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在成都大学校园内涌动着创新思维的热潮——5月17日,第106期全国设计大师班(成都站)在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盛大启幕。据悉,本次大师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由成都大学和全国设计大师班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近80所高校和企业的250余名学员参加学习。
深化产教融合
助推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
“希望大家回应时代之需求,拥抱AI之浪潮,共同探讨教育变革路径,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设计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动力,开拓新的局面。”开班仪式上,成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明对各位专家学者和参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全球教育生态,教育部提出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重塑战略,赋予了高校更紧迫、更重大的使命,学校承办此次活动,正是响应国家号召、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智能育人模式的重要实践。”
“设计不仅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也是驱动产业升级、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社会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四川省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支锦亦代表学术支持单位发言。她希望各界共同努力,做好设计教育、深化产学研发展,共同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全国设计大师班一直致力于推动设计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设计教育提供了国际视野、先进理念,激发大家不断思考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同时,武汉理工大学文科学部主任、教授、博导,教育部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潘长学作为大师班课程导师代表致辞时表示,“希望借助此次活动搭建庞大的设计教育朋友圈,继续推动设计教育发展。”“‘大师班’,是促进设计教育发展、帮助教师成长的平台。”同济大学教授、教育部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全国设计大师班创始人林家阳介绍了“大师班”的创办历史和基本情况。“希望学员们以开放心态拥抱技术变革,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行动能力,担负起对国家、社会、教育的责任。”
5位专家观点碰撞
生动展现AI时代设计领域前沿资讯
与此同时,在主旨演讲环节,范圣玺、潘长学、韩挺、李海明、吴剑5位专家聚焦“AI时代设计课程体系转型”这一主题,分别围绕设计教育、学产教融合、创新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内容作主题发言。此外,浙江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社会创新研究所副所长刘丹及特聘研究员杜军,指导参学人员开展了理论、技术学习和具体实践。
“成都是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古都,也是国家首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设计大师班落户成都,将为西部地区设计院校思考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创新能力和增强发展信心,提供有力的动力与支持。”(文/图 王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