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来舒 李月如
产科病房里,33岁的阿俞(化名)紧紧攥着b超单,指尖在“胎心搏动正常”的字样上来回摩挲。泪水模糊了镜片,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九年间四次流产的阴影,让这个本该喜悦的时刻,掺杂着难以言说的忐忑。这是阿俞经历痛苦9年后的又一次怀孕。
阿俞是一名“新萧山人”,家庭和睦,11岁的大宝,健康又懂事。
在大宝2岁时,阿俞夫妇想生二胎,可谁也没想到,迎接他们的竟是长达九年的噩梦轮回。
9年的时间里,阿俞先后怀孕了4次,但每次不到2个月就流产。晨吐反应突然消失、b超屏幕里静止的孕囊、清宫手术台的刺眼灯光……
每次孕检都像在拆定时炸弹,有希望又落空。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都没有好的结果。备孕成功、保胎失败、不得不流产的这根刺,深深刺痛着全家的心。 随着年龄增长,阿俞逐渐没了信心,准备放弃二胎计划。去年下半年,在一阵熟悉的恶心中阿俞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因为有了前几次流产的悲痛经历,这次她们夫妇俩格外紧张,全家高度重视。 “你们要不到人民医院去看看?”和阿俞一起保胎过、已成功生产的棉棉(化名)推荐她到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于是她和家人忐忑地来到了医院产科门诊。
产科主任医师周碧霞接诊了她,经过全面的病因筛查:发现阿俞的免疫指标有问题!考虑是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以及易栓症引起胎停。
明确病因后,周碧霞为阿俞定制了精准的免疫治疗计划,在她的孕期全程保驾护航。经过37周严密监测,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手术室的紧张,阿俞终于如愿以偿的足月分娩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图源:视觉中国
以往身体健康,也生育过一个健康宝宝,不是高龄产妇,又没有不良嗜好,那么造成阿俞多次流产的隐匿杀手到底是什么?
周碧霞表示,像阿俞这样的情况,很多都是由易栓症导致的。易栓症,又称“血栓前状态”,表现为凝血和纤溶成分异常,血液呈高凝状态从而易于血栓形成。妊娠期血液本就处于高凝状态,易栓症会进一步加剧这一状态,导致胎盘微血栓形成,影响胎儿供血和营养,引发流产、胎停育或妊娠并发症(如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延伸阅读——
哪些人群需要警惕易栓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备孕多年未孕,备孕检查未发现明确原因;3次或3次以上10周前不明原因流产;高龄(35周岁及以上);肥胖;截瘫或长时间制动;全身性感染;多胎妊娠;早发型子痫前期;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发育迟缓或羊水过少;免疫相关疾病史、家族史。
高危人群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呢? 合理膳食。低脂高纤维饮食,补充叶酸(400-800μg/日)、omega-3(如深海鱼),控盐限糖。
适度运动。推荐运动: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期瑜伽、游泳),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禁忌:避免剧烈运动、腹部挤压动作或跌倒风险高的活动。 注意信号:运动中若出现腹痛、出血、头晕,立即停止并就医。
避免脱水。每日饮水量1.5-2升(心肾功能正常者),避免血液浓缩。限制咖啡、浓茶、酒精摄入。
避免长时间卧床或制动。每1-2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如散步、踮脚尖),卧床者可做踝泵运动或腿部抬高。特殊情况:因病需长期卧床时,家属可协助按摩小腿或使用医用弹力袜。
“转载请注明出处”