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汽车刺激政策出台,汽车行业还能雄起吗?

2022年06月27日19:46:02 汽车 1547

6月22日的国常会上,汽车再次被点名,要求加大政策支持,促销费政策应出尽出。

早在5月3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就发布了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在此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已经决定,汽车行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高层大力推动,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

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已出台了相应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消费者在购买或置换新车时可享补贴,最高可达2万元。另外,全国八个实行长期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中,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在内的五个城市已经增发购车指标,总指标增加数达16.5万个。

在政策“组合拳”影响下,汽车产销将逐渐接近正常水平,但政策暖风能否逼退车市寒潮仍需时间验证。

新一轮汽车刺激政策出台,汽车行业还能雄起吗? - 天天要闻

汽车产业的重要性

整个一季度,受疫情反弹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凸显,除了稳地产和扩大基建投资,刺激汽车消费已经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产业具有体量大、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影响面广、消费占比高等特点,兼具消费和周期属性。从消费属性来看,汽车具备品牌效应,是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组成(去年占比10%)。近十年来汽车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稳定在 8.3%-11.1%之间,堪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必备良药。

从生产角度看,汽车制造业总产出、增加值分别占制造业的7.2%和7.0%,居于第三位,体量足够大。从投资角度看,近年来汽车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投资的占比稳定在 6%以上,2021年汽车工业产值GDP比重达7.6%,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

从产业链角度看,汽车产业链几乎覆盖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对服务业产生需求支撑。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的完全消耗系数,上游生产端对有色金属、化工产品、计算机电子设备、黑色金属、橡胶塑料等消耗较大。同时,下游销售端依赖于渠道经销商以及广告等营销宣传,对批发零售、商务服务等配套服务需求旺盛。此外,汽车产业对社会生产拉动作用大,每增加1单位终端需求,经过乘数效应放大,会带动其他产业释放近3倍的产出效果。

之前三次刺激政策复盘

第一轮2009年-2010年,主要是购置税优惠,叠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老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等政策。

由于此前我国汽车销量基数较低,政策出台后中国汽车销量开始高速增长。2010年1月汽车销量同比+126.1%,从2009年7月到2010年1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增速高于社会零售销量同比增速50个百分点,呈爆发式增长。在需求的大幅提升下,2009 年中国汽车销量达 1,362 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新一轮汽车刺激政策出台,汽车行业还能雄起吗? - 天天要闻

第二轮刺激为2015年至2016年,主要的措施为2015年12月31日前对消费者购买以上车型的节能汽车给予每辆3000元的补助。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同时要求多地取消二手车限迁,促进跨区域流动和交易活跃性。

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增速一路狂奔之后有所放缓。第二轮汽车刺激政策推出后,汽车产销自四季度开始加速增长,乘用车增速再次超过社零总额增速。2015年乘用车产销成功突破两千万辆,2016年中国乘用车实现销量2429.2万辆,同比增长15.1%,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现销量1715.0万辆,同比增长22.1%,消费提振效果显著。同时,汽车市场需求结构明显改善,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2万辆,同比增长52.5%。

第三次刺激为2019年至2021年,主要措施为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及补贴期限延长,叠加二手车征税改革、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放宽限购等政策。

中国汽车销量在2017年见顶回落,此后便一蹶不振,截至2020年2月汽车销量连续20个月负增长。2021年好不容易凭借新能源汽车迎来反弹,没想到疫情又反复冲击,叠加供应链危机,又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供需两端均显著承压,中国汽车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极限挑战。

2020年二季度政策陆续出台后,伴随企业复工复产,汽车行业供给端迅速回暖,当年4月汽车产量同比上升2.4%销量同比上升4.5%;再看需求端,2020年4、5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速超过社零总额同比增速2/4.6个百分点;2020年7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 7.9%,高出社零增速 9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终端需求改善略晚于供给端。

对比三次政策效果,2009年至2010年第一次汽车销售政策刺激效果最为显著,第二第三次政策刺激效果边际减弱,尤其是第三次刺激重点向新能源倾斜,效果最弱。财新智库测算,2019、2020和2021年汽车销量分别为2579、2531、2627万辆,增长率分别为-8%、-1.9%、4%。

新一轮汽车刺激政策出台,汽车行业还能雄起吗? - 天天要闻

同时,刺激时间间隔也在缩短:第一次到第二次刺激,刺激时间间隔为5年,第二次到第三次刺激,间隔3年,第三次刺激到目前,间隔时间仅有1年。

从补贴角度看,第一次的汽车下乡政策为国务院牵头,由中央财政提供资金,此阶段覆盖车型广,政策效果最好。之后两次汽车下乡就明显不同,后续的一系列汽车下乡主要由车企牵头、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并无国家财政支持。再加上当时市场已由增量转变为存量,整个行业都处于下行周期中,政策效果比不上第一次也就情有可原了。

