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疯了,预估各省分数线来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2024年06月20日13:22:27 教育 1750

马上就要出分了,从高考结束到出分这十几天是最让家长煎熬的日子,每天收集着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种大道小路信息。

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只要和报志愿有关系的信息,家长一点儿都不放过, 那种焦虑隔着屏幕都能看到。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网上疯传的预估分数表,拿高考大省河南的做个比较。

2023年 预估


一本


理:514 理:512

文:547 文:538


二本


理:409 理:410

文:465 文:461

从这里面看理科没多大的变化,文科一本差距大,差了有9分。


为了保证高考他数据的一个稳定性,其实每年的他这个划线基本上都上下差不了多少。

真疯了,预估各省分数线来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 天天要闻


从这个表上统计的数据看,全国一本线最高的省份是青海41.5%,5.6万考生,一本的孩子就23240,是不是欺负人哎。

这个表上统计的高考人数是1190.3人。

教育部官网统计2024年高考人数是1353人万,那150多万人去哪了,都缺考了吗?所以大家选择性看看就行了。

重点还是确定专业和报考思路,下面按高中低三个档来说。

比如分低的,我管他什么专业,只要保个本科学历就行,这也是一种思路。

毕竟这个社会就业专业对口率很低,而且想保个本科水平这样的能力,以后大概率我们从事不了科研的工作的。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是学历对口而已。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公司里除了技术岗,其他都是学历对口就行,由于这些年学历的一个贬值,大部分招聘本科起步。

按2023年全国本科录取率41%的话,2024年59%的考生无缘本科,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可怕数据。

网上说超600万无缘本科,但这么算下来不只600万,而是700多万了。

2024年是历上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但整体的录取率并不过发生太多变化。

大学的教学配置就决定了他每年的招生人数基本上是变化不大的,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扩招。

所以说三本民办,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拿点儿钱就能上的,这部分孩子也得分够才能上。

像河南二本线上50分以内,公办的机会可以说忽略不计的,几乎清一色的民办,或者是独立院校,要么是单列式的。

如果上不了公办,民办的专业还不错,你是上专科还是三本。

如果家里能支撑的话,其实三本也不是不能上。

因为本科也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就烂大街了,中考分流了50%,剩下50%中的41%,在整个同龄人中占比也没多。

做为家长,我们知道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种鲤鱼跳龙门了,能够通过高考改写命运的只有少数人。

我们大部分的人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一种人生的体验和阅历。

考上重点固然很好,但低分也有低分的混世法则。

所以填报志愿时,我们在得知孩子分数以后,要知道他这分数段的报考逻辑。

你比如985层次,院校层次来说都差不多,招聘单位往往不会因为你是同济大学的就招你,天津大学的就拒绝了你。

所以高分段,要保专业,你冲了个华东五校工商管理,并不一定有你上个其他㡳一档学校的电子信息更有钱途。

中分段呢,就找行业内的名校,因为这个时候学校已经不占优势了。

但行业内的名校的话,在校园招聘的时候,行业内的企业会到学校去招聘,不乏大的国有企业,这时候你就很沾光啊。

就说众所周知的电网,三峡大学名不见,经不传,但每年电网都会去这个学校招人,2024年在这个学校招了100多人。

那低分段的报考逻辑,保公办本科,或者是保本科,那你说又想上本科,还想上好的专业,几乎上就不可能了。


我们这个分数段,在未来,大概率是从事不了那种科研之类的工作。


那我保个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上机会多一点儿,也是一种策略。


要不就是学个能考公的专业,考公他不看你的学校好坏,只要你能考上就行,这点来说的确对低分考生不错。


你说你上大学4年就备考这个考公,是不是大学4年也挺充实的。


为啥工商管理我们都知道他比较虚,但他每年的报考热度也不低,因为这个专业,考公的比例也比较大,在低分段看见这个专业的频率也比较多。


明白了你的分数段应该是个什么样的报考思路,就会减少很多的焦虑。


我这上面呢,只是举了个例子,不管是什么样的,你想清楚你的诉求,出分报考的时候,你就纠结的少一些。


有多少孩子能够把报志愿当成自己的事,大部分一高考完就彻㡳放飞,摆烂。要么和小伙伴们结伴旅游,要么日上竿头不起床,饿了坐起来,一边吃着床边的零食,一边刷着剧。 剧累了,继续躺下睡,真正的躺平生活,不管你家长对报志愿懂还是不懂,孩子都觉的那就是家长的事情。

