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山东省2025年春季高考首日。
考场内,考生们奋笔疾书技能成才的理想。而考场外,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则交出了一份关于生命的完美答卷。
当日清晨,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学生姜昭鹏与网约车司机王涛联手,在短短7分钟内将突发心梗、命悬一线的同学送往医院,并通过专业的急救措施成功挽回生命。
姜昭鹏与王涛2位生命的“考生”用行动证明,当专业技能与人性光辉交织,平凡人也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01
黄金四分钟内的“教科书式”急救
10日早上8点10分,姜昭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前往莱山二中考点,上车1分钟左右,同行同学便因突发心梗休克倒在姜昭鹏身上,并伴随癫痫、心脏骤停等症状。
在校学习过健康教育课程的姜昭鹏回想起相关课程中的急救知识,他深知心源性猝死“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每超过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
从行车记录仪的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身旁同学倒下的这一刻,姜昭鹏没有丝毫犹豫,甚至连背上的书包都没来得及放下便当即开展急救。
车内空间狭窄,施救难度极大,但姜昭鹏的急救操作却精准而冷静:检查意识、开放气道、持续胸外按压……这些在课堂上模拟过无数次的步骤,此刻成为挽救同学生命的“关键钥匙”。
将同学送进抢救室并垫付医药费后,姜昭鹏第一时间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报备,确认现场不需要自己后又迅速赶往考点准备参加考试,但由于迟到时间过长,导致10号上午语文考试未能进入考场。
“不后悔,考试可以重考,但生命只有一次。”面对媒体提问,姜昭鹏坚定地回答。
就在昨日上午09:45,一则“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的话题以1124998的讨论量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
“他已经交出了最高分的答卷!”
“虽然他错过了语文考试,但他人生考试满分。”
……
在微博热搜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感叹教育的意义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02
7分钟连闯6灯的“生死时速”
“警察同志,车上有学生心脏骤停,能不能给我开个绿灯!”在姜昭鹏全力施救的同时,面对突发情况,网约车司机王涛一边安抚两位学生,一边紧急联系交警说明情况。
“你可以闯灯,可以违章,但一定要保证安全。”接到王涛的求助后,烟台交警允许其在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前提下闯红灯通行,挽救生命。
在收到肯定答复后,王涛紧握方向盘,在早高峰的车流中疾驰。他打开双闪,鸣笛示警,凭借对路况的熟悉连续变道超车,连闯6个红灯,时速多次突破90公里/小时。当车辆一个急刹停在烟台山医院急诊门前时,仪表盘显示8时17分,将原本15分钟的行程压缩到7分钟。
急诊科医生迅速接手抢救,经过40分钟的救助接力,患者终于在8点50分恢复自主心跳。现场及时的心肺复苏和司机师傅的快速送医,都成为了抢救成功的关键。
闯灯、超速、不按导向车道行驶……面对可能面临的多项扣分与罚款,王涛十分平静:“就算重来一百次,我照样会踩油门。”据了解,烟台交警在调取全程影像与相关就医资料后,已免除其交通违法处罚。与此同时,烟台高新区政法委正在协助王涛申请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事迹荣誉称号。
13日上午,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向网约车司机王涛和同学姜昭鹏颁发锦旗和证书,感谢他们此次救援行动中的挺身而出。
“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把孩子安全送到医院。”王涛说,这面锦旗是他从业多年来“最珍贵的职业勋章”。
03
“德技并修”育人理念的具象化探索
姜昭鹏的冷静施救并非偶然,他的“教科书式操作”正是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德技并修”育人理念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将急救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体系,要求所有专业开设《急救知识与技能》必修课,并创新性地将其融入“课程思政”。同时,学校配备了aed除颤仪、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海姆立克训练模拟人等专业设备,还邀请三甲医院急诊科医生担任实践导师,学校师生掌握相关技能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深入社区进行科普宣传,帮助居民掌握急救知识。
“我们通过模拟突发场景训练学生的应急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步骤和aed 的使用技巧,做到人人能急救,个个会应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刁洪斌介绍,学校的教育目标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更希望培养他们在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应对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敢救人、会救人”的技能型人才。
ymg全媒体记者 王宏伟
责任编辑: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