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20万价位,一般只能买到一款主流B级轿车。但现在,配上大电池的C级轿车,在这个价位,也可以让人挑花眼。随着领克10 EM-P的发布,领克也将加入到这场竞争中来。那后发的领克10 EM-P,到底要凭借什么,从比亚迪汉系列,奇瑞风云A9L等竞品中,脱颖而出呢?这个还要从已知的,新车标配的激光雷达、电四驱、FSD可变阻尼悬架等功能中,去找答案。
高性能的背后,突破口是驾驶辅助
四驱也好,激光雷达也罢,都是好东西。问题是,从领克的价格体系来看,领克10 EM-P注定是20万元左右的价位。在这个价格段,直接标配四驱加激光雷达。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产品特性角度,都会让人感觉有点奇怪。成本就不说了,产品特性方面,标配激光雷达肯定就是要主打驾驶辅助能力,那四驱又是为什么呢?
当然,有电四驱,肯定性能更强。但仅看前桥部分领克10 EM-P的性能也是完全充沛的。其中,1.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就有120kW,前桥P3电机的最大功率则有180kW。并且前桥还带一台3挡DHT混动变速箱。这种情况下,领克10 EM-P还给后桥加上了一台P4电机,最大功率有90kW。如此,整套P1+P3+P4的插混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到390kW,系统最大扭矩755Nm。
且不说,这还只是一款轿车,并不是SUV车型,前驱完全是说得过去的。退一步来说,给顶配用上四驱就行了。既然是标配四驱,就说明领克10 EM-P有必须上四驱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很可能与激光雷达的标配诉求是一致的,即为了实现更好的智能驾驶辅助效果。
我们回到领克10 EM-P的动力系统上来,它不仅是一款插混车型,而且还是多挡插混。所以前桥在动力输出上,天然要比单挡插混,以及纯电动更加复杂。这种复杂对于需要精密控制的智能驾驶辅助而言,天然是需要克服的。特别是需要急加速、急减速等危险场景下,直接由电驱介入的反应速度和初段扭矩,是一定高过升降挡的过程。这个,很可能就是领克10 EM-P为什么把标配激光雷达,与标配电四驱给绑定在一起的原因。
主动底盘,四驱比空悬更重要?
接下来更进一步,因为前面基本解释了更宽泛的电驱对驾驶辅助的意义,还没完全解释,为什么一定是四驱。这个当然有前桥电机也不可能无休止堆砌性能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后电机的投入产出比,远高于继续堆砌前桥电机。
从底盘基础来看,领克10 EM-P的前桥采用的双叉臂结构。这种悬架结构本身就很占空间,再加上多挡变速箱的存在。刷前电机功率,显然不是上策。至于后桥,标准五连杆独立悬架,在放置后桥大马力电机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可以说,90kW的功率表现,只是平衡成本和需求之后的结果,并不是这套底盘的上限。
另外,后置电机的加入,构成全车电四驱结构的同时,也赋予了这台车更高的主动底盘潜力。如今,聊驾驶辅助技术的能力,已经避免不了挂钩主动底盘技术。在有强大的感知能力(预瞄),以及强大的算力之后,主动底盘似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过领克10 EM-P缺乏主动底盘的常见配置,即空气悬架。这个就是成本平衡之后的产物,对一款20万元级别的轿车而言,在标配了激光雷达以及电四驱之后,还想要空气悬架,就显得大可不必。
而且,在这种权衡下,电四驱本身的效果,或许还要优于空气悬架。因为四驱本身,就可以为车身稳定做出突出贡献。加入预瞄能力后,车辆完全可以通过前后动力分配,来提前应对复杂的路面状况。更具体一点来说,就是电四驱,对车辆在X轴和Y轴方面的调整,是迅速且精准的。
至于空气悬架,很显然是对Z轴的帮助显著。为此,领克10 EM-P拿出了折中方案,也就是标配FSD可变阻尼悬架。后者虽然效果和幅度上不如空气悬架,但也是“花小钱办大事”的直接呈现。由此可以发现,领克10 EM-P标配的三个核心技术部分,在智能驾驶方面,实现了技术逻辑的闭环。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颜值、操控等领克的传统优势之外,领克10 EM-P想要真正破圈的核心竞争力,很可能是放在了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