不甘,然后,从早上排到下午下班也难以进去,看着他们源源不断的车辆从夹缝里进去,从另一头驶出来,心里特别压抑。第一天无功而返,第二天,我便早早来到那里排队,还是被“黄牛”挤进去几辆。直到下午才轮到我,由于检测人员没有享受到福利,车辆大灯被按爆,开出来后,被要求去重新装灯,直到下午快下班了才出来,发动机的轰鸣声明显比先前大,就像拖拉机的声音,那个心痛无以言表。一切都因为规避了“黄牛”。后来我妥协了,不仅交给“黄牛”去办,还笑着递上两包烟,希望快一点。虽然如愿,心里总像吞了一只苍蝇那么恶心。再后来检测站被私营化,我自行选择了一家检测站,驾驶室里每次放两包烟,检测人员可以看见,于是我的车常常被开到前面,很快结束检测,动力也无异样变化。那些排队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让他们想不通的规则还是被我践踏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以点概面,把个别现象普遍化,眼中都是负能量。把责任归结于社会,归结于他人,把自己当成了社会的过客、看客。这种悲哀常常就在我们身边,有一名党员干部,深知单位违纪违法问题突出,不容直视,于是含沙射影地写了一篇自媒体文章,不巧被工作中的儿子看见,儿子劝他别多管闲事,一则那不是他问的事,二则即使让违纪违法者得到处分,或许只会轻描淡写,还可能在异地冒出来头来,岂不讽刺。听他一说,我很震惊,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一点血性都没有,可能不在少数。大家都沉默,坑害的不仅是国家、人民的利益,还有我们生存的环境,有时可能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说社会有病呢?其实病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习惯做一名看客,私底下指手划脚,都期盼他人能成为时代的急先锋,然后我们给一个大大的赞。自己却隐藏在风口浪尖后面享受着阴暗的愉悦。冷不丁还会站起来慷慨陈词,指点江山,感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两都,意踌躇。意踌躇?恰似一腔热血空悲怜,不悉世事叹古今。

生活中,只要不是一己之私事,我们常常都可以视而不见。有损于自己的利益,我们就会高呼匡扶正义了。只要对自己有利,我们就可以突破规则和底线,盯着自己的利益,盯着他人的过错。邻居一名患者,明知医院医生无法开到处方外的药,百般央求医生拿到了处方外的药,最后因为区区几十元钱的让利争议,硬是弄得医生受到医院处分为止。还大言不惭地说整治不正之风从我做起,因自己的过错去诱发他人的过错,还恬不知耻去谴责这个社会。

社会不缺法律,更不缺规则。缺的只是遵守法律、恪守规则常态化的人。社会属于大家的,不能因为自己的过错,社会就成了他人的社会。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做有损于道德底线,有损于社会规则的事情。才能遏制残留在心底的邪恶,才不会成为社会暗流的推波者。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