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车崛起背后:理想与蔚来的核心供应链全梳理!
作者|硬科技首席拆解官
2025年5月28日
近两年,中国新势力造车企业中,理想汽车与蔚来汽车可谓并驾齐驱。一边是销量突破50万辆的“家庭智能旗舰”理想L系列,一边是坚持科技豪华路线、积极出海的蔚来NIO。它们的成功背后,是一张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在强力支撑。
这张网络里,汇聚了中国汽车电子、智能化、动力系统等多个领域的核心企业,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升级。
一、理想汽车:以增程为基座,构建智能硬件闭环
理想汽车主打家庭出行场景,通过大空间、高配置、长续航的L系列车型迅速建立用户口碑。在技术体系上,它坚持“增程+智能”双轨驱动,打造自己的技术特色。
理想核心供应链一览
供应环节 | 上市公司 | 合作内容 | 特点与备注 |
电池系统 | 宁德时代 | 提供主力动力电池 | 2024年交付量位居行业前列 |
电驱动系统 | 汇川技术 | 电驱总成 | 具备高度垂直整合能力 |
增程器 | 新晨动力(未上市) | 提供1.2T发动机作为增程器 | 增程技术核心 |
智能座舱系统 | 德赛西威 | HUD+仪表+中控屏 | 覆盖理想多款车型 |
操作系统/中间件 | 中科创达 | 智能OS、UI平台 | 支持整车级多屏联动系统 |
摄像头/感知 | 舜宇光学科技 | 多摄像头融合方案 | 感知系统关键供应商 |
空气悬挂 | 保隆科技 | 空气弹簧及相关底盘控制组件 | L9、L8等车型标配 |
二、蔚来汽车:科技豪华的深度集成生态
蔚来以高端定位切入市场,通过换电网络、自研电驱和智能座舱等创新体系,持续提升品牌技术力和用户体验。其产业链合作伙伴涉及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电池和人机交互等多个技术核心。
蔚来核心供应链全景
供应环节 | 上市公司 | 合作内容 | 特点与备注 |
电池系统 | 宁德时代 | 主力动力电池 | 与蔚来长期深度合作 |
电驱控制系统 | XPT蔚来驱动科技 | 自研电机、电控系统 | 提高自主可控率 |
激光雷达 | 禾赛科技 | 主雷达系统+点云感知模块 | 装车量行业领先 |
智能座舱 | 德赛西威 | 中控+液晶仪表 | 高集成视觉体验 |
语音交互系统 | 科大讯飞 | NOMI系统语音AI | 语义识别覆盖率达90%+ |
摄像头模组 | 舜宇光学科技 | 感知融合系统 | 支持NOA系统全栈能力 |
三、供应链协同与产业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理想和蔚来不仅构建了自身特色的技术体系,也促进了国内多个零部件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它们的产业协同能力,体现在:
- 推动国产替代加速:摄像头、激光雷达、空悬、智能座舱等逐步脱离海外依赖。
- 促进垂直整合落地:理想在增程器、电驱领域加强自研,蔚来通过XPT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
- 带动智能生态成型:上下游企业围绕“座舱+驾驶+感知+能源”,形成可复用平台。
四、结语
理想与蔚来的成功不仅是整车制造的成功,更是国产智能汽车全产业链协同的缩影。它们在平台架构、供应链整合、软硬协同方面所形成的经验,也正在影响更多中国品牌的成长路径。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这种技术与生态共同演进的模式,或将成为中国智能汽车迈向全球的重要支撑力量。
本文由「硬科技首席拆解官」原创发布
欢迎关注本号,获取更多新能源、AI、芯片等硬科技赛道深度分析。
如果你对蔚来、小鹏、极氪等品牌的供应链也感兴趣,欢迎评论留言,我们将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