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黄淑鑫 文/图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发现了一个带娃“新招”——请大学生来家里陪孩子学习。社交平台上,“大学生带娃”“大学生伴读”的帖子热度也持续升温。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认为,大学生不仅能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还能陪他们运动、聊天谈心,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然而,由于目前缺乏正规平台,这类服务大多通过私人渠道联系,存在信息不对称、中介收费混乱等问题。
家长:辅导功课还能缓解压力 处得像朋友
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伴读一般包括学业辅导和休闲陪伴两部分,费用通常在每小时80至150元之间,根据年级和大学生学历背景有所浮动,每次伴读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左右。
“我从大三暑假开始做数学和英语学科的伴读,原本只是想赚些零花钱,没想到收获远超预期。”莆田学院大四学生小冰(化名)向记者分享了她的伴读经历。她表示,伴读不仅是教学的过程,更是与孩子建立信任和友谊的过程。每天上门前,她都会准备“学习+游戏”的组合方案。
“因为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注意力无法一直集中,所以我选择以劳逸结合的方式伴读。比如陪孩子做完数学作业后,我们会玩24点(棋牌类益智游戏)巩固计算能力。”小冰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孩子们喜爱,如今她已经积累了不少固定客户。
“我们夫妻文化水平不高,很多科目都辅导不了。”市民马先生的孩子即将升入初三,英语成绩长期在及格线边缘徘徊,让他十分焦虑。后来通过其他家长介绍,他了解到大学生伴读这一方式。
“大学生不仅辅导功课,还能跟孩子聊天,缓解他们的压力。孩子和大学生相处得像朋友一样,这是外面的培训机构难以提供的。”马先生说道。
调查:或存信息不对称 中介收费有套路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大学生伴读市场还存在信息不对称、中介乱收费等问题。
通过社交平台评论区,记者加入了一个家教微信群。群内的“家教小林老师”每天发布伴读岗位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地点、所需科目和报酬等。
记者以大学生身份尝试接一单五年级英语的长期伴读任务,对方在索要了记者的简历后称,家长同意上门,要求记者先交一周的伴读费(480元)的80%作为“信息费”,才能提供对方家长的联系方式。整个过程中,对方并没有要求记者出示学生证,及伴读经验相关的证件材料。
此外,记者添加了多个相关的微信群发现,不同中介向大学生收取的“信息费”标准差异较大,有的按一周薪资的80%收取,有的甚至高达1.5倍。而同样的信息费,中介并不会向家长收取。

平台上伴读的信息不少
采访中,多位家长希望高校搭建官方伴读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职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家长更安心。
“我会查看对方的学生证,担心有人伪造证件冒充大学生。”一位家长表达了担忧。此外,绝大多数伴读都未签订书面合同,基本靠口头约定和微信转账完成交易。
律师:谨慎选择兼职渠道 尽量通过官方平台或正规中介
福建泽庭律师事务所陈茜律师表示,在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主要看双方是否符合劳动关系成立的条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在校大学生和家长不具备劳动关系成立的条件,不视为就业,双方不构成劳动关系,双方属于劳务关系。在学生提供伴读服务前,双方应签订书面劳务合同,明确工作内容、时间、报酬及支付方式、双方权利义务等关键条款,避免口头约定。若发生纠纷,合同可作为双方重要的维权依据。同时,若伴读包含课程辅导,需遵守教育相关法规,不得超纲教学或进行违规补课。
陈茜律师还提醒大学生,要谨慎选择兼职渠道,尽量通过官方平台或正规中介机构寻找伴读机会,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对于要求缴纳押金、中介费等费用的情况要高度警惕。
编辑:林威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