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疯了,预估各省分数线来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2024年06月20日13:22:27 教育 1750

马上就要出分了,从高考结束到出分这十几天是最让家长煎熬的日子,每天收集着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种大道小路信息。

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只要和报志愿有关系的信息,家长一点儿都不放过, 那种焦虑隔着屏幕都能看到。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网上疯传的预估分数表,拿高考大省河南的做个比较。

2023年 预估


一本


理:514 理:512

文:547 文:538


二本


理:409 理:410

文:465 文:461

从这里面看理科没多大的变化,文科一本差距大,差了有9分。


为了保证高考他数据的一个稳定性,其实每年的他这个划线基本上都上下差不了多少。

真疯了,预估各省分数线来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 天天要闻


从这个表上统计的数据看,全国一本线最高的省份是青海41.5%,5.6万考生,一本的孩子就23240,是不是欺负人哎。

这个表上统计的高考人数是1190.3人。

教育部官网统计2024年高考人数是1353人万,那150多万人去哪了,都缺考了吗?所以大家选择性看看就行了。

重点还是确定专业和报考思路,下面按高中低三个档来说。

比如分低的,我管他什么专业,只要保个本科学历就行,这也是一种思路。

毕竟这个社会就业专业对口率很低,而且想保个本科水平这样的能力,以后大概率我们从事不了科研的工作的。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是学历对口而已。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公司里除了技术岗,其他都是学历对口就行,由于这些年学历的一个贬值,大部分招聘本科起步。

按2023年全国本科录取率41%的话,2024年59%的考生无缘本科,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可怕数据。

网上说超600万无缘本科,但这么算下来不只600万,而是700多万了。

2024年是历上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但整体的录取率并不过发生太多变化。

大学的教学配置就决定了他每年的招生人数基本上是变化不大的,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扩招。

所以说三本民办,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拿点儿钱就能上的,这部分孩子也得分够才能上。

像河南二本线上50分以内,公办的机会可以说忽略不计的,几乎清一色的民办,或者是独立院校,要么是单列式的。

如果上不了公办,民办的专业还不错,你是上专科还是三本。

如果家里能支撑的话,其实三本也不是不能上。

因为本科也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就烂大街了,中考分流了50%,剩下50%中的41%,在整个同龄人中占比也没多。

做为家长,我们知道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种鲤鱼跳龙门了,能够通过高考改写命运的只有少数人。

我们大部分的人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一种人生的体验和阅历。

考上重点固然很好,但低分也有低分的混世法则。

所以填报志愿时,我们在得知孩子分数以后,要知道他这分数段的报考逻辑。

你比如985层次,院校层次来说都差不多,招聘单位往往不会因为你是同济大学的就招你,天津大学的就拒绝了你。

所以高分段,要保专业,你冲了个华东五校工商管理,并不一定有你上个其他㡳一档学校的电子信息更有钱途。

中分段呢,就找行业内的名校,因为这个时候学校已经不占优势了。

但行业内的名校的话,在校园招聘的时候,行业内的企业会到学校去招聘,不乏大的国有企业,这时候你就很沾光啊。

就说众所周知的电网,三峡大学名不见,经不传,但每年电网都会去这个学校招人,2024年在这个学校招了100多人。

那低分段的报考逻辑,保公办本科,或者是保本科,那你说又想上本科,还想上好的专业,几乎上就不可能了。


我们这个分数段,在未来,大概率是从事不了那种科研之类的工作。


那我保个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上机会多一点儿,也是一种策略。


要不就是学个能考公的专业,考公他不看你的学校好坏,只要你能考上就行,这点来说的确对低分考生不错。


你说你上大学4年就备考这个考公,是不是大学4年也挺充实的。


为啥工商管理我们都知道他比较虚,但他每年的报考热度也不低,因为这个专业,考公的比例也比较大,在低分段看见这个专业的频率也比较多。


明白了你的分数段应该是个什么样的报考思路,就会减少很多的焦虑。


我这上面呢,只是举了个例子,不管是什么样的,你想清楚你的诉求,出分报考的时候,你就纠结的少一些。


有多少孩子能够把报志愿当成自己的事,大部分一高考完就彻㡳放飞,摆烂。要么和小伙伴们结伴旅游,要么日上竿头不起床,饿了坐起来,一边吃着床边的零食,一边刷着剧。 剧累了,继续躺下睡,真正的躺平生活,不管你家长对报志愿懂还是不懂,孩子都觉的那就是家长的事情。

但其实从群内家长的问的问题来看,我感觉有些家长真可以不用管,以孩子为主,让孩子来操心这个事。 我们不少家长学历上没有孩子高,认知比孩子也多不了多少,家长都费劲扒力的能搞懂,做为高中毕业生怎么会弄不会。


真疯了,预估各省分数线来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 天天要闻

如果家长的认知和学历都不如孩子,平时也不接触志愿这块,就以孩子为主,让他参与进来,家长为副,让他去了解预判掌握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我们家长忙的抓耳挠腮,明显吃力费劲不少,还一头雾水,甚至还不知道“下载”是什么。 孩子却当个甩手掌柜,全扔给家长。总体来说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家庭,虽然不寄希望孩子能大富大贵,但终归要能自食其力的。早点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来承担,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家长也省点儿心,让孩子承担点儿事儿。其实很多专业里的课程设置,家长看了也不太懂,担心孩子这怕学不会,那怕他不学。但孩子看了,他心里有㡳,他喜不喜欢学,他在大学能不能学会。顺带给我们高一高二的宝贝们提个醒,在假期里面除了学习以外,可以看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他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我们家长呢,也能省点心。


茫茫人海,感恩相遇,祝考生们都能心随所愿。

真疯了,预估各省分数线来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 天天要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通报“学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不当教育”:对班主任予以解聘 - 天天要闻

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通报“学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不当教育”:对班主任予以解聘

来源: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情况通报近日,网传关于我校学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不当教育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对此,学校已经成立工作小组,主动配合教育、公安等职能部门开展情况核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关于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让同学殴打”的情况核实2025年6月20日(周五)上午9时35分(大课间结束),404班学生李...
跟着汉字游玄武,外籍学生刻“宁”字品汉字博大精深 - 天天要闻

跟着汉字游玄武,外籍学生刻“宁”字品汉字博大精深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新月 文/摄)“你好玄武!”“我爱南京!”“汉字真美!”7月10日下午,“跟着汉字游玄武”活动在明孝陵博物馆举行。南京理工大学2025“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的20名外籍青年学生体验了南京非遗项目金陵陶印。
28名研究生,被退学处理! - 天天要闻

28名研究生,被退学处理!

7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公告,对28名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作退学处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第三十条第一款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第五款等有关规定,经2025年7月2日校长办公会议审...
英语、数学和物理到底能不能提前自学? - 天天要闻

英语、数学和物理到底能不能提前自学?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习的课程较少而且极简单,一般不需要提前自学,有些学生超前自学以后,失去了新鲜感,上课不再集中注意力听讲,养成了很坏的听课习惯。但进入初中以后,我们突然要学习七门主课,到了高中以后,每科的难度又直线上升,这个时候超前自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