但其实从群内家长的问的问题来看,我感觉有些家长真可以不用管,以孩子为主,让孩子来操心这个事。 我们不少家长学历上没有孩子高,认知比孩子也多不了多少,家长都费劲扒力的能搞懂,做为高中毕业生怎么会弄不会。


真疯了,预估各省分数线来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 天天要闻

如果家长的认知和学历都不如孩子,平时也不接触志愿这块,就以孩子为主,让他参与进来,家长为副,让他去了解预判掌握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我们家长忙的抓耳挠腮,明显吃力费劲不少,还一头雾水,甚至还不知道“下载”是什么。 孩子却当个甩手掌柜,全扔给家长。总体来说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家庭,虽然不寄希望孩子能大富大贵,但终归要能自食其力的。早点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来承担,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家长也省点儿心,让孩子承担点儿事儿。其实很多专业里的课程设置,家长看了也不太懂,担心孩子这怕学不会,那怕他不学。但孩子看了,他心里有㡳,他喜不喜欢学,他在大学能不能学会。顺带给我们高一高二的宝贝们提个醒,在假期里面除了学习以外,可以看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他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我们家长呢,也能省点心。


茫茫人海,感恩相遇,祝考生们都能心随所愿。

真疯了,预估各省分数线来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 天天要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河南理工大学怎么样?哪些专业值得报?报考时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河南理工大学怎么样?哪些专业值得报?报考时要注意什么?

河南理工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河南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前身是“焦作矿业学院”,1979年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开始培养研究生。1995年使用“焦作工学院”校名,
重要提醒:这3件事6月30日前抓紧办!另事关线上消费、驾照申领…7月新规新变化抢先看 - 天天要闻

重要提醒:这3件事6月30日前抓紧办!另事关线上消费、驾照申领…7月新规新变化抢先看

重 要 提 醒这些事必须要在6月30日前完成!记得抓紧时间办理!逾期有影响!2023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即将于6月30日结束,如果尚未进行申报,请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查看详细信息并及时办理申报。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是在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多退少补。如应办理补税申报而未办理,或者未足额补...
复旦中学西藏班学生走进长宁社区…… - 天天要闻

复旦中学西藏班学生走进长宁社区……

为进一步推动“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新泾镇联合复旦中学,近日带领西藏班79位学生走进绿八社区,探访全国首座生境博物馆和乐颐生境花园,以此了解自然、感受上海的生物多样性。 6月26日,西藏班学生来到绿八居民区宁聚里(XIN邻驿家)4楼的生境博物馆。这里虽只是一座社区里的小小博物馆,却珍藏了1200余件各...
探索郑州政务实践的深层价值 - 天天要闻

探索郑州政务实践的深层价值

郑州市在2024年推出的“引力计划”大学生政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习机会,更是一次深入了解政府工作、提升个人能力、服务社会的宝贵经历。
郑州市区4所民办初中派位录取1287人,今日12时可查结果 - 天天要闻

郑州市区4所民办初中派位录取1287人,今日12时可查结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谭萍 6月27日上午9点,2024年郑州市区民办初中电脑派位在郑州教育电视台综合演播厅举行。今年,郑州市区有30所民办初中招生,计划招生6200人。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初中,全部实行电脑派位录取。郑州市区共有4所民办初中参加电脑派位,报名参加派位学生1527人,派位录取1287人。【家长代表全程参...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倡议书 - 天天要闻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倡议书

全体教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牢“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让教育家精神蔚然成风、深入人心,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激
光伏发电走进全国校园,清华北大已率先安装。 - 天天要闻

光伏发电走进全国校园,清华北大已率先安装。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参与试点的县(市、区)的学校建筑屋顶需确保光伏发电的安装比例不低于40%。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光伏+学校”模式已成为推动学校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