从购置税减免力度来看,前两次刺激主要针对燃油车,都是第一年5%,第二年7.5%,而新能源车购置税从2014年至今仍处于减免状态,配合一系列汽车下乡补贴,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车型目录补贴范围也是第一次最广泛,刺激效果最好。不过,第三次补贴车型范围便大幅收窄,覆盖车型以A00、A0、国产中低端电动车为主,仅占据当年车型总销量的2%,同比第二次下降了15%。

超预期的政策组合拳

相比前三轮,这波政策力度总体是超预期的。

首先,从覆盖范围来看,本轮汽车刺激政策的发力点又重新回到了燃油车。近几年由于我国大力推广补贴新能源汽车,导致燃油车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而今年由于油价暴涨,一季度燃油车销量仅为492万辆,同比增速甚至出现近20%的下降,让燃油车市场雪上加霜。但是短期之内新能源汽车又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燃油车,在农村县城等一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地方,人们更倾向于购买传统汽车,所以本轮汽车刺激政策可谓雪中送炭。

其次,本轮汽车刺激政策最大的亮点在于汽车购置税的减免,之前购置税法规定,新能源汽车免征,燃油车需要一次性缴纳10%的汽车购置税,还不包括1.17的增值税,整个购车成本还是很高的。从优惠范围来看,此次政策明显超过前两次。前两轮刺激政策主要针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而此轮针对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最低可以覆盖750万辆左右的燃油车,时限长达半年,显然受惠车辆规模更大。

从消费者角度看,2.0L以下排量的燃油车市场均价在12到20万元左右,按照本轮刺激政策汽车购置税 5%减半税率征收,相当于每一位消费者能够享受0.52万元到0.86万元的优惠,对于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消费信心还是很有帮助的。

新一轮汽车刺激政策出台,汽车行业还能雄起吗? - 天天要闻

另外,地方政府为了配合中央,也都推出了自己的配套政策,尤其是放宽了牌照限制。广州和深圳率先提出在此前的汽车指标基础上各自提高了3万辆和1万辆的燃油车购车指标,上海也增加了年内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有这两个城市带头,相信其它城市也会跟进。而这些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更高,消费潜力也更大,一旦放松限制就会带来新一轮汽车需求。

长远来看,汽车行业还能雄起吗

短期看,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及消费刺激的落地,汽车产销量将逐渐回暖。中期来看,随着产销双双走高,汽车供需两旺的形势也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中汽协数据显示,5月汽车产销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分别为192.6万辆和186.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9.7%和57.6%,同比分别下降5.7%和12.6%。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依然出色,5月产销量均超40万辆。

但从长期看,疫情影响终将消退,新一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退出之后,汽车产业能否雄起还有待观察。

首先,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力度超出预期的同时,政策工具箱里可动用的工具也会因此变少。并且还要考虑政策的透支效应,东北证券研报显示,第二轮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透支效应最明显,16年乘用车销量增长透支了之后两年的消费潜力,17年的销量增速降至1.9%,18年经济下滑,行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本次购置税减征虽不再以时间作为标尺,而是强调600亿元总额度,也是希望最大程度降低透支副作用。

其次,就是汽车市场天花板的问题。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黄永和、长安汽车战略规划部战略前瞻论证处处长谭辉龙都给出了3000万销量峰值的预测,其判断依据城市的道路承载能力,消费人群的基数、燃油供给等要素。此外,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也会抑制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到去年年底,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城市有50个,运营线路总长度已经达到了9206公里,去年新增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237公里。

另外,还要考虑房地产的挤出效应。在2011年以前,房价上涨,居民财富增加,对消费形成正向贡献,2011年之后,房价呈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居民负债增加,对汽车消费形成挤出效应。受房价暴涨影响,19年居民贷款超过可支配收入,严重挤压汽车等大宗消费

从需求端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速上升,生育率偏低,青壮年人数减少,将抑制汽车消费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经济低迷时,消费者会优先减少成长性需求,而汽车就属于成长性需求。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意愿因疫情而降低,收入更多转换为预防性储蓄,居民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最后,则是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安全,大宗原材料上涨体现在汽车终端售价上就是涨价。工信部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面临锂钴镍等矿石资源保障和价格上涨压力,必须要提高锂钴镍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

供应链方面,受疫情冲击和俄乌冲突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都存在缺芯、缺电池的问题,由此引起的车企减产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今年长春、上海疫情封控,更是让整个行业都意识到汽车供应链的重要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救急”性质的经济政策更多的是在增加短期需求,但根本来看,在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同时还应当从未来需求角度入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等长效机制。新的刺激政策不仅仅是拯救车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提振汽车产业,达到刺激整体经济恢复活力的长远目标。

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每一位汽车人需要思考,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

上林院:杨飞,经济学博士,高校教师,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财经事件。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智驾出事故,有车企愿意全额赔了? - 天天要闻

智驾出事故,有车企愿意全额赔了?

“用辅助驾驶出了事故,谁负责?”在过去,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法律上是车主,网络上是车企,现实中是无尽的推拉扯皮。但现在,比亚迪干脆利落地给了个答案:用智能泊车出了事,比亚迪负责。
工信部复查5年新能源推广补助资金!比亚迪、奇瑞核减超1.4亿 - 天天要闻

工信部复查5年新能源推广补助资金!比亚迪、奇瑞核减超1.4亿

近期,工信部发布《关于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初审情况的公示》(下称“《公示》”)。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初期,通过向车企发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等的补贴方式,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销量和技术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来到不同阶段,我国对新能源汽车补...
盯紧车企“60天账期”承诺,工信部上线问题反映窗口 - 天天要闻

盯紧车企“60天账期”承诺,工信部上线问题反映窗口

7月9日,工信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建议)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截图。这一举措被视为车企“60天账期承...
比亚迪泰国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暨泰国工厂一周年 - 天天要闻

比亚迪泰国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暨泰国工厂一周年

近日,比亚迪在泰国罗勇工厂举行了“泰国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暨泰国工厂投产一周年仪式”。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秘书长纳里特·德萨提拉萨、泰国工业园区管理局局长苏梅·唐普拉西、罗勇府副府长坎猜·贴沃拉猜、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仪式上,比亚迪正式交付客户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
广汽菲克败走中国,合资“躺赢”时代落幕|钛度车库 - 天天要闻

广汽菲克败走中国,合资“躺赢”时代落幕|钛度车库

图片来源:广汽官网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三年后,广汽菲克终究还是撑不住了。7月8日,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发布通告称,因公司已无重整可能,根据部分债权人意见,经债权人委员会讨论,管理人已经申请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广汽菲克公司破产。同日,长沙中院传来最新进展: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了《破...
日产汽车深陷财务泥潭 请求供应商延期付款以渡难关 - 天天要闻

日产汽车深陷财务泥潭 请求供应商延期付款以渡难关

深陷财务困境的日产汽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近日,有媒体报道,日产汽车已向英国和欧盟的部分供应商发出请求,希望允许其延期支付货款,以解短期现金流燃眉之急。截至2025年3月,日产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为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93亿元,但同期有7000亿日元的债务即将到期。三大评级机构已将日产的债务评定为“垃圾”级别...
理想首款纯电 SUV 车型 i8 官宣 7 月 29 日发布,多张官图公布 - 天天要闻

理想首款纯电 SUV 车型 i8 官宣 7 月 29 日发布,多张官图公布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理想汽车今日官宣,家庭六座纯电 SUV 理想 i8 将于 7 月 29 日正式发布。这是理想汽车推出的首款纯电 SUV 车型,9 月还有第二款车型理想 i6。据IT之家此前报道,理想 i8 定位中大型 SUV(纯电动车型),采用 6 座布局。官图显示该车内饰延续了家族式设计,配备双联屏、AR-HUD 抬头显示和方向盘小尺寸...
汽车销售“神预测”小米YU7售价后被辞退?当事人称是为了拉客户,小米回应 - 天天要闻

汽车销售“神预测”小米YU7售价后被辞退?当事人称是为了拉客户,小米回应

6月16号,小米YU7即将发售的消息让米粉们期待不已,作为小米汽车销售的小骆根据相关信息推测了三款车型的售价,并发给了意向客户,之后的连锁反应他没有预测到。杭州钱塘区金沙天街一楼有一家小米之家汽车体验店,店铺由浙江博易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小骆是4月份入职的实习销售。他说6月16号上午8点33分,小米创办人...
腾势N8L即将登场,能否成为家庭SUV新标杆? - 天天要闻

腾势N8L即将登场,能否成为家庭SUV新标杆?

最近,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李慧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腾势N8L就要来了!” 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汽车爱好者们的广泛关注,预示着这款备受瞩目的插电混动大型SUV距离上市已经不远了。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腾势N8L亮点满满,有望在竞争激烈的SUV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